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1年初开展猪瘟兔化弱毒牛肾细胞疫苗的研究以来,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实验。在1983年试制第1批牛肾细胞苗的基础上,又重复试生产6批苗,经效检,均合乎标准。现将疫苗试制、检验、保存及区域试验结果报告如后。材料与方法(一)种毒 系农业部成都药械厂提供的480代冻干毒和F505代兔脾毒(湿毒),经本室复壮,选择定型热兔脾脏作为种毒,要求毒价不低于2×10~(-5)ID/ml。也可选用5万倍合格的细胞毒做种毒,脾毒和细胞毒以新鲜者为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之目的在于明确疫苗的毒价与产生免疫之关系。当大量生产疫苗时毒价达到多少才能出厂(合格),既降低成本又能安全有免疫力,所以做此初步试验。 一、疫苗(为本所实验室制造): (一)6501批氢氧化铝苗:1965年9月14日制造,保存近8个月。含10%OMⅡF_(131)R_1毒。注射前对乳鼠毒价为:10~(-4)~4/4;10~(-5)~2/4;10~(-6)~0/4;10~(-7)~0/4,最小致死量为10~(-5.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力,同时还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力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GC_(42)和江苏省畜牧兽医所提供的G_4T(10)作对比,其结果令人满意。 材料与方法 (一)菌苗 78(75)弱毒菌湿苗(肉肝胃膜消化汤培养物);78(75)弱毒冻干苗(批号:788608、788609、788613,内蒙古兽医生药厂1986年6月生产);GC_(42)弱毒冻干苗(批号:85149-3,湖南兽医生药厂1985年10月21日生产);G_4T(10)弱毒冻干苗(批号:8535,兰州兽医生药厂1985年12月生产)。本试验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力,同时还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力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GC_(42)和江苏省畜牧兽医所提供的G_4T(10)作对比,其结果令人满意。 材料与方法 (一)菌苗 78(75)弱毒菌湿苗(肉肝胃膜消化汤培养物);78(75)弱毒冻干苗(批号:788608、788609、788613,内蒙古兽医生药厂1986年6月生产),GC_(42)弱毒冻干苗(批号:85149-3,湖南兽医生药厂1985年10月21日生产);G_4T(10)弱毒冻干苗(批号:8535,兰州兽医生药厂1985年12月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证实猪瘟疫苗免疫后实有抗体,将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下称乳兔苗)及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下称细胞苗),用中和试验(SN)及猪瘟间接血凝试验(IHA)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用农业部成都药械厂(下称本厂)生产的乳兔苗,在母猪空怀时以4头剂(600个免疫量)免疫,其所产亲代仔猪,于50~60日龄时,再以细胞苗750个对兔感染量(即部颁规程1头剂)免疫接种,俟免疫持续期至6~10个月,取血清作SN及IHA测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兄弟厂在生产猪丹毒弱毒菌苗中加吐温—80增菌的报道,我们从1982年即开始进行了在培养基中加吐温—80取代血液试制猪丹毒氢氧化铝苗(以下简称猪丹毒铝苗)的试验研究。通过9批17组的小量试验和用反应缸大批试产3批,均获得满意结果。不仅培养菌数比常规苗增多2倍,而且对小动物的效检总保护率亦比常规加血菌提高20%。对本动物保护100%。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方法与步骤 1.1983年3月于成都市某种猪繁殖场,应用农牧渔业部成都药械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苗,按常规稀释,对5头母猪初生的27头仔猪,在未吸乳前,于每只小仔猪耳后肌肉注射1毫升疫苗。注苗后3小时再让其吸吮初乳。各窝未注苗仔猪21头亦同时吸乳(为对照),观察25天以上(均未发现异常反应)。疫苗批号8302,出厂日期1983年1月。  相似文献   

7.
(一)疫苗制造:用细胞组织培养弱毒(即APK弱毒)60代制苗,病毒滴度10~(-6.5),含病毒50%,甘油40%,汉克氏液及1%硫柳汞10%,pH=7.6~7.8,疫苗经无菌检查合格(厌气肝汤、普通肉汤、琼脂斜面培养5天无细菌生长),疫苗注射成年小白鼠(皮下接种0.3毫升,腹腔接种0.3毫升各3只),成年家兔2只皮下接种3.0毫升,观察7天,均无死亡为合格。注射剂量为成年黄牛臀部肌肉注射2.0毫升,1~2岁犊牛臀部肌肉注射1.0毫升。  相似文献   

8.
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以下简称Ⅱ系苗)的应用中,某些用户惯用血凝试验直接检测疫苗的血凝价,并以血凝价的高低评价Ⅱ系苗的优劣。为提高Ⅱ系苗的血凝价,我们在几个生产环节进行了一些探讨。(一)收毒时间的比较 以前生产Ⅱ系苗,是于10日龄鸡胚尿囊腔接种1万倍稀释的毒种0.1ml后,弃去72小时前的死胚不用,72小时后每6小时检胚1次,检出的死胚及时放4℃冰箱冷却保存,直到114小时连同活胚全部移放4℃冰箱冷却6小时,然后以无菌手术收获尿囊液和胚胎。此时收获的胚胎重量十分可观,有利于提高Ⅱ系苗单位产量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我厂对冻干疫苗保护剂和冻干产品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为主进行了保护剂的筛选试验,找出一种保护剂配制方法、冻干曲线和时间及营养血清的配制等新工艺。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猪瘟细胞的毒冻干苗在37℃环境中可保存10天,在22~25℃条件下可保存35天,0~4℃条件下可保护22个月,达到了国外同类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抗原:为狂犬固定毒CVS株经地鼠肾源代细胞培养提纯的冻干制品,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批号89004。(2)HRP-SPA:工作浓度1∶100,来源同上,批号89002。(3)阳性血清:家犬经狂犬病弱毒ERA苗加强免疫后采血分离。(4)阴性血清:从非疫区从未注过狂犬疫苗的8个县260只犬采血分离,经酶联免疫试验求平均OD值加两个标准偏差选定。(5)被检血清:免疫后的犬血清及其它病犬血清。(6)其他:邻苯二胺(显色剂),2mol H_2SO_4  相似文献   

11.
1986年8月,作者应用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株苗,给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一次性接种,进行免疫效果的研究。共免疫接种19窝178头仔猪,隔3小时后让其吃初乳,再过6个月、12个月两期攻强毒,均获100%保护。 (一)材料与方法 1.疫苗:黑龙江兽医一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株冻干苗。批号8642—1。 2.试验猪及免疫:由黑龙江省853农场种猪场提供新生仔猪(1986年8月17日~9月4日产)计19窝178头,于吃初乳前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弱毒苗1ml(每头份含150个免疫剂量)。同时用相同日龄非免疫仔猪13头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张掖地区某大型集约化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了一起以整窝猪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死亡快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1 发病及流行情况该猪场建于1993年,年生产猪3万头。新生仔猪于35日龄断奶,其哺乳期免疫程序为3日龄免疫富铁力疫苗1头份,10日龄免疫猪瘟疫苗2头份,20日龄免疫仔猪副伤寒苗1头份。生产母猪免疫程序为产后21d免疫猪瘟苗4头份,28d和35d分别免疫猪肺疫疫苗、猪丹毒疫苗各1头份。2000年1月6日有1窝6日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3…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确证了华池“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所致的基础上,又以地方分离株试制浓缩灭活苗3批。通过豚鼠、家兔和山羊、绵羊检验均安全,并免疫山羊12只,攻毒结果,免疫组11/12保护(保护率为91.7%)对照组9/9发病;又以8911批苗免疫绵羊4只,攻毒结果,免疫组4/4保护(保护率为100%),对照组3/3发病。田间小区免疫试验;共免疫绵羊、山羊3672只,另设对照羊1451只,经半年免疫试验观察和抽样攻毒效检,免疫羊保护率为93.9%,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对照群分别降低74.9%和72.6%,以上结果证明了试制三批苗对山羊和绵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免疫持续期试验,以8810批苗在现地免疫羊865只,对照羊651只,经6、12及18个月的攻毒试验,结果免疫群的保护率分别为96.5%,97.5%,92.8%,免疫群比对照群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降低78.3%/83.0%,86.7%/89.0%,7.06/72.2%,结果证明疫苗的有效免疫持续期为18个月以上。同时以本苗与“古典山传苗”作了6、12个月对比免疫试验,结果“古典山传苗”免疫群比8810批苗免疫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高83.4%/93.4%和90.0%/91.1%。并证实两种疫苗间缺乏交叉免疫力。将3批苗保存在4~6℃条件下12个月,在室温(25±5℃)中6个月,其免疫效力不减低。  相似文献   

14.
根据基因库中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各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与PRV的 gB、gD、gE基因序列互补的3对引物。对样品中的PRV 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549 bp(gB)、429 bp(gD)、366 bp(gE)。用这3对引物对三基因缺失疫苗毒的样品DNA模板进行多次多重 PCR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2条特异性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多重 PCR可以检测到 106 pg三基因缺失疫苗毒或756 pg PRV野毒的核酸模板量。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正常对照细胞及猪圆环病毒和猪细小病毒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均无任何条带。  相似文献   

15.
对6个半月~7个月及8个半月的免疫持续期试验,我们采用仔猪肾上皮细胞毒120代(病毒滴度=10~(-7.5))又连续适应3~4日龄乳兔三代,乳兔在接种后36~40小时出现典型口蹄疫症状,规律死亡。取其乳兔肌肉组织毒,制10%含毒量的甘油苗(病毒滴度=10~(-7.0)),该疫苗(7102批)在甘肃省成县红川公社、南康公社进行区域实验(该地区从1962年至今未发生过口蹄疫,也未注射过口蹄疫疫苗)。注射黄牛670余头,注苗6个半月~7个月及8个半月分别运回试验牛只,进行强毒攻击。所用强毒为牛源强毒A型44代,病毒滴度=10~(-7.0)  相似文献   

16.
用牛肾上皮细胞培养猪瘟兔化弱毒,生长繁殖良好,并不断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猪瘟兔化弱毒在牛肾细胞上培养,不引起肉眼可见病变,用免疫荧光法可在接毒后6小时从胞浆中发现特异性荧光,接毒后18小时,可用家兔在细胞培养物中检出病毒。用带毒细胞传代,能促进兔毒在牛肾细胞上的适应能力,细胞传代后经3个多月培养,其间多次换液,不接毒,细胞收液的病毒滴度可稳定的达到1:20000,用盖玻片作带毒传代细胞单层培养,用姬姆萨染色镜检,可在许多细胞浆中发现原生小体样紫色颗粒,用H·E染色,可在胞浆中发现嗜伊红包涵体样颗粒,初步认为猪瘟兔化弱毒在牛肾细胞上培养,可产生包涵体。用牛肾细胞大瓶旋转培养猪瘟兔化弱毒,能生产疫苗,并可多次接毒、收毒,收毒次数达20余次,疫苗毒价可达1:50000,少数批次可达1:100000,对猪有良好免疫力,本试验1987年10月在云南生药厂已完成中试生产,先后冻干疫苗5批,一次效检50000倍合格的占80%,20000倍合格的占20%,各项检验指标符合规程要求,区域试验注射各种猪只40000余头,证明安全有效,疫苗在-18~-20℃保存1年,未见毒价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前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弱毒二联苗在一些兽药厂进行了试生产,但其免疫程序,基层单位如何使用等问题尚不十分明确。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试验,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将其试验经过和结果分述如下。 试验材料 (一)疫苗 系我所制造的82-7批和北京市生药厂生产的83-1、83-2三批ND、IB弱毒二联苗,这些疫苗中ND效价其EID_(50)为10~(7·0)0.1毫升以上,IB效价其EID_(50)为10~(е·0)/0.1毫升以上。  相似文献   

18.
疫苗免疫是畜禽疫病防制的主要措施 ,而生产中往往由于疫苗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监管不严 ,造成免疫失败。为保证疫苗的质量 ,达到有效预防疫病的目的 ,必须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管及对疫苗免疫后抗体的产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因此 ,笔者等于 2 0 0 1年对甘肃省兰州种猪场、榆中县种鸡场使用的 5种 10个批次的猪、鸡疫苗进行了免疫抗体监测。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 猪瘟冻干疫苗 :2批 ,均由某生物药厂生产 ,批号99114 6-2、2 0 0 0 3 2 -2 ;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2批 ,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 ,批号 0 0 112 2、0 0 12 13 ;鸡…  相似文献   

19.
在防制羊痘病流行中,我国最初采用强毒灭活的羊痘氢氧化铝苗。五十年代中期,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袁庆志等培育羊痘鸡胚化弱毒成功,以该弱毒生产的蛋白筋胶疫苗、冻干疫苗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相继投入生产,普遍应用多年,表明该弱毒性能良好,基本控制了羊痘的流行。但由于疫苗是用反应羊含毒丘疹制成(以下简称丘疹苗),常因生产用羊敏  相似文献   

20.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病毒病,可由家畜传染人。世界五大洲有四个洲存在此病,全世界每年约有15000人死于狂犬病,所有温血动物均易感,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认为其最多易感动物是狐狸(Foxes)、小草原狼(Coyotes)、胡狼(Jackals)、袋鼠(Kangaroo rats)、棉鼠(Cotton rats)。狗仅仅被列在中等易感动物,但狗是传播给人的主要宿主,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不能忽视猫在传染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各国使用的狂犬病疫苗,一种是灭活苗,生产多用动物脑组织,如Fermi和Semple毒株,也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