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义务本位发展为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是《公务员法》的重大发展。从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公务员的法律地位经历了家臣、公仆和政府雇员三个阶段。二次大战以后,重大权益论逐渐代替了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公务员真正成为一种以从事公共事务管理为职业的人员,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退渐演变为一种准契约关系,公务员成为政府雇员,公务员的权利保障机制日渐成熟。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基础的我国公务员制度基本是义务本位的。《公务员法》明确提出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并通过诸多的制度设计体现了这一新的立法思想,这标志着国家公职人员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身份保障,是通过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以及事务官常任制而获得有效保障的。我国由于对公务员范围界定太宽,司法与行政关系未理清,法律一直没有明文规定公务员的身份保障。因此,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起适应我国整体制度的公务员身份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治政府理念要求政府及其公务员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定位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方式、结果。本文以公务员的身份性质为视角探讨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并在国家公务员法出台的背景下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公众参与对国家公务员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众参与对国家公务员的管理 ,是完善公务员制度、强化公务员对社会公众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的一种制度创新 ,具有弥补现行公务员管理制度封闭性缺陷的重要作用。国家公务员具有行政机关代表的法律身份 ,这使得国家公务员能对社会公众行使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 ,由此行政机关必须加强对公务员的内部管理。但这种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着封闭性的缺陷 ,使社会公众难以参与其中。事实上 ,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内部管理法律关系与行政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外部法律关系具有密切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客观上要求社会公众参与途径主要有 :对公务员的工作进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评判 ;实施职权性检查监督和参与对公务员违法责任的追究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薪酬制度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和敏感的环节之一,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影响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薪酬制度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美国是公务员薪酬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公务员薪酬制度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灵活的工资结构、透明的奖金津贴、动态的薪酬调整机制。相比较而言,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历史较短,仍不够完善,因此,应该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国具体国情,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薪酬法制建设、完善公务员薪酬分类、优化公务员薪酬结构、健全公务员薪酬调整机制、调整公务员薪酬水平,尤其是我国可探索实行公务员薪酬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是公务员法的重要内容,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依据,两者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公务员法治的理念与实践,影响着公务员管理的活力与效能。传统上对此多持义务本位的观点,在公务员立法实践中也体现着这种观念。义务本位混淆了公务员的多重身份与法律关系,其理论基础已经势微,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在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当前需要抛弃义务本位,重新确立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制以来的劳动关系通常被表述为行政化向契约化的转变。本文的讨论则以身份和契约作为核心变量,以二者自身内涵的变化以及在国企改制前后结合形式的差异为主线。典型单位体制下,劳动关系的行政化不过是国家与工人阶级社会契约的外在形式,它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工人阶级的单位身份。国企改制是将劳动关系商品化的过程,而劳动关系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是因为契约关系发生了变化。它分为两部分:国家与工人阶级的契约表现为调控性的政策和法律;工人和企业的契约表现为市场劳动合同。而工人的单位身份则转化为公民身份,它是现代契约的基础。这一身份的转换表明我国开始以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构建社会。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属于公务员普法地位的特别规定。公务员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通过行政法关系体现。公务员在内部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完全不同。在外部行政行为中 ,公务员既不是行政主体 ,也不是行政相对人 ,而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代理人。但是公务员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根据《行政监察法》有关规定 ,公务员的职务行为需接受行政监察。公务员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 ,但与诉讼主体的主体地位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主权在民共识是建构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的理论起点。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具有矫正权力、遏制腐败、提升公务员职业伦理的现实意义。公务员隐私权应予克减,这是对该职业群体的正当伦理要求,一旦个体与该职业分离,对其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即应回归常态。基于身份的联系也应对公务员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予以适当克减,但这种身份关系的辐射半径要作控制。公务员从事事关国家秘密之特殊职务,其财产公开问题当以国家秘密优先,但“国家利益”、“国家秘密”等的界定应慎重。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侵犯商业秘密则是一个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反映 ,社会伦理关系是利益关系的反映。公务员道德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伦理关系体现出公务员的真实身份 ,建立德—得相通的机制 ,体现个人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统一 ,尊重公务员道德主体的行为自由 ,运用自律与他律的机制 ,寻求制度文明 ,体现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代政府与公务员的关系是一种法律预先设定的公共服务协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公务员在身份保障、劳动报酬、集体协商、公正对待、隐私保护、档案查阅、依法辞职、申诉控告等方面享有权利.中国公务员的权利规范存在重经律约束、轻权利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人民政府应有的基本品格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公务员法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提高工作效率”两个方面对公务员实现此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英国行政制度的现代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政府的回应性和责任感 ,英国撒切尔政府与布莱尔政府先后进行了力度较大的两次行政现代化改革。精简机构、权力下放、改善服务、合作创新、开展市场化服务与培训等改革理念与实践 ,贯穿于两次行政改革的全过程。特别是英国高级公务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以及它所设立的能力框架和领导原则 ,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现代领导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论《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公务员法》在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方面继承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报考条件、录用程序方面作了补充修改或创新,并删去了考试录用中某些不合理的具体规定,使《公务员法》较之《公务员暂行条例》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5.
赫雅书 《理论前沿》2008,527(14):30-31
在新时期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不应该仅仅从个体政治道德的角度和层面界定公仆意识的实践意义。应当指出,在更深层面上,强化公仆意识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27日审议通过,从2006年1月1日生效施行。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据宪法,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制度。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是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一、公务员法的立法背景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立时间较短,还不完善,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公务员的工作内容难以量化导致考核结果易流于形式。建立完善的、形式多样的、适应性较强和科学公正的公务员量化绩效考核体系,需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为此,从绩效指标的选取、绩效指标权重的设计及绩效指标标准的确定这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强化考核结果的公平真实,实现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培训工作要有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充分认识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紧迫性2 0 0 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 ,认真分析了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朱基总理和忠禹同志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指示精神 ,提出人事人才工作要与时俱进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树立“五个理念” ,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人才资源必须开发的理念、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理念、人才资源管理法制化的理念和人才竞争国际化的理念 ;要根据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激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惩戒制度呈现出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利于我国建立科学的公务员惩戒体系。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对公务员管理时应该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依据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对公务员违反义务行为实行并罚应该是例外。  相似文献   

20.
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职业倦怠在我国所占比例较高,不仅严重影响公务员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政府效能和公众形象,乃至改革的成败及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社会环境因素、政府组织因素和公务员个体因素共同促成了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全社会积极关注,公务员自身不断努力、政府部门不断推进管理改革、社会环境协同支持,才能有效预防公务员职业倦怠,提升公务员职业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