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华  彭艳娟 《学理论》2010,(14):39-40,170
莫里斯·多布的经济理论主要涉及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等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见解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他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系中,更是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根植于资本主义内部的深层诱因:消费不足、结构不成比例和利润率下降。在"后危机"时期,重读莫里斯·多布的经济理论,审视经济波动后的中国经济脉络,保持适度的谨慎和必要的反省是不可或缺的,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并优化政府经济职能是当下之中国在经济领域内的重点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理论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在经济史上,特别是近代经济史,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经济学流派,没有哪一位经济学家不企图说明经济危机问题,危机理论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作为经济学巨匠的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认真地研究了经济危机问题,并分别建立了经济危机理论。本文将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两个必然"结论的逻辑前提与直接依据,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直至今日,"产能过剩"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均出现的新情况,使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遇到"质疑与挑战"。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科学理解并不断完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邓玉生 《学理论》2009,(23):128-129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时代在发展,该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创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从利润率下降的角度考察经济危机已成为许多学者的重要视角。美国左翼经济学家罗伯特.布伦纳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根源于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布伦纳对战后资本主义利润率处于长期低迷的解释一抛出去,在西方学界就展开了一场对其的争论。主要考察米歇尔.阿格利埃塔等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质疑和以克里斯.哈曼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和发展。梳理西方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经济波动与金融波动理论固然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对象,但他研究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与金融波动,始终是以商品(市场)经济波动的形式出现。这样,马克思分析的经济波动也包含着一般商品(市场)经济中共同因素的作用。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分析、关于经济危机从一般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能性的研究、关于经济失衡与波动的必然性和经济平衡的偶然性、相对性的分析、关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的分析、关于产品经济条件下直接生产过程波动性的研究、关于经济周期波动与金融波动关系的研究对我们认识经济波动和金融波动的关系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到现代: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美国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之中。这场危机也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美国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动荡,它使得人们又重新思考金融资本对经济社会到底有什么影响、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等问题。要探寻金融危机的根源,一味地从西方主流经济学出发是无能为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探求经济危机及其解决方法的新视阈。经济金融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启发性,它将为解释和化解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和金融危机提供新的理论视阈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垚 《理论探索》2006,(3):96-98
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关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但二者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其实,这两种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组织模式,其发展动力、发展定位和组织形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研究有益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何新与日本经济学教授S的谈话录》,曾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对其中的某些理论问题,我和一些同仁一直有不同看法。如: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关于发生经济危机原因的提出和解决的办法,关于第三产业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一点意见,以就教于理论界同仁,并与何新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由邓小平的一系列经济思想、经济理论观点组成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与任何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样,都有一定的国际背景,都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邓小平经济理论从萌芽走向成熟也是如此。第一,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创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对于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的金融危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模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于解释和解决经济危机具有局限性。扩大内需已上升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就应着眼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不仅是从马克思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危机理论比较研究中得到的启示,也是化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主要压力所必须。为此,应将收入分配合理化的相关指标纳入国家调控的目标,同时全方位深化改革,完善有关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此,许多西方学者尤其以本·阿格尔为代表,认为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已经过时,危机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成为当前的主要危机形式。阿格尔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异化消费,危机的实质是人的异化,企图通过"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来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的内容,但是其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异化消费,消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其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具有乌托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 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实践性、时代性、中国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之一,由危机所引起的全球范围内政治、文化、科技实力的此消彼长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对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化的趋势和后果进行理性的再审视,使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既体现出时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们构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并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构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完整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一、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统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是理论  相似文献   

17.
白蕾 《学理论》2012,(21):106-107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经济规律之一。《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对于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周期性规律、理论本质、产生根源等的深刻分析和科学论断,以及对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解释,对于我们现时代如何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而经济文化又比较落后。如何认识和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从理论原则到指导实践,从政策方针到具体方法,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口理论。他的人口理论,远见卓识而又适合中国情况。毛泽东社会主义人口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王宽让邓小平经济思想是产生在中国土壤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经济理论,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纠正了马恩当年因受历史条件限制而作出的不正确预见,提出和回答了马恩当年难以预见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刘苗芳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题是研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他的产生和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有一致性,又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第一阶段,邓小平经济理论产生前的思想准备阶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