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必武同志生前曾对自己作了三个包含哲理的比喻:第一,他说:“自己是一块破布,党要我做抹布擦桌子,我就去擦桌子,这也是一种需要嘛。”第二,他说:“演戏时元帅、大官上场,有四个拿小旗的分站两边,这叫跑龙套,我一辈子就是做这个的,不要小看跑龙套,跑龙套也要认真,不然也会搞成一边一个,一边仨哟!”第三,他说:“中央的工作就像一支大乐队,有司鼓、有司锣、有司钹、有司弦。我呢,就是那个敲边鼓的。”这些生动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董老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课间,值周班长小文气冲冲地跑来找我:“老师,小刚又捣乱,他把桌子踢得乱七八糟,涎水吐到地上也不擦,我实在不想和他同桌了。”唉。又是小刚,这孩子好欺负同学,又不讲卫生,同学们都怕他,都不愿意和他同桌,这孩子该怎么办呢?中午,我来到教室做课前准备,学生一见我便叽叽喳喳地告起状来:“小刚又打我。”“小刚乱翻我的书包。”“小刚骂人。……一听到这个令人头痛的名字,我的火气就禁不住直往上冒,刚想把他找来训一顿,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只得强压怒火进行授课,然后安排学生开始做练习。课堂上,我准备给学生当面批改作业,不巧的是,我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8):78-78
练哑铃 下班回到家,见老爸正在房间里练哑铃,累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地说:“老爸,别练了,你这个岁数不适合练这个。再说了,你练来有啥用啊?”老爸放下哑铃,擦擦汗。叹口气说:“开学了。我天天接送小外孙,给他提书包,要是不练,怎么能提得动?”  相似文献   

4.
9、“刀下留人。”从1930年开始,赣西南党组织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开始了肃清“AB团”的斗争。这是红军中开展的第一次肃反斗争。由于苏区中央局的错误指导和对敌情的错误估计,加上没有经验,没有正确的政策和方法,所以,斗争一开始便出现了乱捕乱杀的现象。中央苏区保卫局在红四军内部大抓“AB团”,就连政治部的意王东保,便介绍说。“小鬼,你告诉我,是怎么回事?”罗荣桓走到王东保面前,和蔼地说。王东保一见是军部的罗政委,慌忙站起身来,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抽泣着说:“我就是给他们打了几个部长、科长也被抓起来了。一天…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边高唱“和平”高调,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制造磨擦,策划发动全面内战。其矛头首指,则是我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地处江、淮、河、汉之间,横跨平汉路,方圆数百里。我军雄踞中原,直接威胁着蒋军出川的大门。因此,蒋介石处心积虑要拔掉这个眼中钉。《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他就  相似文献   

6.
一、要正确地评价我国已有的增长模式记者:近年来,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发现,您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时,使用的是“增长模式转型”这个概念。那么,您是怎么考虑的?刘世锦:“增长方式”是过去长时间沿用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效率高低、消耗大小等意思。我更多地使用“增长模式”这个概念,这个概念除了上述涵义外,还有要素组合和竞争优势等涵义,包容性更宽一些。简而言之,“增长模式”包含了“增长方式”的内容,又多了一些涵义。我认为,“增长模式转型”大体上有三层涵义。通常人们较多使用“增长方式转变”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你上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儿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这首《母亲》,曾使多少人感动、落泪,更让多少人读懂了感恩,学会了感恩。  相似文献   

8.
有妈真好     
男人也会多愁善感,我是说在母亲节前后这几天。一向表情全无、每晚加班的丈夫,今天吃过晚饭后就躺下了,眼瞅着天花板,讲了一个“五一”假日的故事。丈夫说,他领着孩子逛公园时,碰到了娘俩儿。老人头发全白,有70多岁,陪着老人的儿子,是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40来岁。儿子让老人摆着各种姿势,一会儿撩撩她的白发,一会儿整整她的衣服,相机频闪。儿子买了一支冰糕,老人吃了一半不吃了,顺手递给了儿子,接下来应是儿子找垃圾筒扔冰糕,可是,没发生这一幕,儿子把娘剩下的一半吃了。他为什么要吃呢?丈夫问我。像琢磨一篇文章的主题,对生活小事不屑一顾的丈夫这回较了真,也不去加班,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也许那个人想起了小时候,他的老妈嘴对着嘴喂他;或许他是无意识,因为那是他娘。然后呢?我问。然后,儿子拿起一方纸巾,给娘擦了擦嘴,也没有扔掉,而是又擦了擦自己的嘴。这个细节,又让丈夫颠来倒去地说个不停。任丈夫鬼叨念地说吧!我不答腔,也不敢理他,因为婆婆早就去世了,千般情,万般爱,让他到哪里找他的亲娘诉说?男子汉的  相似文献   

9.
正唐朝的娄师德出名,是因为一句成语:唾面自干。这个事儿,说的是他做宰相之时,弟弟做了代州刺史。临别时,他对弟弟说:"你看,我们两个,一个做了宰相,一个又做州牧,明摆着是遭人嫉妒的事儿,你看你怎么做,才能周全呢?"弟弟说:"如果有人吐我一脸吐沫,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娄师德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人家啐你,就是生你气了,你擦干,就是拧着他。记住,不能擦,等它自己干好了。"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新时期使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我想到四个话题。题一:不当大家的“家长”2004年春节,呼和浩特市电视台采访了市委书记牛玉儒。记者问他:“作为呼市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你对新一年的工作有什么打算?”牛玉儒听了,立即纠正说:“我不是‘大家’的家长,我是为‘大家’服务的,这个位置一定要摆正。”这个位置能不能摆正,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员先进与否。“家长意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意识,“家长意识”越浓,离群众就会越远。而且很多时候,“家长意识”都是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有的是自作聪明“作”出来的,也有的是众星捧月“捧”出来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在广袤的中原大地,李连成这个名字响得很。他到别村办事,村民说啥也要请他去当“领头人”;在城里乘坐出租车,司机硬是不要他的钱。前不久,河南省委一位领导到李连成所在的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视察,陪同的濮阳市领导开玩笑地问在场的村民:“上面要把你们支书调走,你们同意不同意?”几位老大娘一听这话就急了:“你想把连成调走,俺可不依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何以能够赢得群众如此发自内心的爱戴?前不久笔者在西辛庄耳闻目睹到的一切,在大轮廓上给这一问题找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2,(4):33-33
因为擦桌子,吴思和吴方有过一次“道德讨论”。 吴思,大家都知道,是“潜规则”一词的发明人。吴方,则是吴思大学里的同班同学。当时,吴思是班长,吴方是副班长。副班长吴方喜欢擦桌子。他到教室后,先给自己擦,随后给前后左右的同学擦,有时还擦全班的。次数多了,班长吴思就有点不舒服。他怀疑吴方这么做,是否矫情,是否虚伪,或者另有所图。  相似文献   

13.
这是前年的事情。某日,一位青年朋友同我聊天。他说:“老曹,现在做人都要学会推销自我。”那时候,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推销自我”这个说法,不禁茫然:噢,人成了商品啦? “推销”的概念,总是和商品联系在一起的。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用不着推销。凡属商品,都要出卖,都要推销。如今的人难道是需要“推销自我”的商品吗?  相似文献   

14.
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召开后,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迅速开展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我也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加快中原崛起进行了学习思考。下面,根据活动要求,我谈一谈对“解放思想是一大法宝”这一重要论断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纪检情缘     
岁月是无情的,那逝去了的往事,一缕缕,一片片,连缀起来在我眼前铺成了一条步入不惑之年的小路。于纪检八年多了。回首我走过的路,感慨万千:希望与沮丧,感悟与困惑,喜悦与忧伤。但说句心里话:“我不后悔!”曾有人告诫我:当今时代,艺公众生,有几个不在忙忙碌碌赚钱捞钱2有几个不在摩拳擦堂炒股票、炒房地产?一个“炒”字,便知这个世界有多热闹。只有你们纪检干部还在反腐倡廉,倡导奉献,真是一群‘假冒”!我是这样回答的:一个人,如果被抽去了崇高理想的精髓,注入所谓实惠的脊液,透过钱眼的方孔去窥测偌大的世界,便只有…  相似文献   

16.
碧浪 《廉政瞭望》2005,(3):20-20
春节前后,在四川出现了一件颇为新鲜的事儿。全川的老百姓在茶余饭后对“84444444”这个电话号码津津乐道。这是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正式启用的新举报电话。笔者在老家过年时,听到镇上一饭馆老板讲,春节前,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来吃饭后又说“拿单来签”。因长期只签单不给钱,该老板已不堪重负。他说:“年头岁尾了,你们再不给点现钱,我就拨打一个8七个4”。结果,不仅该顿饭钱结了,一年来的欠账也收回来了。老板喜笑颜开:“一个电话号码,还真管用。”这个电话号码为什么管用?关键在于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在设计制作新  相似文献   

17.
君山说山     
河南滦川老君山真是个旅游的好去处!这个兼具泰山乏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朦胧,黄山之多姿的道教圣地,既有“刺破青天锷未残”之巍峨险峻,又有“云为衣裳雾为妆”的妖娆妩媚,可称中原一大奇观。在我看来,不说它“秀压五岳,气冠三山”,起码不逊那些饮定官命的顶尖名山。在君山顶上,我兴之所至,写下了四句打油诗:“看罢五岳看君山,原来天外还有走。我把君山比峨嵋,君山却在峨嵋巅。”歪诗虽非佳句,却道出我对君山的真实评价。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在深圳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已参加工作二年的大学生,到深圳闯荡天下,二十多天未找到工作,钱已用光,他就在一个机关门前,摊开一张行乞的求援书,要求“叔叔、阿姨、先生、小姐们”,“行行好,救救我这个大学生,好让我回家吧。”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找个体力活或者沿街摆个气筒挣碗饭吃,他竟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我是大学生,做体力活多丢人,我又不是那些农村来的打工仔。”这番话使一个本想给他一点援助的人打消了念头。  相似文献   

19.
知道冯炎亮这个名字的人都说:“冯炎亮是个大老板。”了解他的秉性的人说:“冯炎亮是个一心为百姓的好村官。”与他相濡以沫的西关人发自肺腑地说:“冯炎亮是俺们西关人的好儿子。”从老板到村官,从村官到儿子,冯炎亮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扮演了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交替更换,都阐释了一名共产党人永恒的情怀,那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要时刻想着老百姓,装着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与贫穷中度过的,我创业的过程是与贫穷斗争的过程,也是接济和帮助贫穷老百姓的过程。”从“老板”到“村官”小时候,冯炎亮的家…  相似文献   

20.
闻鸡起舞     
在大吉大利的鸡年来临之后,不禁想起起“闻鸡起舞”的史话。东晋时代的民族英雄祖逖,常于夜间闻鸡起舞,勉励自己,志在恢复中原。他,矢志不渝,终于“清中原而复济者”。祖逖的闻鸡起舞代表了一种意志,一种使命感,一种民族神精。我们曾有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惨痛,有过落后挨打,受尽屈辱的不堪回首的岁月。庆幸的是,我们这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又一次站了起来,而这一次是历史性的。“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今天,我们面对伟大祖国的又一个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