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美序先生长期从事戏剧教学、戏剧理论和戏剧创作,是台湾著名的戏剧家。他为繁荣台湾戏剧事业,以及促进两岸戏剧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黄美序,浙江乐清人,1930年生,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戏剧博士。1976年夏,他从美国回到台湾。由于他不但爱好戏剧,而且在留美的五年期间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总想将满腔热血奉献给戏剧教育。然而淡江文理学院成立戏剧系的计划迟迟未能实现,于是黄美序在这一时期仍像往昔一样,靠教英文为生。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在业余时间积极从事戏剧活动,化学院艺术研究所戏剧组导演了姚一苇的四场…  相似文献   

2.
身处世纪之交的剧作家契诃夫是属于俄罗斯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他是连接俄罗斯乃至整个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桥梁,他的剧作是人类精神生活史的生动画卷;国内外学界对小说家契诃夫有深入研究,但对戏剧家契诃夫则相对关注较少,这与契诃夫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巨大贡献和对世界剧坛的深远影响是不相称的.本文通过回顾中俄两国对契诃夫戏剧的研究状况,结合当代中国的戏剧创作与演出现状,提炼出对契诃夫戏剧进行再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老舍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身兼小说家与戏剧家的双重身份。他的小说创作的某些特征明显地渗透在他的戏剧创作之中,从而以他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美学追求,创造出了独具老舍风格的戏剧文体,给读者和观众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4.
赵曰茂 《春秋》2014,(6):47-48
正老一辈戏剧电影艺术家洪深,除了在戏剧方面的卓越成就外,在中国电影领域也是一位先驱者。他一生共创作和改编了30多部电影剧本,其中绝大部分摄成影片,还导演了9部影片。他在清华学校毕业后,曾赴美学习陶瓷工程,后入哈佛大学改学戏剧,归国后即于1924年取材冯梦龙《情史》中的一篇故事加进《水浒传》人物,创作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化结构的电影剧本《申屠氏》。他还是1925年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作者。而发表在上海《文学》1934年第一、二两期,并于  相似文献   

5.
2008年正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50年、从事戏剧创作750年的时候。他的戏剧活动和辉煌成就,是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耿余 《理论月刊》2003,(10):114-115
小剧场戏剧是在不同于大剧场的另一种剧场空间中与观众谋求共存的戏剧演出形态,其基本特征之一就在于剧场空间的变化。剧场空间的缩小,拉近了观演之间的距离,引起了观演关系、演员表演、剧本创作、观众参与程度等戏剧内部一系列的变化。物理空间的变化影响到了“戏剧空间”的创造,戏剧艺术的“共享”特质在一个“小”的剧场空间里被强化、鲜明化、尖锐化,使小剧场戏剧的演出在“观演共享”或“观演共同创造戏剧空间”上较之大剧场戏剧更为灵活、多变。剧场空间小,“戏剧空间大”的结构特性使小剧场戏剧具有深刻而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大年初四晚上,邕城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气氛。66岁的初建军自去年从黑龙江到广西南宁定居后,就迷上了壮剧、桂剧,先后看了100多部戏剧,成了名副其实的戏迷。这一天,他早早地和家人吃过晚饭后,就穿上颇具年味的枣红色唐装,赶赴南宁市桂剧坊。到了剧院,他熟络地和工作人员打了招呼后,就找一个靠前的座位坐好,拿起宣传单了解剧情和演员介绍,并静等戏剧开演。  相似文献   

8.
在年轻人的心中播撒戏剧的种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月18日到8月4日,来自全国的爱好戏剧的大学生汇聚“大学生戏剧节”。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和北京北兵马司剧场为主会场,20多所大学的25个剧目(戏剧或片段)在这里激情上演。让热中于戏剧的观众观赏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戏剧节。此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作为分会场,也上演了三部话剧。  相似文献   

9.
西方妇女戏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约十年后,以美国妇女戏剧为代表的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得以引进。从介绍性报导、剧作翻译与演出到学术批评与交流,中国有关西方妇女戏剧的课题累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着重梳理二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期待中西方妇女戏剧更好的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戏剧大师曹禺诞辰90周年,这位几乎与20世纪同龄的戏剧家以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话剧为中国戏剧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一个人──曹禺 可以说曹禺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将西洋的话剧艺术非常精妙地移植到了中国,与中国人的生活和艺术很好地结合.成为一门中国人完全接受又将其发展的艺术门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禺被人们称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9月14日出生于天津一个境况良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曾任当时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曹禺7岁时就可以对黎元洪所出的对联。10岁…  相似文献   

11.
秦朗 《观察与思考》2008,(16):63-63
1895年,美国文学大师亨利·詹姆斯梦想着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出戏《盖·多姆维尔》首演既告失败。《大师》就从这出戏开始,一直写到1899年他与妻子、女儿住在一起,然后他哥哥威廉·詹姆斯来看他。  相似文献   

12.
<荷珠新配>打破台湾当代剧场的冷寂,以"贴近台湾生活经验"和夸张调侃,嬉笑而不怒骂的喜剧风格,成功地将台湾当代戏剧推向大众视野,成为80年代台湾蓬勃兴起的小剧场运动的潮头.它植根民族文化传统,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美学,"柳暗花明地走出了融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赖声川的戏剧创作在海峡两岸乃至整个世界华语剧场都具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戏剧作品在对台湾社会生态“乱象”的讽喻中,彰显出隐喻性和结构性的交织、荒诞性和严肃性的互文、喜剧性和庄严性的变奏的戏剧审美理念,表达出对当代两岸政治文化场域的独特读解与阐释:在这一场政治文化社会“乱象”之“病”里,“药”就是隐喻在碎裂的戏剧结构中的和谐与统一;就是沉淀在戏谑的轻浮中的严肃和宏大。这是台湾文化在对中华文化寻根、追溯、汇融、对语的过程中,对自我话语和个性的隐秘阐述,但其“趋同”的美学意象建构是明晰而笃定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外省第二代作家,李国修接收到了父辈遗留下来的移民身份和创伤记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伤体验,并将之作为其戏剧表达的主要课题.他以戏剧形式记录并修补了父辈的创伤与遗憾.同时,面对父辈传递下来的创伤体验,他也以戏剧艺术纾解、治疗自己对灾难重演的恐惧和身份认同被破坏的焦虑,表达了对生命安定的渴求.从创伤心理学的理论视野对李国修的戏剧创作进行观照,既能真切感受到台湾外省第一代的移民创痛,更可深入理解台湾外省第二代所特有的现实和精神处境,从而对台湾社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6,(6)
戏剧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样式,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就戏剧理论体系进行一定的构建。然而到了20世纪,传统古典主义话语权开始式微,这为现代戏剧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与此同时,现代戏剧理论也成功突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藩篱,它主要是针对《诗学》的悲剧原则与喜剧原则、"情节整一性"原则以及"文学本质"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万海洋 《前沿》2008,(2):175-177
30年代的左翼戏剧创作是整个左翼文学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话剧发展的必然延续。这一时期左翼戏剧运动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就其戏剧结构从总体上而言有两大特征:二元对立模式和非整一性特点。随着左翼戏剧运动的发展,其自身艺术不断完善,特别是夏衍的剧作在戏剧结构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王琴 《求索》2010,(3):178-180
先锋戏剧诞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与戏剧文化语境当中,成长于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并遭遇到五种悖论与困境:精神启蒙与世俗化的悖论,形成形式的先锋而人文的价值意义流逝的困境;东西方社会文化语境的错位悖论,产生了先锋戏剧内容缺乏现实依据,因而遭到票房惨败的困境;现代性与民族性共生的悖论,形成了先锋戏剧对戏曲借鉴,形式上的现代性肢解,而缺乏内容上的民族性再生的困境;全球化与中国主体化的悖论,形成了没能"使世界因特色而存在,反之因特色而成其为世界"的困境;自由与体制化的悖论,形成了中国先锋戏剧必须在国家—民间—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先锋戏剧少许的成功与多量的失败,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同义阐释,其经验与教训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有规避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民族学、戏剧学及民族戏剧学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理论着重介绍了布依戏的戏剧艺术形态,并对布依戏这一少数民族戏剧的源流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对布依戏产生、发展、繁荣、衰微和新生做了历史的梳理,为进一步研究布依戏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戏剧山西     
中国戏剧的形成走过了很长的历程。先秦时代的祭祀礼仪、汉代的百戏杂耍、唐代的歌舞、参军戏都有戏剧的因子。可是,这些因子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凝聚成完整壮阔的大戏。在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戏剧早已度过了它们的辉煌期之后,中国戏剧的身影还没有独立地走上历史的前台。它似乎还在等,等一个历史的机遇,等待更高更有特色的组合。这时,历史的脚步迈进了宋朝。当时的首都汴梁物阜民丰,经济繁荣,文化活动非常发达。据史料记载,当时汴梁城里的娱乐场所就多达五十多座,京中官民日日奔走观赏,乐此不疲。在北宋兴起的市民文化的熔炉里一种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领导的戏剧改革,是在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戏剧的社会功能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戏剧的优秀成果,从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从政治理念的要求等出发,把戏剧建设纳入自己的文化建设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传统戏剧实施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改革,力求创造一种既继承戏剧优秀传统形式的新戏剧形式,又具有马克思主义理念和新时代特色的新戏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