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程严望:用之以真心。班主任用真心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那样——乐他们所乐,急他们所急,成绩上去了,和他们分享快乐;困难来了,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受了委屈,与他们一起流泪,相互安慰。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体会到一种做人的真味,感受到一种如同回到父母身边般的温暖。同样,学生也会以礼貌、诚实、友好的态度来回报老师,师生双方也就容易架起沟通的桥梁,彼此也就容易理解与合作。只要班主任真心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他们就会把班主任当作最可信赖的朋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待之以公心。在…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过去5年了,人们早已没有当初“我们都是美国人”的感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都不是美国人”的惊呼——近年美国多次恐怖袭击阴谋竟是本土美国人策划的,他们认同本·拉丹更甚于认同美国!与国内认同危机相辅相成的是,反美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中东在反美,拉美的“反美轴心”在壮大,即使美国的铁杆盟友欧洲,反美呼声也在高涨。现在人们在评论国际事务中常常会说,某某反美,某某亲美。对待美国的态度,似乎成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性格特征。这种说法的潜在逻辑是,美国成为国际事务的标尺。总结起来,有三类“反美”:一是反对过去的美国,…  相似文献   

3.
在纽约的地铁里,几乎可以听到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这是因为在纽约聚集着各个种族、操各种语言的人。美国的种族问题在世界上是出名的,它现在的种族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黑人白人问题”,而是多种族之间的问题。每年如潮水般涌来的外国人,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从“暂居的外国人”变成了“永久居民”,再过几年,又变成了“美国人”,成了少数民族。这些移民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信仰。因而对他们的行为不可能用同一种价值观念,同一种道德标准,同一种信仰来规范,要规范他们的行为只能求助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由于一个老工人的倡议,在一个企业里广泛地树立了“四个一样”的作风,这就是: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 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埸和领导在埸干工作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好一个“四个一样”!这真是一种好作风,是一种革命的风格,值得大大提倡。“四个一样”为什么好? 首先,在于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好。黑夜里  相似文献   

5.
据外媒报道,2010年9月1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林务局为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中部山区赫尔营的“西藏自由斗士荣誉纪念牌匾”举行揭幕仪式,以“纪念”从1958年至1964年由中情局培训的“西藏自由斗士”及其美国教官。达赖集团在当地的组织、前中情局特工、曾受训的藏人和少数美国议员、林务局官员等参加了活动。牌匾文字吹捧当年受训者“是最棒和最勇敢的一代”,到场美国会参议员声称“牌匾是美国和西藏人民共同努力的一个象征,同时可以使我们永久地纪念西藏自由斗士和他们的教官”。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19):37-38
“80后”正在步入社会主流,并开始承担起社会的责任,表现在: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中国是友好的,中国接受一切友好的祝福。中国也是强大的,中国不会畏惧一切不法分子或者干扰我国内政的其他国家或者个人。”面对各种反华杂音和西方傲慢霸道的偏见,他们清楚明确地表明自己应有的态度,坚决地对此予  相似文献   

7.
4月24日,17位美国高层官员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在华培训,离京返回美国。此次培训是美国首次派遣高层官员来华接受"全球领导力"的培训,该培训项目是由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负责实施的。培训班学员均为直接影响美国对华决策的“局长级”官员,包括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局网络安全主管、陆军情报安全司令部特别行动顾问、国防部国防技术分析室部门主管、美国联邦行政学院首席运营官等。他们在华培训的一周时间里,主要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环境的管理与决策分析等课程。  相似文献   

8.
顾保孜 《湘潮》2012,(9):4-5
1970年4月,毛泽东以永不服输的姿态迎击美国霸权势力的挑战。他秘密会见越南领导人的讲话。就是后来“五二0”声明的雏形1970年4月,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黎笋等人秘密来到北京寻求帮助。很快毛泽东就与他们相见。毕竟是友好邻邦,又是老朋友,他们一见面就显得格外亲切,黎笋挽着毛泽东的手,一同走进会见厅。  相似文献   

9.
侯金亮 《廉政瞭望》2011,(21):56-57
时下.美国的“一个人”和“一个运动”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去世,令人叹息,他极具天才式的创新,正为无数人所谈论,他被尊称为“美国的骄傲”,其成功与美国社会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而一场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大有发展成“占领美国”之势,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50多个大城市。示威者称他们将很快占领近150座美国城市,并准备在室外过冬,打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要获得群众“认同”,就要用明确的目标感召人、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人、以民主的方式尊重人、以良好人格“征服”人。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认真”。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对一般人来说,讲“认真”是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反映的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思想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法轮功”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法轮功”这门邪教组织图财害命和反社会反人民的犯罪事实,令人震惊和愤怒。通过各种媒体对“法轮功”及其组织的揭露,过去曾练习过“法轮功”的成员,也纷纷觉悟,与其划清界线,站到正确的立场上来。对于一般因病练功而误入歧途的人,有一条教训是深刻的,就是身体生了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生病。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在乎身体得任何病,而是说不管得了什么病都应该实事求是地去对待它。人难免会生病,不管怎样,对待疾病的态度,就是不能怕,不能烦,不能悲观失望,要用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袁浩 《学习导报》2010,(2):22-22
近闻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一次工作总结会上说:“对群众的批评要用加法,对群众的赞扬要用减法”。这种“加减法”提得好,体现了领导干部对待群众声音的态度。一般来说,人们在赞扬的时候,容易将好的说得更好,如果减去一部分,则可能更符合实际;人们批评的时候,往往是“点到为止”,如果加上一部分,可能才是我们缺点、错误的全部。这里,减掉的是头脑发热、昏昏欲睡,加上的是锐意进取、谦虚谨慎。正确运用“加法”与“减法”来对待群众的批评与表扬,需要领导者有清醒的头脑,更要有较高的觉悟和境界。  相似文献   

14.
袁浩 《新湘评论》2010,(2):22-22
近闻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一次工作总结会上说:“对群众的批评要用加法,对群众的赞扬要用减法”。这种“加减法”提得好,体现了领导干部对待群众声音的态度。一般来说,人们在赞扬的时候,容易将好的说得更好,如果减去一部分,则可能更符合实际;人们批评的时候,往往是“点到为止”,如果加上一部分,可能才是我们缺点、错误的全部。这里,减掉的是头脑发热、昏昏欲睡,加上的是锐意进取、谦虚谨慎。正确运用“加法”与“减法”来对待群众的批评与表扬,需要领导者有清醒的头脑,更要有较高的觉悟和境界。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以神为本”的,在当代中国是针对“以物为本”的。在这两种场合,都不涉及在人的内部以哪个特殊部分为本的问题。 然而,“以人为本”一提出,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说,“以人为本”不讲“人”的阶级性,是个“错误的提法和指导方针”,甚至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纲领”。由此,他们提出了“以人民为本”,甚至“以革命无产阶级为本”,即以无产阶级中具有革命性的那一部分成员为本。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友人推荐读了一篇题为《市民心中的富人模样》的文章,文中说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还没有完全培育出对待财富的正确观念。作者还引述一篇讲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对待富人不同态度的散文说:美国人对富人不嫉妒,而是说我遇上好机会,比他们做得还好;日本人说我会主动接近他,学习他的长处,并设法超过他;中国人则说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作者接着告诉我们:“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中国的富人缩手缩脚,并不怎么像富人……中国的穷人倒是真正的穷人,有些人穷得彻底,穷到骨子里去了,他们想宰光所有的富人,从而也宰掉了追求财富的精…  相似文献   

17.
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利益□王永生王华巍对人民群众也就是对“老百姓”的态度历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对待“老百姓”的态度概...  相似文献   

18.
李宣 《支部生活》2010,(7):54-54
所谓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指对某一事物既敬重又畏惧。 领导干部是事业的骨干,人才的中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和组织赋予了他们相应的职责与权力。在履行“发展”这一根本职责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在攻坚克难、有所作为,发挥最大、最佳的权力效应的同时,还必须对权力运行保持必要的“敬畏”,像“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那样谨慎地运用权力,行有所止,在有所作为的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权力运行中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了一段电视节目,讲的是几个战争时期的子弟兵母亲被请进城里做客.片子拍的还真实,一些场面让人看了很感动,但个别镜头使人觉得不舒服,别扭在哪里呢?仔细回味一下,原来子弟兵母亲还是子弟兵母亲,只是有的子弟兵变成了“父母官”了,在这一两个“父母官”派头十足的人面前,让我们的子弟兵母亲成了进大观园的刘姥姥,让人看着心头不是滋味.这能怪谁呢?那一两位也不是想让老人家们尴尬,他们只是习惯了在老百姓面前做出父母官的姿态;子弟兵母亲们也不是没见过场面,她们眼中的这一两位,在他们看来不是子弟兵而是“父母官”,所以她们用多年对待“父母官”的态度来处理与他们的交际.这个“角色错位”所产生的效果是强烈的,它让我不得不想一下这父母官与子弟兵之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不管美国人如何对待雷锋,也不管美国人如何对待孙子,我们从中都可以看到对方一条清晰的思维主线:他们在竭力追求了解对手,竭力追求胜过对手。当我们在骄傲自己辉煌的民族精神文化遗产之时,当我们热衷于把《孙子兵法》作为一门高深学问加以学术式研究和理论意义评价之时,美国人却在从中国古老的军事理论中,发掘出指导现代军事行动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孙子不光是我们的“道”;我们还必须防备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的确是我们必须思索和必须警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