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质量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食品供应的充足性已经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公众开始转向对质量的要求。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任总于事约翰·博伊德·奥尔(John Boyd Orr)所言,“免于食品匮乏的自由,意味着每个国家的每个市民都能有足够的、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2.
谢涛 《检察风云》2013,(2):84-85
在大陆公众眼中,蒋经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大凡有点近代史常识的人,一般都知道,他是蒋介石的公子,是曾经统治台湾多年,对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家。但是,或许也正是因为蒋介石公子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似乎永远处于其父的盛名之下,有关于他的很多细节,对于海峡对岸的人们来说,永远都隔着一层纱。  相似文献   

3.
文丽 《法制与社会》2011,(2):242-242
本文指出纵观王泽鉴先生的《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全书结构和作者的主旨,不难发现作者从具体的案例开始分析,探询民法学习的方法,最后通过这样的方法论而掌握一种真正的"民法思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极高的学术造诣和著书育人,诲人不倦的学术美德。一个人经由学习法律通常可以获得以下能力:(1)法律知识;(2)法律思维;(3)解决争议。上述三种能力使一个法律人能够依法律实现正义,担负起立法者、行政者、司法者、公司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的任务。而想作为一个法律人,必须从实例着手训练,测试人的思考方法及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名鼎鼎的汤姆·彼得斯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天才的头脑,为我们重新定义了“创新”的概念企业,特别是成功的企业,取决于胆识的部分多过于脑力。如果仅研究其他企业的作为,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解读市场的方法,却永远不可能因此发掘出领先其他企业的秘诀。汤姆·彼得斯就是一个胆识超越脑力的人,身上充满商业细胞。这并不表示我忽略他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他在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经  相似文献   

5.
律师的著作读过一些,其中展现作者精深专业知识和娴熟操作技巧的不少,但从律师的思维方式入手的著作却凤毛麟角。律师是一个如此个人化的行业,同样背景,同样知识结构的律师在从业过程中的表现和业绩却是千姿百态,有天壤之别。知识是可以共享的,但思维方式和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却是一门艺术,一方面难以条分缕析地传授,一方面像商业运作中借以保持竞争优势的Know-how,轻易不肯示人。中国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律师行业最为发达的英美法系,恰恰实行  相似文献   

6.
刘潇 《现代法学》2003,25(1):141-144
格老秀斯以其巨著《战争与和平法》使国际法成为完整、独立、系统的学科,被称为国际法的“鼻祖”,他更是近代西方法学思想家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法理论的人。他认为国内法和国际法都应以自然法为基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应受国际法和自然法的约束。在17、18世纪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中,他第一个使自然法概念摆脱宗教神学的约束,恢复和发展了自然法的世俗观念,认为自然法代表理性或人的本性。他希望通过他所掌握的法理学、哲学和神学的渊博知识,以其具有说服力的文笔,有助于国际和平的恢复和国际间法律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学术界都认为格劳秀斯的《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是关于万民法或者今人所谓的国际法的。这种观察并不充分,这部著作的标题可为佐证:De jure belli ac pacis libri tres,in quibus jus naturae et gentium,itemjuris publici praecipua explicantur,直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论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三卷本,其中阐明了自然法权、万民法权、尤其是公法。可以看到,这部著作不仅仅关乎那种被今人不确切地称为国际法的东西,而且也关乎公法,也就是今人所谓的国家宪法,除此之外,它还关乎自然法与万民法。关于这一点,格劳秀斯在本书的长篇导言部分曾经予以阐述。拙文将以导读的形式,深入研究格劳秀斯这篇导言,并尝试探讨以下若干问题:格劳秀斯的《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真的是一部国际法著作吗?如果是,那么,在何种程度与何种范围呢?另外,格劳秀斯在这部巨著中所教导的自然法与万民法的精义何在?  相似文献   

8.
《庄子》是我国先秦文学中运用语言、神话较多的文本之一。神话思维成为《庄子》的一种文本体现,同时语言的特殊含义在《庄子》的神话思维下得到充分的发挥。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庄子》文章的神秘艺术气息,与其思想境界共同构成了《庄子》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陈森 《中外法学》1983,(4):49-50,48
<正> 今年是荷兰法学家、近代国际法的创始人休果·格老秀斯(1583—1645年)诞辰四百周年。为了纪念格老秀斯诞辰四百周年,商务印书馆正着手组译和出版他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法》。达是一部奠定了近代国际法基础的巨著。格老秀斯生活的时期正是欧洲封建主义制度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的时期。1581年,以卡尔文教为旗帜、以城市平民为主力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终于推翻了西班牙  相似文献   

10.
饱满的激情孕于笔下,流淌出来的是平和与理性,这样的文字方可耐读。如若一不小心,把文字当成了泄愤的工具,对读者难免不敬。近日,拜读《中国不高兴》,就多少有点碰了火药桶的味道。用两个词来概括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忽悠"和"谩骂"。所谓"忽悠",  相似文献   

11.
由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松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宁.工程系列工程师、松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孙可林共同编著的《律师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一书.于2006年12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2.
于霄 《检察风云》2010,(18):71-71
对内的平和与对外的冷酷,这像极了我们对日本一支部队的比喻:"黑太阳"——即使有光有热,也决不给外界半分。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规劝当时的中国,"既不要全盘西化,也不能一味保守".  相似文献   

13.
卞宜良  刘璐 《人民检察》2022,(S1):77-78
认识的有限理性决定了法律不完善是法律固有的特性或者说不可避免的缺点。从时间维度看,法律不能预见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从空间维度看,法律也无法覆盖多种多样的事态。为了保证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法律不能频繁地修改。  相似文献   

14.
当我打开这本封面隽永、名为《思维的笔迹》的书,顿感一缕朴实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5.
张赫 《法制与社会》2014,(14):78-79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出现,人类历史的章程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内,将网络定义为最快最强大的信息革命一点也不为过。人们享受着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网络的威胁。因此,不同于传统共识的四个领域: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网络为人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第五空间——网络领域(cyber domain)。《联合国宪章》中的原则作为构成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如同每次新兴武器出现的争论,在新兴的第五网络空间里又一次被拷问其当代的适用性。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剖析网络战争的特点以及从立法者对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立法本意的揣度,在比较中西学者的观点下,得出网络战争可以适用于《联合国宪章》第2(4)条,并且,在危害结果大的时候受难方可以使用51条的自卫权而保护自身。  相似文献   

16.
叶雷 《法人》2014,(3):95-95
正互联网思维是当下的热词,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呢?资深互联网人士陈光锋在新书《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中,将互联网思维用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概括,认为拓展开来有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12大核心要素。本书共六章,第一章颠覆与被颠覆,以QQ与微信、国美与京东商城、黄金与比特币等为例,强调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应在互联网思维统领下,改变思想观念和作业理念,要以终为始地站在未来看现在,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维看到威胁,想象未来。要将网络定  相似文献   

17.
周灏 《研究生法学》2009,24(1):149-154
提起日本,相信很多中国人心里一定会涌起非常复杂的感情。中日建交三十多年来,两国关系虽然总的来看发展势头不错,但一路磕磕绊绊、龃龉不断也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围绕着日本侵华战争的责任,以及慰安妇、靖国神社和历史教科书等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日本朝野上下表现出来的强硬姿态深深地刺痛和伤害了中国人——“日本人,你为什么不忏悔?”这样的质疑声或许大半只是出于愤激,但直到今天,日本留给世人的印象似乎更多地还是那个只会说“不”民族,我们无法期望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向波兰犹太人纪念碑下跪的一幕在东亚上演。  相似文献   

18.
法律思维方式的培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关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培育学生法律思维方式需要教师做到——深刻领悟课程教学目标,把握法律思维方式的内涵及意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抓好第一课堂,重视第二课堂;学校应关注校园法治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9.
李玉娇 《检察纵横》2012,(12):54-54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出身,拥有多高的智慧,而在于我们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态度。《三生有幸》一书就是唐俊杰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对“态度决定一切”这句名言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刘桂明 《中国律师》2006,(10):58-59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做律师,其实是一种选择。自从你踏进律师圈,你就开始选择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你就已经选择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人生、决定了人生的旅程、决定了人生旅程的结果。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