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简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通常是指奉行以暴力活动制造特定的恐怖气氛达到政治目的的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而将在该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控制下由“次国家团体”或其他非法地下组织有预谋地实施,并以无辜的群众或非战斗人员为主要目标,试图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统称为“恐怖活动”。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是国家、阶级、民族、宗教间各种矛盾尖锐复杂、不可调和的特殊表现,是一种特殊的、严峻的社会现象,产生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根源是世界的强权政治、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正。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主要类型为:邪教或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民族或种族主义恐怖组织,政治恐怖组织和国家恐怖主义活动。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行动上呈现以下特点:规模的相对有限性、巨大的间接破坏性、手段的血腥残忍性,以及国际化、专业化、高技术化、背景复杂化。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策略是:(一)建立国际反恐怖组织,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动提供法律依据;(二)各国建立专门的反恐怖机构,实现情报资源共享,协调打击恐怖组织的统一行动;(三)加强反恐怖主义活动的基础工作;(四)用军事、经济、高新科技等手段打击恐怖组织;(五)标本兼治,铲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1,(39)
美国纽约和华盛顿遭一系列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即宣布向恐怖组织宣战,明确表示将使用一切手段打击恐怖袭击的肇事者。华盛顿时间9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讲话,明确提出,“我们将使用所掌握的任何手段——一切外交方法、情报工具、法律强制工具、金融影响以及战争所需的任何武器——来瓦解和击败全球的恐怖组织网络。”与此同时,美国一面加紧外交活动,以邀约更多的国家加入它的反恐怖战争行列之中,一面加紧调集和部署军事打击力量,21世纪第一场声势浩大、战争方式和形态也许与前此诸多战争迥然不同的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威胁,已经成为严重的国际公害。国际社会对伤害无辜生命的恐怖主义暴力行为,普遍表示强烈的谴责和反对,不少国家在强烈谴责恐怖袭击行为的同时,也表示了希望对恐怖主义采取打击行动应该有确凿证据和具体目标,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保持冷静,慎重处理有关问题,千万要避免伤及无辜百姓。他们希望,国际社会应加强磋商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行动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发挥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一切行动都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3.
蒲俜 《理论视野》2004,(6):25-26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严重危害取得了空前共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三年来,国际反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恐怖主义势力和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与此同时,恐怖事件仍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死伤人数也越来越多。使用武力根除恐怖主义的做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尤其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不仅未能消除恐怖阴影,反而导致了恐怖活动的反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恐怖主义仍将是国际社会的毒瘤,国际反恐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打击恐怖主义——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9·11”恐怖事件不仅打击了美国,而且给整个世界留下了创伤。联合国也因此被迫改变了原定工作日程,决定推迟举行第56届联大的一般性辩论和儿童问题特别联大,并迅速在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充分显示了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这一社会公害面前绝不屈服的坚强意志。 10月1日,联合国大会就国际恐怖主义问题展开持续一周的辨论,包括中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这一当前令人非常关注的问题阐述了各自政府的立场。这是自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等地遭到恐怖袭击后,国际社会首次集体讨论如何打击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许多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在美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2,(37)
当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大国家受到史无前例的沉重一击之后,尤其当美国将其主要军事和外交行动集中在搜寻和惩罚反美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相关势力之后,恐怖主义才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和产生了相应的冲击力。不管其他国家是否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不论国际社会的多数成员是否同意把恐怖主义视为主要打击对  相似文献   

6.
2001年是21世纪开局之年,人们不会忘记这一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也不会忘记美英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战争。然而,人们更关注的是以此为契机而展开的本世纪国际政治开局的特点和发展态势。那么,本世纪国际政治的开局有什么特点呢?一、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政治的新课题,安全问题成为新的国际问题“9.11”恐怖袭击事件震动了全球,也使国际社会意识到了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威胁。这个事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合作的新课题和新内容。“9…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再声称将对恐怖主义展开一场长期的战争,除了打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还将对那些长期以来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采取行动。目前随着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打击渐近尾声,分析家们认为索马里很可能成为美国打击的下一个目标。 首先,美国一些官员和情报部门一直认为索马里是恐怖主义组织的一个理想的落脚点,在美国的打击下,本·拉丹“基地”组织的残余势力很可能逃往索马里。位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10年来一直处于军阀割据与混战的状态。尽管去年8月成立了临时政府,但其势力范围仅限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全世界都倍加关注社区的应急准备水平。事实上,美国、英国和欧洲许多国家都已非常重视编制应急预案以打击或应对恐怖主义(Perry和Lindell,2003)。重新认识并将恐怖主义行为作为一个突出的灾害因素,既为应急规划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参与者,也增加了对参与者进行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陈丽君 《学理论》2012,(3):47-48
为了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而进行自卫性防御是主权国家固有的权利,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在外空非军事化、非武器化进程频频遭阻,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理想与空间利用的现状渐行渐远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在国际法层面适时考量外空中行使国家自卫权的可能性、必要性及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1,(42)
到10月12日,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已经进入第5天。目前,阿富汗全境遭到美英战机不间断的空中猛烈打击。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这一军事行动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尚未确定。本·拉丹发表声明,呼吁所有穆斯林参加对美国的“圣战”。近日来,国际社会相继就美英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一事作出反应,呼吁在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行径的同时,必须避免危及无辜百姓的生命,并希望美国及其盟国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其它国际法条款。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1,(40)
美国针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反对恐怖主义的军事打击势所难免。国际社会在对美国的行动给予道义上的甚至是实质性的支持的同时,也主张美国的行动应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联合国应在全球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起主导作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人士和组织呼吁美国的军事行动要谨慎从事,以避免伤及无辜,更不要走极端。  相似文献   

12.
作为阿富汗的近邻,22年前 在抗击苏联入侵阿富汗时 期,巴基斯坦曾是一个前线国家。但它也许不曾想到,22年后,会再次作为一个前线国家被历史推向前列。 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正在阿富汗打响,而这场战争的打击对象是巴基斯坦在外交上予以承认的塔利班政权和在其庇护下的恐怖主义头目。被认为策划“9·11”恐怖袭击事件主要嫌疑犯的本·拉丹及由他领导的“基地”组织。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认定藏匿在塔利班控制区的沙特流亡富翁本·拉丹是策划这一惨案的“主要嫌疑犯”,并声称已掌握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13.
谢孟岑 《学理论》2009,(30):58-59
“7·5”事件是境外“东突”分子与境内分裂分子相互预谋、相互策划的分裂活动,再结合2008奥运前夕,“东突”分子组织策划的对我军事目标、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恐怖袭击。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反恐斗争形势,研究恐怖主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反恐政策,从战略战术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维护西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4.
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此前,中国、美国、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四国就此共同向安理会提出了这一要求并提交了相关材料。这也是中国与美国等有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取得的一项积极成果。 “东突伊斯兰运动”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一部分,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大量暴力恐怖事件,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将与国际社会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打击包括“东突”恐怖组织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恐怖事件频频发生,美国国内及其驻外机构履次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9月11日,美国世界贸易中心、五角大楼等地建筑同时遭恐怖分子攻击面受到重创。虽然这次袭击使用的“武器”并非此前美国一些人常说的是来自“恐怖国家”的导弹,而是从美国本土起飞后被劫持的民用客机,但是,其在规模和毁伤程度上都是历史上罕见的,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惊了整个国际社会。那么,什么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何以日益泛滥、如此猖獗?  相似文献   

16.
国家的刑事责任长期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争议且没有定论的问题。虽然国家的国际刑事责任在国际法上还没有充分的依据,但不能因此否定国家刑事责任的存在。自二战以来,国际社会已经有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予以制裁的实践,但这些实践并未最终促成国际社会在国际法上制订出相应的追究国家刑事责任的法律,因此,对于如何追究国家的国际刑事责任并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本文从国家恐怖主义的角度论证国家应该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必要性,从一个新的方面来探讨从立法上追究国家刑事责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高铁安全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中亟待补强的一块短板。高铁具有安全防范与处置难度大、疏散救援难度高、防范体系薄弱及脆弱性等特点,一旦遭受恐怖袭击,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虽然我国各地公安机关在高铁反恐防范与处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高铁反恐防范与处置仍面临严峻挑战,恐怖分子以爆炸和刀斧砍杀等手段对铁路构成了最现实的威胁。对此,应建立和完善高铁应急处突预案体系,探索应对爆炸、刀斧砍杀等恐怖袭击的处置程序、对策等,以提升高铁反恐应急处置能力,打造平安高铁。这对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最大限度地消除恐怖主义对高铁的现实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朝核问题为视角探析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4):20-21
布什执政初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对朝鲜则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的遏制政策。“9·11”恐怖袭击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日趋强硬,称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并将其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和军事打击的目标之列。朝核危机后,美国坚持以“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消除朝鲜的核武器计划。朝核试验后,布什政府将朝核政策做了策略性调整,积极调动国际社会力量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对朝鲜采取遏制与接触并举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9.
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作为恐怖主义犯罪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已逐渐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新常态,并因其突发性、隐蔽性、不易防范等特点,而成为国际反恐防恐的一大难点。"独狼"与一般的恐怖分子有着较大的不同,激进化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由于独狼恐怖袭击易被复制和效仿,从恐怖主义总体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危害将进一步扩大。加强对于独狼及其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将有助于对独狼恐袭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论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恐怖主义行为滋生于 2 0世纪初叶 ,一些组织或个人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或目的不断实施危害人类的行为 ,如劫持航空器、劫持人质等。这些行为在国际社会层出不穷 ,愈演愈烈 ,逐渐发展成具有组织性、有针对性 ,甚至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国际性恐怖主义罪行。如何有效地惩治这种新型国际性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关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各国刑事法学界重视的研究课题。结合现代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的相关理论 ,本文重点就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况、性质及惩治与防范策略加以研究 ,以期促进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