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1994,中国15年,广州15年。 从一个一般性的省会城市,发展跃升到整个华南的中心,并对全国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广州这15年,对中国的15年,有什么影响和贡献?站在中国看广州,谁都无法否认,广州已不仅是广东人的广州,而且是中国人的广州甚至是东南亚的广州。  相似文献   

2.
广州是座日新月异的城市。十年开放改革,广州得风气之先,其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对内地人来说,由不理解变为称羡。劲歌金曲、音乐茶座、个体发廊、公共关系……这些正风靡于全国的“洋”时髦,均肇始于广州,且早在七八年前。异端变为新潮,标志着广州对全国的幅射聚合能力日益加大。正如当初对广州“异端”的讨伐那般无情一样,近几年来,舆论界对广州的颂扬文章多了起来,以致于造成一种假象:广州人赴内地,常常能  相似文献   

3.
人们也许不会这样苛求想去广州酒家的人肯定不少。广州是我们国家开放、改革的一个窗口,服务行业被称作“窗口行业”,而广州酒家,这个窗口中的窗口最令人瞩目!令人瞩目的是两句话。“食在广州第一家”!会“食”的广州人都这样说。作为佐证之一,这个以经营正宗粤菜著称的广州酒家,近年来推出由108款名贵菜点组成的“满汉全  相似文献   

4.
广州好城古越千年饱阅沧桑消劫烬缅怀缔造接前贤山立五羊仙这一阅《望江南》,道出了我们的老市长朱光对广州城的一片眷恋之情。人人都道“广州好”,广州到底“好”在哪里?本栏请来几位“老广州”,翻出了街谈巷议中广为传播的关于这座古老城市的轶闻、典故之类,施以“新角度,新思路”的烹调手法,唯望列位读者尝过这味特色菜后,有一种俚语所说的“翻寻味”的感觉。这样,本栏“识我广州,爱我名城”的目的便达到了。这一期先说说广州城的路和巷。  相似文献   

5.
我对广州,这座我生活了近8年的城市,用4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爱恨交加。我由内地来广州,在广州白手起家、发展壮大,娶妻、生女、安家,对广州的感情不能说不深。但这两年我对广州却又极度厌倦:污浊的空气,堵塞的交通,乱窜的摩托,横冲直撞的军车,满街的摊贩,花花绿绿乱贴的广告,被吞食的青山,发黑的江  相似文献   

6.
朋友自外省来,我问他对广州的最深印象——心里却先洋洋自得地替他作了回答:他肯定会对广州的繁华和摩登大称其羡的。谁知道,他的答复却令我瞠目结舌:“广州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老军医专治梅毒花柳’的广告满街都是,是不是广州性病的人特别多?”唉,这事真叫人沮丧。报上对这个问题抨击过不知多少回了,这些五花八门的“性病专医”招纸却年复一年泛滥于广州街头。到底是广州得性病的人特别多,还是广州集中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众多性病专家?还是这两方面都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广州第三产业迅猛展,全国成千上万的生意人涌向广州,犹如涌向黄金海岸……  相似文献   

8.
1989,广州高考考“塌”了。教育界风球高挂: ——广州高考成绩连年滑坡! ——广州教育面临危机! ——……一位新闻记者在使用统计数字时开了个小小的玩笑,给广州的教育界玩了一回黑色的幽默。 1989年8月,某报载:“一度名冠广东的广州市高考成绩,连续3年大滑坡:  相似文献   

9.
改革和守法     
三月初谷牧同志到广州检查工作,听完许士杰、叶选平、朱森林等同志汇报广州的情况之后高兴地说:“广州的工作做得不错,去年广州市各方面工作都有较大发展,在开放、改革中,思想比较解放,管理工作也抓得比较紧。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广州还没有什么倒卖汽车、电器、乘  相似文献   

10.
小保姆阿婴     
阿婴16岁就从她熟悉的山东乡下来到广州当保姆,山东人到广州来当保姆的人并不多,不像湖南四川等地的保姆在广州成群结队,于是阿婴刚来广州时十分寂寞,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连个老乡也找不到。只不过阿婴是个幸运的保姆,她干活的那家女主人是个妇产科医生,对阿婴非  相似文献   

11.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这条“天理”今天不灵了。广州,演出了一场一北京来的一纸文书,使地处广州币东山区一圣小巷的华美广州公司轰动了华美广川公司:  相似文献   

12.
“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职称,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如果广州房价再上升会抑制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收到香港某集同驻广州首席代表思农先生的一篇稿件。思农先生原本在广州工作,1987年全家赴香港定居。近几年,他重新回到广州开拓事业。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与广州市的领导人接触,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处事态度,令他深有感触。于是,他把这一点心声写给我们,也写给他永远眷恋的广州城。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巧合,广州赛马会与5月有缘,逢5月便出现奇迹。 1991年5月广州市政府成立赛马筹备5人领导小组。 1992年5月广州赛马场举行破土动工仪式。 1992年8月至1993年元月赛马场以5个月惊人的速度落成并首赛成功,创造了国际赛马史奇迹。 199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文同意广州进行体育竞技赛马活动。 1994年5月广州赛马会增设  相似文献   

15.
李佳 《法制博览》2010,(10):37-37
我曾是广州某网站编辑,生于1986年,我即将选择从大城市广州回到老家萍乡生活。 我刚来广州的时候,就已经抱着要回家的想法。因为广州有的家里都有,家里有的广州不一定有。我喜欢老家,喜欢家里的小吃,喜欢家里的方言。我找男朋友就想找个老家的,因为不想吵架的时候还要用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中,羊城广州的舞迷、歌迷、球迷、股迷们又多了一族新潮伙伴——马迷! 赛马是在广州房地产热、股票热、六合彩热等诸多热潮之后兴起的一项拥有广大市民参与的公益性质的娱乐项目,随着广州赛马场赛事正常有序地开展,马迷痴客越来越多、越迷越深,竟使拥有4万人看台的中国目前最大、亚洲第二大的广州赛马场每每爆满,致使马迷在报纸上呼吁:“广州马场太小啦!” 马迷们可谓心态种种、趣事多多  相似文献   

17.
来信     
《南风窗》2016,(21)
正1我不是广州人,但我被广州深深吸引。王安忆曾经说上海表面繁华似梦,骨子里是钢筋水泥铸就。我觉得广州不一样。广州思想经济文化呈现包容、开放、前沿的姿态,在广州工作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桃子咩(读第20期《财富全球论坛为何选择广州?》)2传统在我们的思想里,总是陈旧的,一旦进入新的社会环境,原本的传统就变了模样,我们对传统的存在也就有了新的感受和看法。传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同  相似文献   

18.
我在广州的生活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广州并不是我所喜欢的城市——为着它的城市风貌:噪声、污染与杂乱;但广州却是我所热爱的城市——为着它的精神价值:那像海一般的市场包容,那像空气一样的选择自由。在我看来,广州并不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但却是文化最开放的城市。包容比金钱更重要,自由比花儿更美丽。尽管我不断地抱怨它,但它始终接纳着我。认定着我。我对广州的现状并不满意,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9)
正如果说北京是一个"现实",上海是一种"可能",深圳是一组"概念",那么,广州就是一款"应用"(程序),一款创业时代平易近人的超级"应用"(程序)。广州,它是那座对中国人最充满善意、最平和的"一线城市"。但有人可能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广州正在被"一线城市集团"淘汰,一些机构的楼市报告中,已经开始堂而皇之地把广州归为"二线城市",和杭州放在一起。在这一轮房价狂飙中,广州的确"表  相似文献   

20.
在街上闲逛.突然看见一招牌上赫然写着,“标榜广州发廊”。奇怪!在我们南昌,这内陆城市怎么如雨后春笋地兴起了“广州发廊”?难道说这些发廊都是广州发型师开办的,或做出来的都是正宗的“广州发型”?这位店主大概深知其中奥妙,忍不住要“幽它一默”,于是就“生产”出这么个古怪的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