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里根总统最近要求美国国会通过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提供一亿美元援助的提案,充分表现了美国拉美政策中坚持使用军事手段的一面。 里根政府鉴于海地和菲律宾的独裁政权相继垮台的经验教训,在拉丁美洲加快了动作:一方面对智利军政府和巴拉圭斯特罗斯纳政权施加更大的压力,敦促它们实行“民主改革”,同时借助教会或直接出面支持反对派,物色替代人选,力图把拉美正在兴的“民主进程”纳入美国式“代议制民主”的轨道;另一方面,对尼加拉瓜则增强军事千预,力图通过上述援助,以武力实现其“除掉”这个中美洲国家“现行结构”的夙愿。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11月11日在智利的比尼亚德尔马落下帷幕,来自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21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并签署了《比尼亚德尔马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旨在强化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 这次会议是自1991年首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以来,第一次讨论民主政治这样纯政治性的主题,也是首次各有关国家的领导人全体出席的一次会议。 与会者明确指出赫尔姆斯—伯顿法“违背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无视尊重各国主权的基本原则,搞治外法权”,同时规劝美国改弦更张,重新考虑实施这一法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调整对非洲战略●本刊特约记者王朝文石序雅温得专电7月25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非美高级会议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落下帷幕。来自美国和非洲大陆的近20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和非洲大陆各国之间每隔一年就召开一次高级会议,表明美国...  相似文献   

4.
二月初,统治海地近二十九年的杜瓦利埃父子相袭政权在人民愤怒抗议浪潮下垮台,“终身总统”小杜瓦利埃乘美国空军运输机,仓皇逃离这个加勒比海黑人岛国,到法国暂时栖身。 这是拉美地区原已残剩无几的独裁统治国家中,继尼加拉瓜推翻索摩查家族政权之后的又一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拉美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近日在国会陈述伊拉克问题时说,“伊拉克战争能够重整中东秩序,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中东的报刊认为,鲍威尔的论调是一个信号,美国不仅要借攻伊推翻萨达姆政权,还要按照美国的战略设想,描绘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版图。美国认为,无论从能源供应还是从地缘政治来讲,中东都是美国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其中东战略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伊拉克则是美国实施其中东新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盛夏,亚太地区的气候炎热异常。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刚向里根总统汇报完他的中美洲四国之行,又于7月5日晚打点行装,离开华盛顿,出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中国、南朝鲜、日本和新近成立的马绍尔群岛共和国九个亚太国家和地区。舒尔茨的这趟亚洲之行,持续半个多月,行程数万里,这是他代表美国国务院在亚太地区所作的最长一次正式访问,也是他作为美国国务卿,最后一次出访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一年前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使已经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复苏更加乏力。一年来,为恢复经济增长,重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美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收效并不很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25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调低了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认为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2.2%,明年也仅将提高到2.6%。世界其他几大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前景也不容乐观,基本上全部低于原先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战后近30年迅速发展的拉美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大调整时期。调整的成功与否将对拉美在未来,特别是21世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战后拉美主要国家曾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80年代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360多亿美元,比战后初期增加了近4倍,按1970年美元计算,人均产值约达1000美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生机勃勃的大陆。但70年代之后,拉美的发展战略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仍未从根本上摆脱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10日至 25日访问了南亚三国。他是 孟加拉国1971年独立以来、印度1978年以来、巴基斯坦1970年以来接待的第一位美国总统。 克林顿此行是美国在调整南亚政策的进程中采取的重大步骤,表明南亚已成为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在美、印、巴关系中,美国已改变冷战期间助巴反印的立场,转而采取了平衡的方针。舆论认为,克林顿此行是对印度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承认,也显示了印度潜在的巨大市场对美国工商界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去年发生的克什米尔冲突为美实施南亚政策战略调整提供了契机 冷战结束之后,…  相似文献   

10.
赵积旭 《学理论》2012,(14):29-30
近年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舞台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和谐世界提供了有利时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对中国当前的战略利益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应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在通盘制定和实施全方位外交战略时,以新的思路聚光于中拉外交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拉美大选年考验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拉美将有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十多个国家要进行总统选举。近几年东山再起的左派力最能否取得胜利,将对美拉关系的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及其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美国对其亚太战略不断作出调整,将其全球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不断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力度.军事上,加强同亚太盟国和大国的军事合作,构筑美国主导的亚太多边安全机制.政治上,美增强对亚太国家的外交攻势,企图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对话与协调机制,确保美国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本文在分析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动向和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此次美国调整亚太战略给我国安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宏健 《学理论》2015,(2):11-12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战略的实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力量,尤其是美国对周边国家的支持,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摩擦进一步扩大。中国必须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打造多元外交,提升国际地位;加强国防安全建设,增强军事实力,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提升中国在世界,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力量,获得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结束的第26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关于“西半球贸易和投资自由”的决议。这项决议案强烈谴责美国企图进一步强化对古巴制裁的赫尔姆斯—伯顿法。决议案是由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代表提出来的,以参加投票表决的美洲大陆24个国家中23票赞成获得通过,仅美国一家投了反对票。 在美洲国家组织成立以来的100多年历史上,通过一项美国反对的决议案是没有先例的,这表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继续推行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行径不得人心,同时也说明,美国在美洲国家组织大会上首次成为众矢之的,这是它近年来在拉美外交上的一次惨重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袁征 《瞭望》2001,(52)
1月20日,布什宣誓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美国对外政策随之出现大幅调整,从执意发展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到最终退出《反导条约》,从拒不执行《京都议定书》,到中东政策的大幅摇摆,从单方面挑起美俄间谍纠纷,到处理中美撞机事件中的蛮横无理,布什主导的美国外交战略咄咄逼人,目空一切,单边主义甚嚣尘上,独霸心态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16.
拉美国家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在过去的一年中普遍实行调整计划,合理解决外债问题,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在新的一年里,仍面临着严峻的困难。 去年拉美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全地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有一定增长。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公布的材料,去年拉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高于1985年的2.7%。但是,拉美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巴西和秘鲁的经济发展迅速,达到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5)
中国如何在美国调整对外战略的背景下维护国家利益,是当前面临的迫切议题。我国的选择应该是:努力争取可持续发展,争取中国梦的实现。在大力发展自身综合国力的同时,充分认清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将着眼于外部环境的国际战略与着眼于内部发展的开放战略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刚一结束,就有消息说,布什政府打算对它的拉美政策班子进行调整。舆论认为,虽然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与拉美关系有了裂痕,但美国的这一行动表明美国又重新将目光投向拉美,美国与拉美关系仍会恢复到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9.
瓦加杜古专电 12月6日,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举行的第19届法非首脑会议结束之前,第一次以国家元首身份与会的法国总统希拉克面对数十架摄像机和数百名来自法国、英国、美国、中国和许多非洲国家的记者宣布,法国的非洲政策具有连续性,但更要考虑非洲的现实情况,法国将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帮助非洲,非洲国家也应有良好的管理。从而正式向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法国又一次调整了对非洲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种种迹象表明,戈尔巴乔夫执政3年来,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作了某些调整。 这表现在: 第一,纠正过去对形势的错误估计。过去,苏朕一直宣传现在的时代“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社会主义是第三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等等。但近30年来的历史证明,苏联的援助和支持并没有使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严酷的事实使新一代苏联领导人认识到,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