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总与时代的沉浮相关。1948年底,国民党曾发起“抢运学人”的运动,但一大批爱国的、有正义感和良知的著名学者却选择了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一代美学大师,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朱光潜先生。然而,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直到“文革”,朱先生的个人遭遇又因其“历史”问题而历经坎坷。  相似文献   

2.
忆老舍先生     
与老舍先生的一次唱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北京工作。当时,北京市只有市文联,尚无作家协会,文学作者属于文联文学组,我在文学组,也参加评论组的活动,老舍先生是北京市文联主席,所以,我有幸多次见到老舍先生还和过他一首诗。  相似文献   

3.
忆漆侠先生     
孟祥才 《春秋》2013,(3):27-28
漆侠先生是我仰慕的史学界前辈。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在大学历史系学习时.就开始读他的文章和专著如《秦汉农民战争史》、《王安石变法》等。先生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踏实的文献基本功、驾驭重大史学课题的能力、沉实老到的文章风格,都让我感佩不已。当时我就想.如能有机会拜见先生.当面聆听他的教诲.那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4.
浅井利勇先生留下他亲手创立的事业、一生的业绩和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走了,享年90岁。而在我们心里,仿佛浅井先生是在访问中国之后,回到日本他的医院去了,好像老院长还在忙他的事情,披着一头白发,面带慈祥的微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活动着,总是和他的病人、医生、  相似文献   

5.
与先生初遇在德国2004年,我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即负笈欧洲,蛰伏于图书馆或地下室的我,从来也未曾想到,除了可能的文字往来之外,还能和国内学界的泰山北斗有近距离的接触。对于德高望重的马克昌老先生,我更只是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期间在新生入学会上遥睹风采,虽心向往之,却无缘亲聆教诲。然而,如此机缘却突然越过重洋,实实在在地降临到了我的身上,令我惊喜万分。其时,位于德国刑法学的中  相似文献   

6.
魏建功先生是解放初期加入九三学社的老社员,1953年我到九三学社工作就开始认识了他。当时魏先生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分社《简报》的主编,我是《简报》的编辑;同时他在新华辞书社主持编《新华字典》,隶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他的九三学社组织关系编在人民教育出版支社,我经常到这个支社下组,  相似文献   

7.
我从上世纪50年代到山大工作以后,就认识蒋维崧先生;但仅仅是认识而已,两人并无深交。山大文科迁曲阜期间,我看到学报封面上蒋先生写的“破与立”三字题签,俊秀挺拔,书卷气十足,使我十分钦佩。家父文化水平不高,但却终生练字,喜爱书法,我想向蒋先生求一幅字孝敬父亲。当我到蒋先  相似文献   

8.
沈晓丹 《前进论坛》2011,(11):45-46
1968年,我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甘肃农村,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中国农村实际,从事科普工作8年。1976年,我被调到广西科委科普处,从事科协恢复及省级学会的组建与管理。1979年,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于1982年到中国科协,  相似文献   

9.
姜守迁先生是我的挚友,我们相识在1951年的秋天。当时他在济南第二中学任校长,我在济南第三中学任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两校相隔不远,开会时碰头的机会很多,渐渐地熟悉.并建立起了友谊。我们都来自老解放区.一种朴素的革命感情也就自然的勃然而生,对文史有共同的爱好,在许多问题上能取得共识。业余和闲暇时,我们时常聚首,促膝叙谈.品评文物,道  相似文献   

10.
商鸣臣  李波 《春秋》2009,(4):30-31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蔡尚思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专家。今年104岁高龄,还思维敏捷,思想活跃。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复旦大学读书期间,有幸听过先生讲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课程。时间过去40多年,先生讲课的特点和神态,仍记忆犹新。先生给我们授课时将近60岁了,步履矫健,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抗日战争70周年。86岁的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许多抗日志士和爱国先贤涌现心间,其中印象较深的是鞠思敏先生。先生名承颖,荣成人,祖辈(居今成山镇马山大疃)与我同村。其父鞠正色中举后迁居县城老衙门前街,1872年先生出生于此,1944年病逝于济南。在先生几十年的爱国、教学生涯中,正处在一个"黑暗主义横行的年代,  相似文献   

12.
1924年春天,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为了培育革命的骨干力量,亲手创办了黄埔军校。我们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受到了“五四”青年运动革命思潮的影响,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投笔从戎,来到了黄埔军校学习。当时的黄埔,“怒潮澎湃,红旗飞舞”,革命形势十分高涨。在学校里,除了周恩来、聂荣臻、恽代英、肖楚女等同志,以及党代表廖仲恺先生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外,还有一位使我们崇敬的老师,就是学校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先生。当时,黄埔第一期学生共四百多人,分别编为四个队,每队一百多人。我被分到第三队,队…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纳西历史文化之父,是西南边疆学的奠基人,是中国民族史泰斗,是滇史拓荒一代大师,是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的开山鼻祖,他开创"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学说,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方国瑜(1903-1983),字瑞丞,云南丽江人,纳西族,现当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方志学家、教育家,云南九三学社组织早期领导  相似文献   

14.
<正> 陈宗齐,宇锦书,生于1875年,海南省琼山县咸来镇群福村人(道统村之一部分),当地名儒,容貌英俊,身材魁梧,体健有力,年少时因能举起学校二百多斤的大武石,被誉为"大力士"。自小聪颖好学,早年毕业于广东省琼崖六师学校。清末秀才,学问渊博,为人忠诚憨厚,乐于济世助人,热心公益事业。1905年,当时正处于满清皇朝极端腐败、贫困,教育异常落后的时代,陈宗齐先生为兴办地方教育,培育英才造福桑梓,说服博爱、道统、  相似文献   

15.
一民国22年(1933年)夏天,我考上齐鲁大学国文系。当时的文学院院长兼校长是林济青,国文系主任是郝立权(字柄衡)先生。而我们大学一年级《文学概论》与《文艺批评》两门课的业课  相似文献   

16.
孟祥才 《春秋》2011,(6):35-37
我1960年考人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读书,有幸亲历三位后来在历史学界颇有名气的先生.他们就是治世界近现代史的刘祚昌教授,治中国近代史的胡滨教授,治中国古代史的安作璋教授。这里单记述我记忆中的胡滨先生。胡滨先生(1927--1996),江西清江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是邵循正的研究生。他的英文很好.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马走三关"宋则行先生是个异于寻常的人。一般来说,教授或名家通常会在自己的某个专业领域负有盛名,然而,宋先生的学问却横跨了外国经济思想史(包括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理论和外国经济史三个专业领域,而且在这些研究领域中都卓有成就。为什么会是这样?好久以来,我也分辨不清楚。直到最近重读宋先生夫人(我称她肖姨)晚年写的一本未出版的自传《风雨人生》,才找到厘清这个问题的重要线索。《风雨人生》主要  相似文献   

18.
孟祥才 《春秋》2011,(6):35-37,1
胡滨,中国近代史研究著名学者。他饱学而不炫弄,为善而不倦怠,在经历了文革的动荡不堪后,仍旧能以一颗赤诚之心诚实无欺地做学问、提携后学。《忆我大学时代的老师胡滨先生》记述了上世纪中后期一位知识分子的际遇和修为。  相似文献   

19.
20.
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多事的2008年5月,中国人民承载了太多的痛苦。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夺去了数万同胞的性命,天地同悲,举世关注。5月30日下午2时45分,长期饱受疾病折磨的李群杰先生,以96岁高龄骑鹤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