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5,(11)
全国工商联的新近调查显示,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商业等15个行业。从调研数据来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79%)和商业类第三产业(20%)。经过长期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长出许多在国内国际市场中颇有实力的知名大企业,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不少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2.
孔梓 《瞭望》2002,(47)
中国(浙江)柑橘博览会暨第八届柑橘节将于11月26日~28日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隆重举行。这是一次中国(浙江)柑橘界以“柑橘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主题的盛会。  相似文献   

3.
在内陆淡水域大水面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过去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神话,如今在浙江省已成为现实。近年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业科技人员研究开发的水体农业——水上种植业,在国内外率先获得成功。这一开创性的研究开发工程,揭开了水上种植奥秘,为农业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芬芬 《学理论》2013,(10):26-27
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前落后于全国水平到1990年浙江城镇人口比率首次超过全国城镇人口比率,再到目前城镇化水平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归功于工业化高速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及浙江精神作为内在推动力是推动浙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浙江市场勇立潮头胡宏伟,吴晓波,方益波纵观浙江改革开放十余年的发展轨迹,许多社会学、经济学专家对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三大现象”普遍引起了浓厚兴趣:一是极富创造活力、走南闯北的浙江人;二是独具特色的温州经济格局;第三就是走在全国前列、不断发育壮大的浙江...  相似文献   

6.
浙江全省4400万人口中有3000多万农业户口,人均耕地不足5分,死守这点地显然没出路。农村工业化使浙江农民迅速地脱贫致富,但离土不离乡又使得工业做不大农业也做不大,于是加快农村城市化速度就成了必然选择。三年时间,城市化给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变  相似文献   

7.
支农模范──浙江镇海炼化公司情系农业纪实朱网贤,郑黎,柴骥程浙江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分忧为农解愁,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基称赞他们是“支农模范”。支农,对国有大企业浙江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司来说,是十年不变的“旋津”。这家名列我国5...  相似文献   

8.
赵欣胜 《团结》2006,(3):33-36
水是21世纪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在我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且也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重视。水资源问题已成为继石油危机后第二个在全世界引起危机的重大问题。我国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许多地区(如西北和华北地区)长期面临着缺水问题的困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这种状况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不断提高,产生了与水相关的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再加上水污染…  相似文献   

9.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亿人口吃、穿(棉麻丝毛占80%)、住(木材、砖瓦)、烧(秸杆薪柴)的基本生活需要靠农业来提供。按1979年统计农业所占比重是:农业劳动者占73.8%,农业净产值占45.9%,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在天津举办的国际连锁(全球采购)交易会上,浙江“军团”成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等数十家国际知名大买家垂青的焦点。此后在南京举办的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上,浙江商家又在2天内拿下5500万美元的订单……两场大型采购会浙江“军团”在获得丰厚收益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对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由于世界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因而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透过这些模式,我们发现国际上农业劳动力转移既有许多共同特点,也存在许多差异特征,从而给未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任务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留下了许多有益启迪。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多的国家,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对于研究如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铁拐李”扔掉了拐杖──来自重工业大省辽宁的农业生产报告杨雍哲编者按:在新的一年里,本刊准备就我国农业问题发若干组专题,一是报道各地的探索和创造,二是报道对农业问题的一些思索。本期专题奉献给读者的是辽宁省发展农业生产走出的新路、浙江农村的适度规模营和...  相似文献   

13.
邓勤 《理论视野》2003,(4):26-27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第二、三产业已较充分市场化的今天,农业的一些发展思路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农业模式(如政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包揽了太多、太细的工作,造成农民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许多非市场化因素),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不难想象,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能否转变政府农业的工作思路,革新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 政府农业的主要特征是:农户作为农业经营主体,以分散经营为主,其经济、技术力量薄弱造成了整个农业发展过程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当前,在政府的农业财政力度相对偏弱以及农业行政效率偏低的情况下,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展食品工业的潜力很大,前程广阔。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把这些潜力发掘出来。各地都应当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现在以浙江省为例谈谈我们的看法。根据到二○○○年浙江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总目标,以及对浙江城乡人民消费水平增长趋势、外贸旅游业的发展等设想,我们认为全省食品工业产值必将成倍增长,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农副产品原料。浙江省农业的前十年(一九九○年前),预测的增长速度是百分之五,若剔除乡镇企业产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4,(18)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受到重视,各地办农业的劲头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人们所希望的农业热还没有真正热起来。农业的现状与加快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社会这个大局的要求很不适应。农业和农村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解决,甚至还存在着许多值得重视的险象。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许多静态之湖,但真正称得上“静情相融”之湖的,恐怕只有白马湖。 白马湖在浙江上虞境内。传说晋时周鹏举出任雁门,因思念渔浦湖(白马湖原名),又千里迢迢骑白马返虞,径入湖中不出,以身殉湖;也有说这湖的形状,好似一匹迎风长嘶的白马,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7.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江苏、上海、浙江考察时指出:我们有12亿人口,9亿人在农村。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这一指示,把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小城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  相似文献   

18.
(一)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把平抑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 (二)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下大决心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争取在几年内把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实现产村互动,农旅融合;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形成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五彩田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去年确定的20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之一,将在农业产业化、创意化、适度规模化等方面探索新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牛若峰谈:粮食生产:不可掉以轻心不必惊慌失措浙江农村恢复"绣花农业",农民在承包的土地上耕细作徐邦摄中国的粮食问题、农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既然是长期问题,就短视不得。(-)关于粮食生产,我们不必过分悲观。多数专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