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架香港起飞的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 ,这是一架普通的民航机 ,但从舷梯上走下的是一位不普通的四十七八岁的中年男子 ,他可是一位非常特殊的承受着中国现代史之重的来客。他就是蒋介石的嫡孙、蒋经国和他的俄籍妻子蒋方良所生的幼子蒋孝勇。此次他们全家是在香港“集合”的 ,蒋孝勇带大儿子蒋友柏从台湾飞香港 ,妻子方智怡带二儿三儿友常、友青从定居的加拿大飞香港。蒋孝勇在舷梯上站停了一下 ,眺望北京的天空 ,眺望这块熟悉而从未踏上过的土地。那是1996年秋 ,天高云淡 ,北京的初秋已经有一层凉意了 ,但香山的红叶依然摇曳出火红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1996年秋,一架香港起航的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这是一架普通的民航机,但从舷梯上走下一位不普通的四十七八岁的中年男子,身材高而瘦,脸型一看就是中外混血儿,谁会想到呢?他可是一位非常特殊的来客。香港突围,带全家分两批来到北京他就是蒋介石的嫡孙、蒋经国和他的俄籍妻子蒋方良所生的幼子孝勇,携扶着他手臂下舷梯的不是发妻方智怡,而是他的长子蒋友柏。他的妻子和二儿子蒋友常、三儿子蒋友青在另一架飞机上,也正在向北京飞来。蒋孝勇在舷梯上停了一下,眺望北京的天空,眺望这块熟悉又从未踏上过的土地。他此次来祖国大陆,心中也颇为悲凉,一是为了自己的绝症来北京求名医,  相似文献   

3.
4.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数不清的庙宇、皇宫、古堡等历史遗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前来参观。其佛教文化对东亚文化,甚至中国文化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岩  陈漫雪 《台声》2005,(2):32-37
自从1月15号海峡两岸民航业者就2005年台 商春节包机达成共识以来,北京、上海、广州 等地的台商们都纷纷打电话到当地的台资企业协会 登记等待订票。本周,参与运输的各大航空公司 将开始接受订票(1月18日,某航空公司开始接 受订票,几个小时内就订出多少张票),这标志 着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的首次"双向对飞"进 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叶惠德也是2003年台商春节包机的亲历者和  相似文献   

6.
陈军 《两岸关系》2002,(8):63-63
2002年4月,我随北京市台联组织的“民间教科文访问团”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台湾! 台湾许多地方的餐馆饭店都挂着“池上稻米”“池上便当”的招牌,提到“池上”,台湾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池上盛产优质好吃的  相似文献   

7.
“台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帝国主义扶植下产生出来的分离主义“怪胎”。起源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台日军少壮派军官,以“天皇投降诏书有假”为借口,纠集一些台湾亲日士绅、汉奸,搞所谓“台湾独立自救运动”,以抗拒中国政府接收台湾,阴谋宣  相似文献   

8.
《半月谈》2005,(7):83-83
3月28日至4月1日.由江丙坤副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到大陆进行参访活动,这是中国国民党56年来首度以党的名义组团参访大陆。参访团在广州祭扫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在北京拜谒了孙中山衣冠冢.并就两岸经贸等议题与大陆有关部门会谈,达成了12项初步成果。参访期间,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涌向大陆?全球巨大的市场和商机在哪里?为了寻求久存于心的问题的答案,为了亲眼见识真实的大陆,台湾岛内非典型肺炎疫情一解除,由苏州安信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蔡安牵线搭桥,云林科技大学6名同班同学就迫不急待地踏上大陆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勇素华 《台声》2002,(8):11-13
自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令”后,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台湾不断掀起“大陆热”,从到大陆投资、经商、打工到买房,可谓热浪滚滚来。与此同时,台湾学生也赶潮似的逐渐形成了一股到大陆求学的热潮。虽然台湾当局企图以不承认大陆学历来拖住台湾学子前进大陆的步伐,但是仍然阻挡不住其一浪高过一浪之势。欧美国家不再是台湾学生出岛求学的最佳选择台湾学生求学海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六七十年代掀起了高潮,最初主要流向美国和日本等国家。20世纪80年代,在所有美国外来学生中台湾学生人数排名都是第一。从9…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电子资讯开始向大陆地区转移。最初规模较少,进入2000年以后,进程突然加快,这种转移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全面撒网,重点开拓。从早期的福建、广东,到目前的苏州、上海,乃至于北京、天津、沈阳等东部地区都有台商身影。甚至在中部、西部重镇武汉、西安、重庆、成都都不乏台资进行有目的渗透。如宏基集团继上海  相似文献   

12.
我相信,对每一个在大陆过春节的台湾人来说,感触一定相当深。因为,在这片宽广而厚重的土地上,你很容易就会找到那份熟悉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谢静 《台声》2004,(10):32-33
由台湾著名的民间工商团体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电电公会”)发起的《两力两度见商机: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以下简称“调查”)8月2719出炉,推出祖国大陆65个城市(区)的推荐度与竞争力排名。由于这份“调查”的公正与客观,已日益受到包括祖国大陆各级地方政府、已赴或有意赴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及外商在内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陈璐 《台声》2004,(10):54-55
台商李骥,一个似乎有点陌生的名字。还记得当年那首走在内地街头很容易听到的《爱你没商量》吗?演唱这首歌的台湾音乐组合——“优客李林”,你可能不会陌生。李骥便是当年这对红极一时组合中的“李”。  相似文献   

15.
白少帆 《台声》2001,(4):36-37
清季台湾割让之前,曾赴岛内的大陆文界名流有林琴南和谭嗣同;日据台湾时期,则有章太炎和梁启超到访。   梁启超平生第一次,也是唯独一次的台湾之旅,时为宣统辛亥年( 1911年) 二月下旬,从日本横滨港启程。他偕女儿思娴,于岛内各地游历未足半月,却将一路上的观感情思,同步写成《海桑吟》一卷。这卷诗歌,被视为近代晚期台湾史料的重要文献。   《海桑吟》之作,是他舟次马关时开始动笔的。海轮上,又遇有台湾“遗民”与他谈起 16年前台土沉沦的往事,诗笺上于是出现了“听谈天定只伤凄”的句子。二月二十八日,当船靠台湾北…  相似文献   

16.
深夜来客 福建省沿海莱村,村西头住着一户吴姓人家。其子吴魁解放前毕业于国民党军校,后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解放前夕,吴魁见势不妙,跑回老家。平时深居简出,成了一名“老实巴交”的村民。 1950年3月的一天晚上,已近午夜,吴魁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有人轻轻敲门。吴魁忙问:“谁呀?”  相似文献   

17.
18.
现在,越来越多的台商举家前来大陆发展,丈夫日夜打拼在生意场上,向来是两岸媒体的“主角”。而“贤内助”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些“配角”们的生活吧!轻轻地唤一声:  相似文献   

19.
20.
江欣璇 《台声》2003,(12):23-24
屈指一算,我来北京大学已经快两年了。记得刚来北大时,对什么都感到陌生,充满好奇,就这样开始了对我来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在进入北京大学以前从没有来过大陆。对大陆、对北京,所有的印象都是在中学和高中时的历史或地理课本里得知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来大陆甚至会来北京学习。直到高三时,我开始注意到大陆近年来的发展,而且获悉从1987年开始,大陆高校正式招收了第一名台湾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据我保守估计,来大陆学习的台湾学子也已超过万人。大家趋之若鹜让我对大陆的高校也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参加了大陆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