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沃县侯马镇为我省工业建设基地之一,为了适应该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业经报请国务院交由内务部批复同意成立侯马市筹备处,俟条件成熟时,再报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兹将成立侯马市筹备处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立"山西省侯马市筹备处",由晋南专署领导。二、侯马市筹备处的编制,由省编制委员会专文下达,其所属工作部门的设置办法,准援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2条的规定办理;其上下级关系也准援用组织法和39条的规定。三、侯马市筹备处的印章,由晋南专署颁发,印文为"山西省侯马市筹备处";侯马市筹备处所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我国民政史上崭新的一页。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任命谢觉哉为内务部(民政部的前身)部长。11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正式成立,受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指导;1954年改由国务院领导,国务院政法办公室指导;1960年12月国务院政法办公室撤销,内务部直接受国务院领导。内务部设办公厅和干部司、民政司、社会司、  相似文献   

3.
包括《爱国者法》在内的五个联邦法律条款,为联邦执法机构创建了一种重要的反恐侦查措施——国家安全调查密函。授权联邦执法部门(通常是FBI)在反恐、反间谍行动中可要求通讯服务商、金融机构、消费者信贷机构以及旅行社等提供某些商业档案和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如互联网和电话的订户及其使用情况、消费者的信用报告、金融档案等。该文介绍了NSL的历史渊源,911事件之后《爱国者法》对其进行的修改和扩展,以及近年来相关法律对其从人权保障、程序制约的角度所进行的调整,并分析了它对我国的秘密侦查措施法制化以及当前正在研讨的反恐立法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反恐情报信息共享,9月16日,美政府宣布拟建立一个“已知和可疑恐怖分子”的数据库。此项工作将由联邦调查局新设的恐怖分子甄别中心负责。该中心将从包括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在内的9个联邦政府部门所掌握的近12份监视名单中精选信息,建立此数据库,为美领事官员、联邦执法人员、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3,(7):59-59
俄罗斯对爱国主义教育极其重视,列入国家纲领和教育法规,形成系统工程。联邦各主体及地方政府每年组织上百场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珍视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尚方剑 《公安教育》2014,(10):74-77
正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警察机构复杂、警种繁多,警察隶属机关也各不相同。美国警察体制主要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个等级,各等级之间无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地方警察机构的权限由各地方政府决定,对地方长官负责,并不受联邦政府的领导,因此各地方警察局有直接领导、管理所辖区警察的职责和权力。各地方警察局根据实际需求,单独进行警察招录工作。虽然各地方警察局的警察招录工作开展形式略有不同、各具特色,但是警察招录工作组织和考核内容大体相同,因此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新生政权的一大考验。1949年11月,内务部刚一成立,便针对我国遭受特大水灾的情况召开各重灾省、区救灾汇报会,强调要贯彻"节约防灾,生产自救,群众互助,以工代赈"的救灾方针。1949年11月29日,内务部召开第一次节约救灾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机关节约救灾委员会,在中央机关开展"一两米节约救灾运动",掀起了全国节约互助救灾运动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 ,警察机构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 ,一共有四种类型 :即联邦警察机构、州警察机构、县警察机构和城市警察机构。州警察机构属于一种自治体警察 ,不受联邦警察的领导和约束 ,只对州长负责。县级警察机构是指县及县以下各村镇的警察机构 ,属于地方警察之列 ,是根据美国各州的法律成立的。城市警察机构是美国执法体系中最庞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属于美国的专业警察机构。  相似文献   

9.
民政部的前身是内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9月28日,根据第一届僵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内务部的历任部长有3位同志,他们是:谢觉哉(任其1949年-1959年)钱瑛(女)(任期1959年-1960年)曾山(任期1960年-1969年)内务部机构设置及其主要职能:1949年11月7日,内务部成立,受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和中央人954年10月改…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以来,法国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来自国内外恐怖主义势力的破坏与威胁。为了有效应对恐怖主义活动,法国较早地建立了专业的反恐预警机制,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其预警机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动态跟踪评估恐怖主义威胁,并据此及时调整具体的反恐行动。另外,法国为了打击防范恐怖活动,还专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反恐法律,建立了灵敏的专业的反恐队伍,并不断加强反恐情报建设。这些均对我国的反恐预警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公安学刊》2004,(1):86-87
在美国,警察机构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一共有四种类型:即联邦警察机构、州警察机构、县警察机构和城市警察机构。州警察机构属于一种自治体警察,不受联邦警察的领导和约束,只对州长负责。县级警察机构是指县及县以下各村镇的警察机构,属于地方警察之列,是根据美国各州的法律成立的。城市警察机构是美国执法体系中最庞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美国的专业警察机构。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安理会4月4日举行公开会议,总结安理会反恐委员会成立一年多来的工作。即将离任的反恐委员会主席、英国人格林斯托克在发言中赞扬了委员会在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13.
(9)联合现场办公室联合现场办公室(JointFieldOffice,JFO)是一个在当地建立起来的多机构协调中心,它为联邦、州、地方、部落、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组织之间的协调提供一个中心场所,其主要职责是对威胁进行应急和对事故提供支持。联合现场办公室确保联邦对与事故相关的预防、备战、应急和恢复行动进行有效率和有效力的协调。联合现场办公室在事前以及事后的事故管理活动中使用国家事故管理系统中“事故指挥系统(ICS)”可伸缩的组织构架,能够适应所面临的重大和复杂的情景,并将国家事故管理系统关于控制范围和组织架构的原则合在一起,这…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引起美国执法系统重大改变,以反恐为主导的警务模式占据开始重要地位。反恐行动需要各级执法部门协调合作,美国执法体系多元分散的特点给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带来了体制上、管理上和行动上的障碍。本文通过纵向梳理美国各级执法机构在反恐行动中采取的统一策略和方法,并横向对比分析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警察局的反恐举措,综合阐述了美国执法系统是如何收集和共享情报信息,协调各部门行动,并教育培训社区民众以实现对恐怖主义有效打击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加强我省对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成立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领导全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推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督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19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内务部问题》的927号令,决定对俄罗斯内务部进行改革。 根据927号总统令,将优化俄内务部中央机关的内设机构,内务部机构数量将减少一半。根据内务部的基本职责,优化精简后将设立15个司局、一个预审委员会、一个内卫部  相似文献   

17.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及根本遵循,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检视当前全民反恐战略的主流设计,存在定性与价值追求模糊、暗示恐情"严重"、诱发族际间偏见等不足。科学的公众参与反恐活动方式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在厘清全民反恐与专群结合、人民战争等传统话语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原则、理念、制度三个维度对全民反恐战略进行改良,具体包括确立全民反恐的原则、树立"反恐中主体"理念,以及建立全民反恐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18.
恐怖犯罪活动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对恐怖主义、恐怖犯罪活动、恐怖暴力活动等概念定义的不确切直接影响到对恐怖犯罪的打击。警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 ,惩治各种犯罪活动的主要力量 ,在参与预防、打击恐怖犯罪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相应的反恐警察是当前预防、打击恐怖犯罪活动的必须。建立我国反恐警察是反恐行动分层科学化的体现 ,反恐警察的管理体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新举措 ,反恐警察训练内容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定在已成立的中法经济贸易混委会下设立农业及农业食品委员会,以便促进两国元首1997年5月16日签署的中法"联合声明"中确定的农业及农业食品合作目标的实现。该委员会将由两国农业部长共同领导,处理"联合声明"中所涉及的农业和农业食品  相似文献   

20.
近日,俄罗斯内务部向记者通报说,内务部将通过广告宣传来提高公众对警方的信任,以改善警方与公众的关系。 内务部信息、地方和社会联络局副局长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