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慎明等在《苏联亡党亡国反思:"公开性"与指导思想"多元化"》一文中提出,"公开性"和指导思想"多元化"是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开性"和指导思想"多元化"本质上就是取消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党失去正确而统一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从而使苏共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而主张西化的"民主派"与民族分裂势力正是利用苏共自我丑化、自我否定、主动让权和解除武装之机,夺取了苏共的政权,瓦解了苏联。  相似文献   

2.
在苏联亡党亡国的众多推动因素之中,权力腐败肆虐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苏联权力的腐败问题有其形成的复杂过程、原因及特点: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开始凸显并愈演愈烈,到苏联解体前到达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一问题因权力的不可制约而起,以权力的绝对丧失而终。苏联权力腐败问题具备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敲响了廉政建设的警钟。  相似文献   

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西方世界“和平演变”的武器.其破坏性早已被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所证实。它承认支流.否定主流.孤立分析历史进程中的某一事件进而否定整个历史进程的特征.更是让许多专家学者直指其实质就是历史唯心主义。自赫鲁晓夫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潮.矛头直指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标志性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事件.力图通过否定斯大林、否定列宁、否定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来彻底摧毁苏联的历史功绩.制造俄罗斯历史的断裂带。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即由马克思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了。正是在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指导下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把苏联引上改旗易帜的邪路,从而导致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改旗易帜的邪路",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条道路,并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历史是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把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  相似文献   

6.
坚持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分析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帝国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剧变的外部原因,社会主义实践申的失误和弊端是苏联剧变的重要因素,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剧变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苏共领导人的错误支持下,苏联理论界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抽象人道主义思想解释社会历史问题,引发历史虚无主义逆流。自由派分子借历史评价人道化丑化苏共领导人形象,以历史反思为由否定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禁区公开化运动中为苏联历史翻案。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了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引发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危机。苏联共产党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教训十分深刻,对我党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苏共领导人的错误支持下,苏联理论界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抽象人道主义思想解释社会历史问题,引发历史虚无主义逆流。自由派分子借历史评价人道化丑化苏共领导人形象,以历史反思为由否定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禁区公开化运动中为苏联历史翻案。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了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引发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危机。苏联共产党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教训十分深刻,对我党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9.
将苏联剧变、解体的原因总的归结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论点是错误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即可发现,其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阐述的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放弃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改变了社会主义改革自我完善的性质;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抛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修改宪法,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其结果必致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10.
李颖  滕永军 《世纪桥》2003,(6):50-5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剧变距离现在并不遥远。特别是苏联,在戈尔巴乔夫当政的不到7年时间内有着90多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不复存在了,它创建和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了。其原因何在?共产党领导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防止苏联那样的“亡党亡国”悲剧在本国发生?我们认为今天有必要好好借用苏共这面镜子,来反观我自己,避免重蹈苏共覆辙,搞好我们党的建设。 苏共的教训能给我们哪些启迪?下列几点值得特别注意。 (一)苏共的教训表明,执政党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始终保持探索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博览之窗     
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层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认为,苏联亡党亡国,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因其社会存在着深层的3大矛盾,而苏共长期无视,也无力、无法解决这些矛盾。最后引起3种危机,苏共急剧转向右,导致亡党、亡国。这3大矛盾是:(1)过左的路线与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高度健康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自由的矛盾。(2)党政官僚特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问题上,"一致论"和"突破论"提出了迥然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分别强调二者的相同、相异,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苏联模式和苏联剧变的看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根本性质和基本制度、思想路线和主要经验、具体制度和体制模式等方面对苏联模式有重大突破和创新,但不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否定.我们应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历史地、辩证地理解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邓小平对苏联经济模式逐步认识和逐步否定的过程。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学习苏联,认识苏联模式;八十年代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突破和否定;直至九十年代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几个阶段,也是一个由“破”到“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日,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纪录片。该片全景式揭示和深刻剖析了苏共执政70多年却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历史教训,将当年复杂深邃的政治变革状况通过历史物证和亲历者回忆客观地予以还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深入分析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原因。观后,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震撼,感慨颇多,主要感想有4点。共产党人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古人讲,心盛则胜,心衰则  相似文献   

15.
沙皇俄国遗留给苏联的民族问题是一份沉重的历史遗产。苏联的成立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列宁的民族平等、自愿和民族自决的原则。1924年颁布的苏联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的历史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它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但是这部宪法也遗留下致命的缺陷,为日后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6.
《红旗文稿》2015,(4):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培养的大学生,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就不会重蹈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就有了坚强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整个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国家的未来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意识形态作了系列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教训与启示:苏联意识形态演变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赫鲁晓夫开始的历代苏共领导人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纵容甚至崇拜,导致苏联意识形态完全脱离马克思主义轨道,最终亡党亡国.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保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正确性、科学性,认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阶级性和对抗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错误论调,是吸取苏联历史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8.
旗帜和道路问题至关重要。20世纪初,中国人民由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因而找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旗帜与道路;20世纪末,苏联在改革中自动放弃马克思主义旗帜、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了亡党亡国的悲剧。中苏两国在“旗帜和道路”问题上的两次不同选择留下深刻的历史启示:在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客观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成就与问题,妥善处理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则与具体举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宁扬  杨竹山 《唯实》2022,(1):31-34
2021年,中国共产党喜迎百年华诞,风华正茂;而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已经过去整整30年,历史教训惨痛,至今仍然令人深思.中苏两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深刻表明:成就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于拥有一个伟大的党;而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保持伟大,关键又在于其对正确方向、领导核心、人民力量、改革创新、发展空间等要素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走上了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种改旗易帜的邪路;他通过全盘否定斯大林,把苏联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史自我丑化为"犯了罪"的"极权社会主义"、"专横社会主义",从而创造了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前提;他又通过倡议"公开性、民主化、社会多元论",召唤反共势力集结起来推翻共产党的领导,这就促成了苏联解体这一20世纪的最大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