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网谈     
《瞭望》2006,(19)
4在节日气氛中,网民对温家宝总理到首钢与工人一起过“五一”,反响强烈;有关专家关于炸掉南京长江大桥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议,则引发网民一场激辩,短短一天时间里,仅新浪网就有近万条留言;8旬老人赵景华靠捡破烂抚养6名被弃女婴的报道,也是本周网民热议的话题。同时,房价问题依然是网民中热度不减的焦点,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起了“不买房行动”,深受网民追捧;而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批“超女”,则引来网上“正”、“反”两方网民的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5)
继“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报道后,本刊文章《防治公务接待腐败》再次成为网民高度关注的话题;国家发改委专家有关“完善社保制度,百姓才会敢花钱”的观点,也在网民中引发热议纷纷;有关人士关于增加烟草征税、提高烟价的建议,多数网民表示反对。此外,有关目前“问责制”对“一把手”尚缺约束的报道,也获到了不少网民留言。  相似文献   

3.
运用扎根理论,采用网民对宁波公务员错时工作政策评论的案例,对网民政策态度的形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网络评论帖进行编码分析,本文发现“印象”和“比较心理”在网民的政策态度形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印象主导网民的政策认知,比较心理催生政策情绪;通过进一步讨论,提炼出“政策认知定势”和“政策沉淀”概念,认为“政策认知定势”和“政策沉淀”分别是导致网民政策认知偏差的主客观因素。文章还初步归纳出网民政策态度形成过程模型和网民政策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4.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0)
从5月8日到12日,房价问题仍是网上焦点,虽情绪依然激愤,但不少网民们已开始理智地为政府支招;而被建设部批评的城市绿化中“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则备受网民谴责;广东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引出大批网民责问。此外,电影《无极》拍摄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引来网民一片“骂”声;“卫生部回应医德指责”以及“北京移动话费套餐降价”的新闻,却遭到了不少网民的尖锐质疑。  相似文献   

5.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
新年伊始,网民在怀念过去一年时,对“胡温新政”给予了由衷好评;卫生部长高强的新年献辞,则让网民对新年新医改充满了期待;而一则一场“废除伪科学”辩论险酿武斗的新闻所引起的网民激辩,却给一派祥和的节日网络平添了一点点“火药味”。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3)
本周,网民最关注的话题非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9大目标莫属;本刊文章《社会矛盾新警号》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观察,因切中时弊,也引发了网民跟帖留言的热情;而有关卫生部医改新思路的报道,则再次将网民的目光吸引到“医改”这个难点上。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网上“取消中医”签名活动的回应,网民同样给予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6)
一周来,网民对国土资源部再次发文严查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地方土地违法十分关注;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执笔的文章明确提出“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及“严重的起点不公平”,在网民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对国际铁矿石涨价19%的消息,网民也深为关注。同时,媒体对郑州市惠济区建状似“白宫”的区政府的曝光,也是一周中网民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2)
本周,网民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深深震撼,如潮的留言令人感动;全国牙防组10年敛财二千多万,遭遇网民一片唾骂声;山西省长重申坚持重奖环保功臣政策,再次引发网民争议。网民盛赞袁隆平本周,各主要新闻媒体对“超级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集中报道,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网民在崇敬、盛赞、感谢袁隆平的同时,还特别集中地表达了以下三方面意见:  相似文献   

9.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6)
本周,”黑砖窑”事件激起了网民极大义愤;同样发生在山西的“举报获罪事件”因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上书,再次引起网民热议;6·15九江大桥垮塌事故也是网民关注的焦点。而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事迹,无疑是本周网民心中最感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4)
各主要网站的跟帖显示,6月3日至9日,有关“改革”的话题对网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连续多日一直位居新华网留言排行榜前列;油价的上涨,也是一周中网民热议的焦点;本刊“公务员民企挂职”的报道, 在网民中反响也不小,跟帖留言十分踊跃。日本人在新疆非法测绘事件,关于“垄断行业收入有多高”的报道,同样是网民关注度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5)
因有媒体的调查显示90%的民众认为政府部门的浪费比个人更严重,政府浪费现象引起了网民热评;国家将试点推行“省管县”改革的有关新闻,也深受网民关注;而北京酒仙桥地区“票决拆迁”的新闻,则在网民中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12.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0)
温总理本周关于对恶意排污要实行重罚的讲话,受到了网民强烈支持;陆定一之子陆德整理发表的《陆定一晚年的几个反思》中有关反腐败要有“外力”的观点,也获得了网民认同;有关媒体对户籍改革“破冰”的报道,则再一次引起了网民对“户籍”这个老问题的热议。  相似文献   

13.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3)
“中国税负属国际较低水平”!本周国税局官员回应《福布斯》将中国名列“税负痛苦指数”世界第三位所说的这句话,引起网民质疑;袁隆平院士建议国家适当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则得到了网民普遍支持;对沪杭磁悬浮被叫暂停的新闻,网民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死刑,同样是网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0)
本周,监察部和陶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使“土地”这个敏感问题再成网民热议话题;上半年税收再创新高,则引起网民对税收将如何使用的高度关注;而劳动保障部官员与网民就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权利进行的在线交流,使“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群体又一次得到网民的特别关心。  相似文献   

15.
一周网谈     
4月15日至21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主要网站的新闻留言板记录显示,在大事不断的本周,连战与胡锦涛的“第二次握手”及“两岸经贸论坛”无疑是网民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沪深股市翻红“关键点位”,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也引来网民涌跃留言;而对有关农民工工资太低的报道, 网民的关注度也较高。此外,北京遭遇下沙天气,有关电力百亿亏损可能导致电价上涨以及将为农民开发低价电脑的报道,均引发网民热烈“点评”。  相似文献   

16.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7)
“两代会”的召开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无疑是本周网民关注的新闻;本刊第46期报道《冷观政府垂直管理》,不仅被各主要网站转发,而且引起了网民热议;在一片涨价声中,信产部逼宽带障价举措,再次勾起网民对“垄断”的强烈不满。同时,上调邮政基本资费的消息,也招来了网民不小的反对声。  相似文献   

17.
一周网谈     
《瞭望》2007,(4)
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汽油价格,却招来了网民新一轮质疑,河南一破产国企老总“空手套白狼”的经历,则引发网民对国企改制中所暴露问题的热议;而故宫开“星巴克”是不是糟踏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在网民中引起不小争论。此外,网民还对铁道部春节火车票不涨价的举措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16,(15):60-60
本周,跨境电商告别免税时代引网民关注;本刊上期报道“干部为何忙早退”网民的关注度也较高;此外,网民还对河南有学佼女教师怀孕须排队的新闻有较多评论。  相似文献   

19.
一周网谈     
《瞭望》2006,(18)
4月22日至29日,是令网民兴奋而又沉痛的一周。从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主要网站网民留言可以看出,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所取得的成功令网民兴奋不已;而“爱心大使”丛飞和“模范教师”孟二冬教授的逝世,则让网民悲情难抑,各网站悼念留言至4月27日已超过一百二十万条。此外,本周网民还对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房价过高以及关于北京“黑车”多过正规出租车等话题表现出了很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周网谈     
5月13日至19日,令人兴奋的莫过于“熊”了5年之久的A股市场的暴涨,但从网上如成交量一样巨量的留言看,网民们却似乎并不特别乐观;“齐二药”假药致5名患者死亡的报道,是本周网上的另一个焦点, 网民对此群情激愤;一则有关湖南郴州一“三玩”干部“带病”提拔并步步高升的信息,也引发了网民的大量跟帖。北京手机资费、房地产成政府宏观调控重点以及《无极》剧组破坏环境等,从上周延续下来,仍是网民高度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