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印 《中国减灾》2012,(10):40-4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我国已经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正式制度。但随着我国灾害防治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灾害法制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我国防灾减灾基本法的缺失弊端表现得十分明显,制定我国防灾减灾基本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伞社会要求相关单位抓紧时间制定与出台作为我圜防灾减灾基本法的《防灾减灾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防灾减灾工作是世界性话题,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在防灾减灾战线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强化了科技元素,着眼于理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3.
徐娜 《中国减灾》2012,(6):8-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月10日,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民政、气象、水利、教育、科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当前围绕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已有研究成果,多是以防洪抗旱、气象减灾等为主题。如中国水科院减灾所旱灾室主任吕娟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增加,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灾害损失也呈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徐娜 《中国减灾》2013,(12):8-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风险不断加剧,减灾救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同时,不断恶化的灾害问题也不容忽视,其影响已全面而深刻地渗透到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等各个层面。因此,从全局与长远的角度出发,我国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将取决于防灾减灾工作及其能够取得的实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社区减灾工作的发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等,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距全民防灾的路还有距离。随着气候异常,灾难频仍,防灾减灾形势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11.
王琳 《中国减灾》2013,(1):10-14
在国际减灾活动中,陕西省宝鸡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防灾减灾大政方针,坚持走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之路,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工作的新局面,相继被我国政府和联合国相关机构授予“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和“国际减灾与灾害管理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使我们对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有了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2.
胡俊锋 《中国减灾》2013,(10):12-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我国大力加强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在标准体系、组织机构、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防灾减灾工作涉及领域广泛、部门众多、体系繁杂,如何清楚认识我国防灾减灾标准化现状,梳理我国防灾减灾标准化发展思路,对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苑迪整理 《中国减灾》2010,(10):F0002-F0002
为提高各地民政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推进我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的进展,总结我国第二个“5·12”防灾减灾日宣传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12):30-31
为切实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湖南省民政厅始终坚持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的理念,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深入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明确提到要加强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开展社区减灾工作,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本文试图在系统论指导下,对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金磊 《中国减灾》2012,(5):34-36
2012年5月12日正值第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13日也被确定为“防灾减灾周。今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4,(12):32-33
广西是全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区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广西不断摸索、探寻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防灾减灾宣传模式,力求提升防灾能力,降低灾害损失,以防灾减灾促发展,逐步实现“减灾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3,(9):21-2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沿海城市群发展为先导,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人口、产业、工程设施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可持续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并着力提高工程抗震和城市防灾水平,是城乡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是保障城乡防灾安全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防灾减灾工作,是全世界面对的共同挑战.减灾政策也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从减灾过程来看,减灾政策不但要考虑灾害预防工作,还要考虑灾害的应急和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3,(5):21-2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沿海城市群发展为先导,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科不断加速,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人口、产业、工程设施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可持续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