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梅内姆全力以赴修改宪法宋晓平1952年庇隆通过修改宪法连任阿根廷总统。1992年,卡·梅内姆总统也提出了修宪计划,意欲步其先师后尘。他的这一举措引起阿根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梅内姆总统提出将总统任期由6年减到4年并允许总统连任。1993年他发动修宪运动...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总统在1996年11月5日的大选中获得379张选举人票,以压倒多数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多尔(仅获得159张选举人票)当选为美国第42任、53届总统。他是获得连任的最年轻的总统,也是民主党总统52年来第一次获得竞选连任。现将这次大选的特点、克林顿获胜的缘由及其政策趋向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黑山共和国是一个年轻的"袖珍国家"。2013年4月7日,黑山共和国举行了2006年独立后的第二次总统选举,执政党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候选人菲利普·武亚诺维奇(Filip Vujanovi)以微弱优势成功连任总统,算上他在塞尔维亚和黑山(以下简称塞黑)国家期间担任黑山总统,他已经连续三届当选。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卡尔扎伊连任阿富汗总统。2日,阿富汗“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取消总统第二轮大选,现任总统卡尔扎伊连任。1日,卡尔扎伊竞选对手阿卜杜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选举公正性无法得到保障,他将不参加第二轮选举;不过,阿卜杜拉并未向其支持者发出抵制大选的呼吁。卡尔扎伊当选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突访阿富汗,分别与卡尔扎伊及阿卜杜拉举行会晤,表示联合国将继续支持阿富汗的发展与政局稳定。阿舆论普遍认为卡尔扎伊当选意味着阿长达两个半月的选举风波结束,卡尔扎伊与阿卜杜拉未来可能在权力分享上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5.
据不久前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维什尼亚科夫透露,俄下任总统大选将于2008年3月9日举行。按照现行宪法,普京将不能再连任第三任期总统。他本人也多次表示,无意谋求继续连任。随着总统选期临近,谁是下任总统已成为俄国内外关注焦点。一方面,俄罗斯百姓期盼普京留任,甚至不惜动修宪念头;另一方面,各路候选人马跃跃欲试,选举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6.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任戚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去年12月24日举行了独立后的第二届全民总统选举,现任总统阿·阿卡耶夫以73.36%的绝对多数选票再次当选,从而成为中亚五国第一位通过全民选举方式获得连任的总统。从科学家到总统阿斯卡尔·阿卡耶夫,吉尔吉斯...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5月 1 4日 ,由于惟一竞选对手梅内姆宣布退出第二轮选举 ,内斯托尔·基什内尔以其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的 2 2 %的选票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尽管根据民意调查他很可能超越庇隆成为阿根廷历史上得票率最高的总统 ,但是由于第二轮选举实际上没有进行 ,他反而成为阿根廷历届当选总统得票率最低的总统。基什内尔于 1 95 0年 2月 2 5日生于圣克鲁斯省里奥加列戈斯市。 1 976年毕业于拉普拉塔大学 ,获得律师职称。 1 982年他作为正义党成员创立自己的派别“庇隆协会”,并以此为政治后盾于 1 987年当选为加列戈斯市市长。 1 991年他升任圣克鲁…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6日,美国大选投票结果显示,奥巴马获得270张选票,击败对手罗姆尼,顺利成为美国第57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奥巴马的成功连任,再次创造了历史,不仅成为第一位少数族裔(非裔)谋求连任成功的总统,而且成为二战以来,第一位在失业率高达7.9%的情况下,仍然连任的美国总统。当然,罗姆尼作为一位摩门教徒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同样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创造了历史。奥巴马再创奇迹顺利卫冕,既是自身优势使然,也是共和党竞选阵营表现不佳所致。  相似文献   

9.
在3月14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以71.31%的得票率蝉联总统。①大选前后,普京已着手为连任后顺利施政做铺垫:重新组建政府,大幅精减行政机构,牢牢掌控新议会,改组总统办公厅。他在连任后发表演说时表示,第二任期内将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竭力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人民福利。②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普京决不会把第二任期看作是第一任期的简单延续,而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推陈出新,以实现其“富民强国”战略。但要实现这一战略,在新的任期内普京首先面临着如何解决经济翻番和消除贫困、车臣恐怖威胁、与西方分歧加大等不容忽视的三大…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13日,阿根廷"重建阿根廷"党主席里卡多·洛佩斯·墨菲应邀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并作了题为"大选后的阿根廷形势"的演讲.墨菲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大学任教,并担任过阿根廷和乌拉圭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署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顾问,现担任阿根廷公民基金会主席、著名智库FIEL首席经济学家、财政经济研究所学术顾问等职.他1999年曾任国防部长,2001年出任经济部长,2002年组建"重建阿根廷"党,并在2003年首次参加总统选举.2007年10月,墨菲二度参选但负于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  相似文献   

11.
庇隆是阿根廷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总统。在他执政时期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他创立的“理论学说”——庇隆主义推动了战后阿根廷的发展进程,代表了阿根廷历史的一个阶段;以这一学说为基础出现的庇隆主义运动现今仍是阿根廷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在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以76.12%的得票率当选连任,8月2日正式开始第二任期.两个半月后(2009年10月20日),以丘季诺夫为总理的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提出集体辞职,目的是给总统的行政改革计划提供便利条件,以便由更合适的人选来完成总统第二任期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7日,委内瑞拉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现任总统查韦斯获得55.26%的选票,领先"民主团结"联盟总统候选人卡普里莱斯近1 1个百分点,从而成功连任委内瑞拉新一届总统.这是查韦斯第三次连任委内瑞拉总统. 针对委内瑞拉大选结果,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政治研究室和《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于2012年10月18日共同举办了"查韦斯连任:影响与后果"研讨会,与会学者就查韦斯获胜的原因及面临的挑战、查韦斯连任及其影响、查韦斯的执政基础及委古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18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正式宣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自己将辞去总统职务,此时距其成功连任总统尚不足九个月。9月6日,在巴基斯坦议会两院及四个省级议会举行的总统投票选举中,现任巴基斯坦人民党联合主席阿西夫·扎尔达里以超过2/3的得票率轻松击败其竞争对手——来自巴穆联(谢里夫派)的西迪基与来自巴穆联(领袖派)的穆沙希德,成为该国历史上的第12任总统。三天后,扎尔达里正式宣誓就职,入主总统府,从而宣告长达九年的“穆沙拉夫时代”走向终结,巴基斯坦由此开始进入政局更加扑朔迷离的“后穆沙拉夫时代”。  相似文献   

15.
1997年3月20—2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会晤。此次会晤是两位领导人在1996年双双竞选连任后的首次会晤。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俄美首脑“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一次会晤”。  相似文献   

16.
穆罕默杜·优素福(Mouhamadou Issoufou) 2011年担任尼日尔总统,并在2016年3月成功连任.优素福在尼政坛沉浮20余年,曾长期作为政治反对派领袖游走于国内外政治舞台.他在尼日尔政坛频繁变化动荡后于2011年当选总统.在任期间,他对内强力打压异己,着力恢复经济,重拳反恐,对外广泛争取国际支持,使尼局势初现稳定发展势头,但仍面临安全局势动荡、经济不振,以及政治反对派不满等严峻挑战,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克林顿的哲学思想任锋比尔·克林顿,民主党人,是二战后“婴儿潮”中出生的新一代领导人。1946年生于阿肯色州,曾先后就读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后从政,长期任阿肯色州州长,1993年1月出任美国总统,1997年1月连任。作为新生代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国内外形势趋于好转杨仲杰阿根廷正义党领导人卡洛斯·梅内姆1989年7月就任总统以来,大力整顿经济,实行全国和解,开展务实外交,使阿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和发展,国内政局保持稳定,在国际事务中更趋活跃。80年代梅内姆总统就任以前,由于国内政局动荡,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连任后国内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问题吕其昌克林顿于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第53届总统,从而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期。克林顿在第二任期内仍将会把国内问题作为施政重点,但不会再有第一任期内那种雄心勃勃、志在必得的“变革”气势,亦不会提出新的重大改革方案和新的改...  相似文献   

20.
阿方辛政府内外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11月4日,阿根廷举行了二十年来第一次议会选举。选举结果表明:劳尔·阿方辛总统在全国的两年执政获得空前支持,其内外政策得到明确肯定。阿方辛政府取得这一胜利的原因何在?本文拟就阿方辛自1983年12月出任总统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及其改革和调整措施作一粗浅分析。一稳定国内政局,恢复民主制度是阿方辛总统执政方针的重心。阿方辛是在1983年阿根廷处于严重危难时刻就任总统的。自1930年乌里武鲁将军发动本世纪第一次政变推翻伊里戈延民选政府后,五十年来,阿根廷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军人文人交替执政,国家历经数届军人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