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 9年 2月 ,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毛泽东与军长朱德对执行中央“二月来信”产生了意见分歧 ,进行了“笔墨之战”。为解决争论 ,6月 2 2日 ,代理前委书记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 ,批评了“朱毛两同志都有着同等错误” ,“给予毛泽东同志严重警告 ,给予朱德同志书面警告”。 9月下旬 ,由朱德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八次党代表大会 ,本想解决“七大”没有解决的一些争论问题 ,但毛泽东没有来参加。在此期间 ,中央根据陈毅的汇报 ,发出了“九月来信” ,撤掉了“二月来信” ,要求红四军前委纠正错误 ,并指示毛与朱仍留前委工作 ,毛泽东任前委书记。朱毛得知“九月来信”后 ,紧紧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上旬,上杭县收到肖克将军寄来的为该县白砂镇早康村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的题字。 红四军早康会址位于上杭县白砂镇往旧县、才溪方向的交通要道上,原系早康村严姓人的宗祠“东洋堂”。1929年6月8日,红四军在头一天攻克白砂镇后,为解决困扰已久的四军党内对前委之下设不设军委的争论问题,在这里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肖克将军时任一纵队第二支队长,参加了这一会议。会上,与会者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以绝对多数通过了撤销以刘安恭为书记的临时军委的决定。虽然这次会议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四军党内的争论问题,但从组织上使前委的领导得到加强。同年7月29日,红四军迫于三省敌人纷纷向闽西腹地压缩的紧急情况,在上杭的蛟洋召开了前委紧急会议,决定分兵打破敌人的“会剿”。由于军情紧迫,会议中途又再次转至白砂早康的“东洋堂”召开。会后,红四军各纵队实施分兵游击计划,在闽西各地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点燃起熊熊革命烈火,打破了敌人的“三省会剿”计划。这就是军史上有名的“七月分兵”。  相似文献   

3.
古田会议前,在党和军队建设的过程中,红四军领导层和指战员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发生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正是这场争论,才有了中央的"九月来信",才有了古田会议的召开.争论的缘起是前委和军委运作中的关系协调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军委的设置问题;争论的实质是要不要维护前委代表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争论的结果是中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周恩来主持起草了中央"九月来信",妥善正确地处理了"朱毛之争",维护了党内团结和党内和谐,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田会议.研究红军初刨时期党和军队建设中的这段鲜为人知又十分重要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团结,维护党内和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1929年,红四军内部因意见不同发生了一场激烈争论。其焦点是:在已有前委之下,“要不要再设军委”?时任临时军委书记的刘安恭是这场争论的主角之一,他也由此成了党的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对刘安恭的争议,主要表现为“肯定”与“否定”两种态度。代表性的意见是:肯定者认为,刘安恭是一位出色的红军将领,受过高等教育,他的牺牲,是当时红军最大的损失之一。否定者认为,刘安恭是“阴谋在对敌作战时使红军陷入困境,企图消灭红军的托洛茨基派典型”。  相似文献   

5.
早在1926年秋,闽西就开始建立了团的组织,但闽西团的建设曾有过徘徊曲折,正如中共闽西“一大”所指出,“闽西团尚非常幼稚,力量极薄,在群众中没有建立很好的基础,组织非常狭小”,红四军入闽后闽西团组织不断发展与壮大,曾志为之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9年春,曾志随红四军前委机关向赣南闽西进军,为了加强对青年官兵的组织与领导,红四军前委下设了共青团人组织,兼任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  相似文献   

6.
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各种意见争论得十分激烈,主持会议的陈毅担心再争论下去,红四军会产生分裂。他为了求得和解与团结,尽力做了协调工作。对不同意见的偏激之处,都作了批评。其中,对毛泽东予以严重警告,对朱德予以书面警告,“各打50大板”。在会议进行前委书记选举,陈毅的票数明显占上风时,他赶紧摆手说:“不行,不行,我干不了这个前委书记。”但不管陈毅怎么推辞,还是被选为前委书记。 “七大”后不久,陈毅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工作。尽管毛泽东对陈毅在‘七大”的做法有意见,但陈毅在出发之前,仍专程到上杭蛟洋看望了毛泽东,并请求毛泽东复职,重回前委主持工作。但毛泽东没有接受。  相似文献   

7.
1929年6月红四军“七大”后,蔡协民跟随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前委,去指导闽西地方工作。在随后召开的中共闽西“一大”上,蔡协民当选为闽西特委委员、组织部长。 蔡协民在福建工作期间,李立三和王明“左”倾路线先后统治了中央,福建发生了“肃社会民主党”运动,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分歧的出现与升级1929年四五月间,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随着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扩大,朱德和毛泽东等前委成员开始感到前委的工作有些顾不过来,决定恢复此前已暂停工作的军委。正好这时中央派来了  相似文献   

9.
70年前,毛泽东在闽西南阳“龙田书院”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即“南阳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中共闽西“一大”以来闽西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和武装斗争等方面的经验,对闽西土地、经济等政策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对政治、军事等问题作出了新的重要决定。“南阳会议”是闽西人民革命史上一次有重要影响的会议,它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史研究资料》1987年第7期发表了竹卿同志撰写的《一桩亟待澄清的历史公案——重评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为何未被选为前委书记》,指出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未能当选为前委书记,主要是毛泽东自己再三请求辞职。第一,1929年6月8日,红四军前委与闽南长汀的白沙举行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向大会递交了一份“书面意见”,明确提出“请求马上更换书记,让我离开前委”。——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毛泽东第一次向前委会  相似文献   

11.
1929年11月的闽西,寒风凛冽。毛泽东回到了红四军前委,重新担任前委书记。此时,身为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九支队党代表的罗荣桓,枪伤痊愈归队,前往连城新泉整训。毛泽东集合了罗荣桓在内的一批党代表,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召开多次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为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  相似文献   

12.
黄少群 《党建文汇》2002,(16):18-18
“朱毛分歧”的引爆点是1929年上半年红四军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发展途中关于取消还是恢复红四军军党委问题的争论。毛泽东主张取消临时军党委并暂时不恢复正式军委;朱德则主张立即恢复按中央指示成立的军党委。两人未能通过交换意见和党内会议讨论解决,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21,(8)
正第一个政治建军的纲领性文件是"古田会议决议"。为解决红军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福建龙岩召开。毛泽东在会前向红四军前委提出建议:通过总结过去斗争经验的办法达到统一认识,解决红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没有被采纳,会议也没有达到解决争议的预期效果。在改选红四军前委成员时,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陈毅当选为新的红四军前委书记。8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相似文献   

14.
古田会议召开之前,红四军曾两次在上杭县白砂镇早康村“东洋堂”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简称“早康会议”。早康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会议”,它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组织保证和思想基础”,因而成了古田会议的“奠基石”,是古田会议的“前奏曲”。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彀率领红四军从赣南转战到了闽西,打了许多胜仗,真是“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同年6月7日,红四军在上杭地方武装闽西红军五十九团的配  相似文献   

15.
《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1929年7月—1930年4月)》(以下简称《情况报告》),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仅存的一份研究从红四军党的七大到古田会议的宝贵历史文献。但是,这份文件的作者是谁,长期以来是一个疑问。过去党史界一直认为是红四军前委候补委员、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所写。可是,1985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选编的《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参考资料》)中却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此件“可能是1930年春,陈定效(应为“郊”,该书印错——引者)因病由红四军回上海后,向党中央的汇报材料”。我认为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该文件为熊寿祺所写还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1929年10月下旬,一位血气方刚、军人模样的男子经过秘密交通线长途跋涉,从上海回到闽西。他就是到中央汇报四军情况并出席中央军事联席会议的陈毅。 陈毅回来了,带来了中央“九月来信”;带来了周恩来的重要嘱咐:“要请毛泽东复职,仍任前委书记,并召开一次党的会议,统一思想,分清是非,作出决议。”于是红四军前委在上杭召开扩大会议。 朱德和陈毅派出一支部队,前往上杭县蛟洋,迎接毛泽东。 红四军重又凝聚在一起。然而,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又产生。红四军的前进道路上依然荆棘丛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史界空前活跃,对古田会议前后若干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突破。本文对这一党史研究领域的新情况和新成果作一概述,供同志们参考。一、关于红四军党的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史资料的逐步开放,党史界围绕红四军党的“七大”的功过是非,就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红四军党的“七大”发生争论的由来。目前党史界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意见强调“争论是以军委设立与否为起因”的;另一  相似文献   

18.
上杭     
古田会议旧址原系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后改为“曙光小学”。1929年12月底,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共120多人。大会改选了前委,由毛泽东同志任前委书记。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  相似文献   

19.
1 我们党的建设发展,经历了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古田会议和延安整风运动,可以说是我们党自身建设上的两个光辉里程碑。 1929年12月,红四军前委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在上杭县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第四纵队党代表、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书记张鼎丞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红军初创时期,经验不足,兵员成分复杂,尤其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占了较大比例,必然带来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反映到红四军的党内来.而且,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因与红四军信息沟通不畅,所作的一些指令也并不十分切合红四军的实际.1929年4月3日,红四军前委在瑞金收到中央"二月来信",中央来信未能正确估量全国的客观形势和红军的主观力量,要求红四军分小分散,还"深信朱毛两同志在目前有离开部队的必要",以免"徒惹敌人更多的注意".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于4月5日给中央复信,直截了当地称中央"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都太悲观了".提出要"在国民党军阀长期战争期间,我们要和蒋桂两派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但是,"二月来信"在红四军中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引起了思想的混乱.特别是从苏联回来的刘安恭,一到红四军就担任了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一跃而为居于陈毅之上的红四军第3号人物,他一上任就作出了前委只讨论红四军的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情的决定,从而促发了关于建军原则的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