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领导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的集中概括。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了丰富的党的领导话语内容和表达形式,深化了对党的领导的规律性认识。百年历史实践不仅淬炼了党建构领导话语的能力,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历史主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根本要求;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核心要义;坚持探索和解答时代之问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动力之源;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结合是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基本策略。总结党的领导话语建构的经验,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新征程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领导话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我党在实现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逐步实现了领导理念的创新,在党的领导目的上,提出了"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在党的领导观念上,增强了法治观念、完善了德治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导方式上,更趋于理性和务实。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地方党委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关键要实行以下六个转变。  相似文献   

4.
完善执政党的领导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领导机制是党的领导体制及其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了正确有效实施党的领导及其领导体制 ,而对党的领导活动方式、领导要素使用、领导体制运行中的一些重要方面、重要环节、重要过程、重要制度作出的科学化、程序化、形式化、方法化和细则化的规范与保证。作为执政党 ,我们党的领导机制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新形势下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推进党的领导机制尤其是党的领导决策机制、领导干部选用机制、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改革、创新和完善 ,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与执政 ,对于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志明 《求知》2004,(10):10-12,23
我们党是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党的领导职能的实现,必须落实到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上,而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果,最终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因此,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在于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机制。这就要求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必须使党的领导机制的局部改革与党的领导制度的整体重建有机地统一起来;必须考虑到党的领导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功能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大秀 《求知》2009,(2):4-6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领导。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认真回顾和总结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经验和丰硕成果.对于我们党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总结。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党的领导表现为党的一元化领导、党领导一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具体形式。党的一元化领导,回答了谁来领导的问题;党领导一切,回答了党的领导范围有多大的问题。党的一元化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要求,是党领导一切的前提;党领导一切是党的一元化领导在实践层面的要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要防止党委书记个人领导、党管一切、包揽一切、代替各方决策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政党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领导方式和领导体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党的领导方式,是党在实施领导活动中的行为模式,或者说是党的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的权力配置、执政方式、机构设置以及党同国家权力机关的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总结。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党的领导表现为党的一元化领导、党领导一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具体形式。党的一元化领导,回答了谁来领导的问题;党领导一切,回答了党的领导范围有多大的问题。党的一元化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要求,是党领导一切的前提;党领导一切是党的一元化领导在实践层面的要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要防止党委书记个人领导、党管一切、包揽一切、代替各方决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生态型领导"模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最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是通过领导观念和领导方式的变革,提高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和领导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构建"生态型领导"模式,实现"生态型领导",则是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构建"生态型领导"模式,涉及到领导活动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当前,主要应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要全面推进领导观念创新;二要全面提升广大领导干部"生态型领导"能力;三要大力推进我国领导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是党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就意味着要改进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方式.从理论上看,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政治与法治、政策与法律的结合,因而,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具有理论依据.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方式主要包括党对法治建设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应当从多个方面改进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12.
赵晓呼 《求知》2002,(5):11-13
如何遵循执政规律,不断探索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执政党长期保持先进性和生机活力必须解决的~个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来得比以往更加重要、更加紧迫。一个善于保持先进性和生机活力的执政党,在改进自身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上,必须要有极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不断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才能不断适应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的客观需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巩固。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党的领导和执政而言是一个带有体制性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一定程度上、一定意义上还存在着权力高度集中、权力运行不平衡、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着力在权力制约权力、党的领导的法治化以及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等几个关键性问题上下工夫,并有所突破,使得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优化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必须厘清三个基本问题:如何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如何准确理解党的全面领导、如何准确理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这三个问题构成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逻辑起点,只有明确这三个问题各自的基本内涵和学理依循,才能从根本上破除思想误区,增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凝聚力,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党的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党的性质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我们党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党,同时是一个具有领导职能的党,是必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正确方向的舵手。这就决定了党的领导首要的是党的思想领导。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全面",其关键是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并通过从严要求中央领导层狠抓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实现了党的领导在组织、工作和职责上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指出: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既不能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又不能淡化党的领导,削弱党的执政地位。当前,应重点从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健全法制、完善制度入手,使党的领导方式从“包揽过多”向“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转变,党的执政方式从“以党代政”向“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转变,党的领导体制从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向分工合理、权责明确转变,党的工作制度从零散随意向完整规范转…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县级党委换届后,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党的领导得到明显加强,同时,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从理论上把握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内涵、确立过程和主要依据,是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基本前提。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昭示我们党对军队实行独立的、全面的、直接的领导,它是通过党对军队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源自党缔造人民军队的客观事实,而且贯穿于党领导我军发展壮大、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政治依据和法律依据。西方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谬论,企图使我军摆脱党的领导,蜕变为他们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从根本上认清这些错误观点的荒谬性和欺骗性。  相似文献   

20.
曾令勋  李玉华 《学理论》2010,(23):32-33
当前,国际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国内外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改变我军的性质,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当代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面临的考验,充分认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反对搞所谓“军队国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