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大叔 《党课》2009,(2):91-92
“山寨”也是一个网络“热词”。然而,这个网络“热词”又十分与众不同,不仅因为这个“热词”可谓是“后来居上”,盖过了所有其他“热词”的风头,而且因为,“山寨”这个“热词”已经脱离了网络所能控制的范畴,泛滥成为影响经济乃至社会领域的一个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网络热词"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内容,对理工科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网络热词"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用态度、使用语境和"网络热词"词性与大学生生活之间的交互关系等得出以下结论:"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显著影响;基本人口变量因素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的影响不显著;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会受到词语的语境(环境)影响,但不显著;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性质的"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的网络话语诉求,消除大学生对"网络热词"的刻板印象,宣扬积极正面的"网络热词",淡化消极负面的"网络热词",培养大学生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热词“躲猫猫”的由来 随着近年来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热词不断涌现。2009年“躲猫猫”一词因为其在百度的搜索指数超过33万、相关网页近千万而名列榜首。2009年2月12日,云南一个因盗伐林木被关进看守所的青年李荞明,在看守所内受伤被送进医院后死亡,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警方称其受伤原因是放风时和狱友玩“躲猫猫”撞在墙上。对此解释,死者家属难以置信,公众根据常识判断也很难接受一个健壮的青年非正常死亡竟缘于游戏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2):43-43
201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日前由权威研究机构发布,中国大妈、高端大气上档次、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女汉子、土豪(金)等入选。该机构介绍说,网络热词的评出,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  相似文献   

5.
张蕾 《党建文汇》2010,(12):42-42
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这次的争议,再次凸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包括网络热字、热词和热语在内的流行语正“给力”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南婷  孙伟丽  赵琬微 《党课》2012,(2):113-115
从虚拟到现实,一个个热词将2011年的流行文化串联起来。这一年,“网络围观”转化为现实力量,“穿越”成为影视文化潮流,人们对“环保”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网络与真实世界互动形成的流行风潮。正在成为深刻影响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汪金友 《实践》2011,(9):55-55
近来.“把群众当亲人”成为一句热词。在网络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32-32
2011年政务微博“遍地开花”,被称作是政务微博元年。而2012年,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主色调——“网络反腐”特色鲜明。在百度发布的2012年度搜索风云榜中,不乏“中国好声音”“屌丝”这样的社会文化热词和网民用语,而更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2,(3):13-13
废弃了几十年之后,一夜之间,“汉奸”这个带有强烈政治含义的词语,突然间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语境之中,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某论坛甚至还发起了“当代十大汉奸”的评选活动,北大教授孔庆东也怒骂某些记者为“汉奸”。在当今的语境下,为何“汉奸”一词又重出江湖,成为热词?  相似文献   

10.
最近,流行一句网络热词:"神马都是浮云。"一时间,这个热词很受大家追捧,也在军营中颇有市场。品味之余,笔者却对追捧者的语气和神态深感担忧,慎重提醒军营朋友:切莫"神马都是浮云"。"神马论"是什么?它隐含的是当今社会在一些人中存在的浮躁心态,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病态心理。军营管理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不论哪  相似文献   

11.
当今官场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官员把自己的妻儿送到国外定居,而自己孤身一人在国内做官,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裸体做官”,简称“裸官”。 “裸官”作为网络热词蹿红,也就最近的事。直接原因是,2009年11月25日,深圳市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裸体官员”不得担任党政正职和重要部门的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12.
<正>这些天,一个rap小视频《厉害了,国的我!》火了。这个由中国长安网官微首发、长安剑原创的视频全网播放量已过千万,人民日报客户端、共青团中央官微、中国警察网等新媒体平台纷纷转载,新榜等新媒体研究机构刊发分析文章,搜狗进入热词榜、新浪微博进入热点。"国的我"瞬间成为新的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13.
欧阳亮 《前线》2021,(3):93-93
网络热词“洗地”,是指替别人处理麻烦事情。据说源于某个警匪港片情节,指收人好处,替人抹事儿。在网络语境中,它泛指造舆论、带风向,对负面事件进行美化,通过洗地达到洗白的目的。《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一段关于洗地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亿万网民的对话,不仅点燃了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民众参与两会的热情,也让网络问政成了舆论热词。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专题调查显示,58.6%的人认可目前网络在青年参政议政方面的作用,其中24.5%的人表示作用非常大。特别是78.3%的人认同网络举报对治理腐  相似文献   

15.
据《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6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作了个简短演讲.时闻仅有16分钟。演讲内容,把4年来的国事、校事、学子事以及“蜗居”、“蚁族”、“被就业”等等网络热词融合一起.切实、自然又生动。演讲过程中.被掌声打断30次。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9,(6):123-123
目前,各方关于3G高速的宣传铺天盖地,未来的3G网络速度不仅超过目前的ADSL固定网络的网络速度,更会开启一个新的高速网络时代。那么,3G究竟有多快呢?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11,(9):32-32
眼下,永和豆浆、肯德基的“豆浆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豆浆粉精这个词也成了网络讨论的热词。豆浆粉精实际上就是一种复合添加剂。据资料显示,即使在被稀释了许多倍的豆浆里加入这种添加剂,都可以让豆浆闻起来具有原始的豆浆味道,如果加入甜蜜素,则与现磨的豆浆没有太多区别:买一桶2斤装豆浆粉精,最少也能兑出300多斤的豆浆,为商家带来巨大的暴利。  相似文献   

18.
<正>7位“奋斗者”精神抖擞地从县领导手中接过鲜花和奖杯,收获如潮掌声;3个“躺平者”单位负责人则红着脸上台各领取一面黄旗,旗上印着:“不做躺平者勇做奋斗者”。这一幕发生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年初召开的全县工作会议上。一段时间以来,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成为热议话题。“躺平”是时下颇为流行的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理性”正成为一个热词。理性看待收入差距,理性面对社会不公,理性分析网络民意.理性选择专业、职业……“理性”的高频度使用,传递的潜台词其实是:在不少问题上.有人正走向理性的反面。  相似文献   

20.
"冇"是个有意趣的字,音"卯",意"没有",跟"有"反义。现在的网络热词是"冏",但"冏"跟"冇"相比,意趣就差多了。"冏"仅仅是人一时的情绪状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