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南书房     
《南风窗》2014,(7):96
<正>《原始的叛乱:十九至二十世纪社会运动的古朴形式》【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杨德睿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版本书是社会史名著,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教授(1917~2012)是享誉国际的近代史大师,在书中考察了绿林好汉、黑手党、千禧年运动、都市暴民以及劳工教派等几种社会运动形式。霍布斯鲍姆的写作风格具有宏观的视野和通畅文笔,拥有叙述史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德国《时代》周刊2003年第29期(7月10日)发表该报记者采访英国著名左翼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谈话记录。霍布斯鲍姆对美国霸权的实质和美国、欧洲的区别和分歧等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谈话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梅茹耶夫的观点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B M 梅茹耶夫首先谈了对霍布斯鲍姆的看法。他认为, 霍布斯鲍姆是个出色的历史学家, 但却是个肤浅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看来, 霍布斯鲍姆在访谈中所谈的东西, 总的来说, 都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在俄罗斯, 人们对霍布斯鲍姆所涉及的问题的认识要深刻得多。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向霍布斯鲍姆提出的问题比他的回答更有意思。梅茹科夫认为自己既不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拥护者, 也不是其反对者。他认为, 马克思主义, 确切地说, 马克思, 在俄国从来就没有被很好地理解过。俄国马克思主义和俄…  相似文献   

4.
[译者按]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J.Hobsbawm),伦敦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是一位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生于19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同龄人.1936年加入英国共产党.1956年因反对苏联入侵匈牙利而退出英共,后加入意大利共产党.著有论述19世纪历史的三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与<帝国的年代>,论述20世纪历史的<极端的年代(1914-1991)>等著作.2004年8月,87岁的霍布斯鲍姆在伦敦接受了俄国<自由思想-21世纪>杂志主编弗·伊诺泽姆采夫的采访,阐述了他对一系列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看法.他在访谈中说:"马克思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人物","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普遍适用的",…第三'世界对西方文明来说并不构成威胁",它们没有美国那样的全球政治野心,"甚至可能成为伟大世界强国的中国也没有这样的野心".当然,他的有些观点可能是有争议的,有待进一步探讨.霍布斯鲍姆的访谈录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前景等问题的各种观点.现将<自由思想--21世纪>2004年第9期刊登的访谈录(原文标题是:<后共产主义灾难的规模之大在俄国境之外是不了解的>)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荐书     
《南风窗》2014,(2)
<正>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霍布斯鲍姆去世前的最后一本力作。本书考察了20世纪文化和各式各样新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从共产主义、极端国家主义到达达主义,再到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现代世界史,描绘出了20世纪的筋骨与血肉。  相似文献   

6.
Ⅴ、人类与文化——洛克的观点 (1) 霍布斯与洛克 象前面讲义说过的那样,霍布斯想解决的问题,从结局看,是作为自然的人类、作为生物的人类运用什么样的能力去超越自然的文化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建立科学、学问以及政治社会的问题。接着,霍布斯提出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5日, 俄国《自由思想———21世纪》杂志编辑部在莫斯科召开了主题为“文化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的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授、《抉择》杂志主编A B 布兹加林、莫斯科语言大学教授Г Г 沃多拉佐夫、莫斯科大学副教授А А 列万多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В М 梅茹耶夫、俄共中央主席团成员А К 弗罗洛夫等。《自由思想———21世纪》杂志主编В Л 伊诺泽姆采夫主持了讨论会。这次会议的讨论是围绕《自由思想———21世纪》杂志2004年第9期刊登的《霍布斯鲍姆访谈录》而展开的。埃里克·霍…  相似文献   

8.
和解的年代     
法国大革命时期,圣·鞠斯特曾经如此咏叹,“18世纪应该放进万神殿”。不过,19世纪似乎就没有那样幸运了。关于这点,霍布斯鲍姆显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同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将20世纪分为“灾难时代”、“黄金时代”和“危机时代”一样,霍布斯鲍姆同样将这种“历史三明治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1世纪国际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挑战。中国崛起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有着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取决于欧美能否接纳复兴的中国。这里,本人有几点思考。中国崛起是21世纪的国际政治现实这是一个让欧美难以理解且不愿接受的现实,因为中国的崛起有着诸多"居然":中国居然能把市场经济活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为一体;中国居然可以在2025年前后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居然能在西方认为"非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于2010年初接受英刊《新左翼评论》(2010年1-2月号)的采访,对当前纷乱的世界进行了评论,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言。他认为中国现在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主要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国战争倾向的加强,关于新帝国主义的讨论开始多起来。本期下面几篇文章正是以新帝国主义的视角分析美国的,认为美国一直通过执行双重标准的全球自由主义体系和强势的军事机器剥削全世界,而值得关注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实力下降,为维持自己的赤字经济,开始损害其他西方大国的利益,这导致西西矛盾加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和平可能结束。如下面采访霍布斯鲍姆一文所示,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反对美国(亦参见本刊2003年第9期文章)。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要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事关世界的走向和人类的命运,是当代国际政治最关键的问题,为人们最关注,也最有分歧.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7月访问俄罗斯时同普京总统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鲜明地、系统地表达了双方的共同立场.  相似文献   

13.
霍布斯鲍姆论全球化时代的自由民主政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刊《新政治家》2001年3月号发表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阐述自由民主问题的文章《民主可能是有害的》。该文是作者在伦敦一家名为雅典娜神庙的著名俱乐部所作的演讲,它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对自由民主政体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和评价,并对全球化背景下自由民主政体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分析与预测,认为自由民主政体不能有效解决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很多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千年以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在拉丁美洲持续发酵。拉美社会主义传统深厚,但却成者寥寥,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厄瓜多尔等国各具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模式何以可能?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是杂糅了地区历史和现实多重元素的新政治运动,是变化发展中的新社会主义流派,是更加强调本土特色、替代色彩和地区合作的社会主义。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出现既有历史必然性,也含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被称为未曾革命的"革命"。未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仍有待突破和超越外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发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变化。作为现实的一种折射,国际政治研究也有不少新的课题与新的困惑。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无疑是国际关系最新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自然也是国际学术共同体里面特别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从本期起,本刊以"专访: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的发展"为题设置专栏,由编辑部特约记者以访谈方式,邀请相关学者,就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界不同领域的主要成就和问题,现状与前景进行归纳、梳理和展望,以便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整体画面和最新动向,促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界的内部沟通并加强与外部的交流。21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现状如何?后冷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了怎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的外交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就上述议题专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存刚。王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目前正在撰写专著《国际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6.
基于21世纪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格局,国外左翼学者们重新审视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主要考察并畅想了三种社会主义形态:作为代替旧形式的"现实社会主义"模式的"21世纪社会主义"方案、源于信息技术革命最新成果的社会主义演进构想以及作为市场社会主义新方案的"哈耶克之后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三种构想虽然不具有全面的理论体系和坚实的实践可行性基础,具有较强的乌托邦色彩,但都是对寻求社会主义的未来和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提出的最新尝试和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并分析了麦克弗森对霍布斯政治理论的解读。麦克弗森认为,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详细阐述了人际间围绕权力的竞争,但这种权力竞争必须引入市场社会的预设方能成立。在这一社会中,道德义务可以从人的平等权利和市场社会中推衍出来,主权者也是市场社会良好运转的保证。但是,在麦克弗森看来,霍布斯并没有注意到资产阶级社会中必然产生的阶级分层和对立。本文从文本和逻辑等角度对麦克弗森提出的市场社会范式及其对霍布斯新道德的解释进行了批判性评析,认为麦克弗森对霍布斯思想中自然哲学与人文主义的关系、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主权者的性质等问题的讨论值得充分肯定且富有启发意义,这为我们理解霍布斯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人类即将送走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到来。在此世纪之交的伟大时刻,正确回顾总结过去的20世纪,展望预测未来的21世纪,是善良的人民鉴古思进的美好愿望,具有重大的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 20世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阶段。在这个不平凡的世纪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虽有起伏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大发展,大进步。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19.
人口发展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结构性力量,人口发展的诸多态势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的走向。21世纪是全球人口增长趋缓的世纪,是人口普遍老龄化的世纪,也是人口移动全球化的世纪。这三个不可分割的特征和方面,彼此影响、相互制约,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人口问题正在发生重大转型,要在全球发展的格局中认识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就要不断学习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保持清醒的人口意识,不要继续盲目地夸大人口的负面效应,更不应该妖魔化以人为主体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20.
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诸多拉美国家中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社会民主主义出现一系列变化,不少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对其传统指导思想、意识形态、理论和政策主张作出调整,一些党"去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化"和"民主社会主义化"倾向增强。拉美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变化,既是为了适应世界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趋势,也是为了适应拉美新的政治社会生态,特别是试图摆脱拉美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政策实践的困境。拉美社会民主主义的变化将对拉美地区左翼政党的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发展、政党政治生态等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