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阿克苏地区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们认识有误区,对"一把手"有"特区",群众监督有盲区.对策是:构建有利于权力相互制衡的体制与机制,制约权力运行;健全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体制和机制,规范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并且总是同公共权力密切相关。应当对权力、权力腐败、权力制约等基本概念进行厘清与准确界说。权力腐败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必须找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研究的着力点。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轨道上惩治权力腐败问题,通过加强社会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制约权力腐败,以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提升廉政领导力,从而深化和拓宽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周雪梅  程倩 《探索》2005,(5):49-52
诸多治理腐败的设计基于旧的权力分类理论,都没有找到腐败生成并蔓延的根源,林林总总的治理之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缘木求鱼。张康之教授把权力分为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力分类方法。根据这种权力分类,腐败的根源在于具体权力的异化。它跳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单向度的思维定向,寻求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新的路径,可以为认识腐败、治理腐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以党员权利制约党内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冰 《理论学刊》2006,(9):20-22
权力是权利的让度,它们之间内在地存在着一种此长彼消的逻辑关系。以权利制约权力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也是最终解决权力制约问题的治本之策。党内权力具有一般权力的本质特征,也必然要受到制约,要针对党内权力形成和运行的特点,通过制定党内权力标准和运行规范、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等措施实现党内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产生之日起,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国家权力就成为支配社会运转的神秘而又现实的力量。如何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从政治制度入手消除腐败现象,历来是政治家和政治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建立健全严密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于防止决策失误和权力腐败的重要性,对权力制约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从而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权力制约理论。一、权力制约的意义:确保党的先进性和正确领导,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切实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建立对领导者权力的有效制约机制。历史经验和马…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关于权力结构的认识停留在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学说"所作出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规定上,张康之教授在其新著中提出了新的分类法,把权力分为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这个新分类法是基于中国语境和现实而思考作出的,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对"三权学说"的超越,而且对于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改革中规划权力制约的路径来说,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方案的提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理顺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宪法通过对国家根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一个用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用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机制。在中国,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以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制约行政权和司法权、以人民主权制约执政党的权力三个维度的制度设计,为实现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奠定了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制度的实现,使制度设计转化为制度生态。由于政治体制的问题使已有的制度设计在一定范围和某种程度上形式化了,从而导致权利和权力关系的扭曲。这是当前中国诸多矛盾的总根源。而要真正实现权利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必须真正落实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类选举中全方位、大尺度地引入竞争机制,构建平等竞争的民主体制。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姜伟 《奋斗》2008,(1):30-3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是我们党对权力制衡规律的新认识,是对权力结构原则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权力制约协调理论的新论断。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关于权力制约协调机制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如何切实有效地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是我们在党的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权力现象”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所谓权力,就是凭借某种物质力量在有序结构中对人的一种强制性的支配与控制。一般来说,权力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等级性、对象性、整合性和目的性。除此之外,权力还潜在着一定的扩张性、侵犯性、排他性、诱惑性和腐蚀性。由于权力的主体都是人,都体现着人的意志,而人的意志又具有认识和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腐败有其必然性,但腐败泛滥却具有可能性。腐败泛滥在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只要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一定能够制止权力腐败的泛滥,使权力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想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必须采用以民主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想单纯依靠某一种制约机制来消除腐败的泛滥,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