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鸿昌,1895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投入冯玉祥部当兵。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3月26日,蒋介石率北伐军攻入上海。不久,即与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进一步勾结,密谋政变。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黑帮头子杜月笙、黄金荣等雇佣流氓特务,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派第26军周风歧部以上海“工人发生内讧”为借口,强迫工人纠察缴械,致使纠察队员死伤300多人。第二天,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声讨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当游行队伍经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也很注意争取各地方实力派(地方军阀)利用他们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同他们建立起间接同盟者的关系,去反对最主要的敌人。(一)1927年4月12日,新桂系(以下简称桂系)首脑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在上海参与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但桂系集团与蒋介石集团还是有区别的。同年8月,宁汉合流前,为了争夺南京国民政府领导权,蒋桂矛盾激化,蒋介石在8月13日被李宗仁、白崇禧等逼宫下野,桂系掌握了南京政权。同年11月蒋介石从日本…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辞办黄埔军校问题考述曾成贵从某种意义上说,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发家的。然而,在创办军校的过程中,他却借故辞职,拂袖而去。考述蒋的此番去就行藏,对于研究国民党政治力量的分化离合,对于研究蒋介石的政治思想和品格,都不无意义。1924年1月24日,蒋介...  相似文献   

5.
炮声中集中 炮声中游行 1949年12月9日,原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全省人民无不欢欣雀跃。但同时也在担心,蒋介石所属大量部队就在昆明附近,他们会不会反扑?昆明会不会再次陷入灾难?果不出所料,从12月11日起,蒋介石多次派飞机到昆空投传单,限卢汉“回头是岸”、“三天作出答复”。与此同时,还命令陆军副司令汤尧指挥第八军、二十六军等反动武装约三万余人,从12月13日开始从东、南两方向昆明疯狂反扑,妄图血洗昆明。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在共和国诞生的这一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桂侨刊》2003,(3):14-14
1949年10月1日,是蒋介石最为难过的一天。  相似文献   

7.
邰言 《黄埔》2010,(1):50-52
1948至1949年是蒋介石输得最惨的一年,东北被关门打狗、华北平津尽失、中原淮海惨败,1949年4月23日总统府也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大溃退,共产党大追击,真是兵败如山倒。12月10日,在成都凤凰山机场,蒋介石父子登上“美龄”号专机,向着渺茫的海岛飞去。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相似文献   

8.
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被处死一案,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新四军中的重要事件。由于涉及此案的档案始终没有完全公开,造成对高案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坊间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叶挺于1939年5月13日应约前往安徽省政府所在地立煌,5月24日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向第五战区诬告第4支队,五战区转报蒋介石,蒋介石批准"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叶挺带着蒋的批文抵达合肥青龙厂将高敬亭关押,然后召开斗争大会,叶挺说"对高敬亭要严肃处理,要枪毙”,6月24日由叶挺带来的警卫班将高处决。  相似文献   

9.
正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一直记到1972年,共计57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不但有利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披露了许多政坛内幕。在大陆最终失败就是没有进行土改蒋介石总结了三点国民党跟共产党的分歧:首先,共产党主张消灭私有制,国民党主张保护私有制,后来蒋介石给这句话加了几个字:"国民党主张保护合理的私有制"。其次,共产党主张阶级斗争,国民党主张阶级合作。第三个分歧,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国民党代表全民的利益。终其一生,蒋介石始终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土地问题可为例证。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0,(11)
<正>1941年8月30日,蒋介石正在黄山官邸召开军事会议,突然日机空袭来袭。呼啸而至的炸弹在云岫楼及其附近爆炸,当场炸死卫士2人,4人受伤。蒋介石与参会人员忙躲入防空洞,才幸免于难。为什么这次轰炸目标如此准确?据此后日本陆军航空队第三飞行集团团长远藤三郎回忆,他从离任的意大利驻华大使怀利·贝克口中知道了黄山官邸的具体位置,随后又收到8月30日蒋要召开会议的密电,这才制订了针对蒋介石黄山官邸的空袭计划。  相似文献   

11.
1929年年初,蒋介石调集6旅18团3万大军,叫嚣要“直捣井冈山老巢,活捉朱毛”,兵分五路向湘赣边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1月14日,朱德、毛泽东和陈毅见势不妙,急忙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外线出击赣南、闽西一带“打圈子”,美其名日“围魏救赵”。  相似文献   

12.
邓因 《同舟共进》2013,(11):47-54
1956年以前,中共对台基本方针主要是武力解决。中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不仅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而且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对台湾的政策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愿同蒋介石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思想更加明确起来。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根据这一精神,1月3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对台基本方针,强调: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积极准备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随即发动内战,以便消灭共产党。中共中央针对此局势,准备以不变应万变。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发表了《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声明,与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然而第二天,即8月14日,蒋介石却出人意料地向延安发来电报,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为了弄清蒋的意图,毛泽东找来李克农,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李克农作为一个情报专家,很快把注意力放在国民党军令部派驻延安的两个联络参谋周励武…  相似文献   

14.
刘同飞 《黄埔》2010,(1):18-22
重庆解放战役始于1949年11月1日,结束于1949年11月30日刘邓大军开进重庆,前后仅一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能粉碎国民党军几十万人的抵抗,取得解放重庆的伟大胜利,出乎许多军事家的意料。除了刘邓指挥有方、解放军战士作战英勇外,正如《刘伯承传》中所言,也是利用了蒋介石的“错误判断”。蒋介石作出的是怎样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5.
记忆     
4月11日,南京中央大学自费生绝食抗议。4月19日,蒋介石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任总统。4月1日,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总政策。4月22日,解放军收复延安。4月,冯玉祥将军在美国街头演说反对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4月6日,苏联芬兰签订友好合作和互助条约。4月7日,世界卫生日定名。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4月24日,苏联战斗机撞毁一架英国客机。4月,意大利举行第一届共和国议会选举。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上下都渴望建立一个各党派联合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可是蒋介石在美国的扶助下,总念念不望要消灭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势力,继续坚持其一贯的独裁统治。1945年8月,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的花招,一再.电过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其实,在国共重庆谈判前后,蒋介石一直在各地发动内战,向解放区进攻。为了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领导人章伯钧,9月14日对《新华日报》记者发表了《对时局谈话》。他说,现在全国局势,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民主建国大业,任重道远,经纬万端,必须全民合作,…  相似文献   

17.
邓演达烈士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主要创始人 ,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者 ,也是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之一 ,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193 0年 8月 9日 ,邓演达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即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他坚决贯彻和落实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民主革命主张 ,积极策划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的活动 ,为蒋介石反动政府所不容 ,于19 3 1年 11月 2 9日在南京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一、邓演达烈士在南京壮烈牺牲的经过邓演达一贯反对蒋介石 ,使蒋介石对他的革命行动既怕又恨 ,于是重金悬赏捉拿他。19 3 1年 8月 17日下午 4时 ,邓演达在上海愚园路…  相似文献   

18.
陈予欢 《黄埔》2012,(2):34-38
陈减是民国军事统帅及国民革命军重要将领,是“黄埔嫡系”中央军高级将领。其毕生追随蒋介石左右,是中国国民党跨越海峡两岸举足轻重的军政领导人。他早年投效粤军,崛起于黄埔军校,其倚仗起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第十一师,及后来统辖第十八军、衍生改编的第十四师、第五十二师、  相似文献   

19.
蒋纬国生前死后事197年9月2日午夜,因严重败血症和器官衰竭,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终年81岁。按遗嘱,他的尸体火化后安葬在台湾,待其父蒋介石和兄长蒋经国两人移灵大陆后,再迁葬大陆。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于9月23日致电台湾海基会,对蒋...  相似文献   

20.
“七&#183;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时,李默庵正在庐山集训,担任集训总队第一大队中队长。7月12,李默庵在蒋介石发布抗战声明的会上被任命为第十四军军长,率所部第十师及第八十三师北上待命。当日下午,即下庐山,20日率部在安阳集中。接着,进兵河北涿县,转赴石家庄、太原,旋调晋北忻县,坚守待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