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17):64-6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该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检察机关对违反规定不应当立案和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机制,确保侦查权的正确行使。按照该《规定》,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应当建立刑事案件信息通报制度,这解决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情况的信息不畅问题;《规定》还明确了对检察机关对“违法立案”的监督权,认为公安机关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撤销案件。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加大对侦查机关立案监督力度的同时,更要讲究监督的效果,把握好立案监督的证明标准、时机条件和数量尺度等三个方面工作。提高立案监督案件的证明标准,参照逮捕的证明标准适用;正确理解"公安机关已作出不立案决定"这一条件,对已经掌握犯罪事实或具备掌握犯罪事实的可能性而公安机关没有立案的案件进行监督;引导和纠正以立案监督案件数量来衡量监督成效的不正确做法。  相似文献   

3.
〔案例〕袁某某介绍四名陪舞女卖淫一案告破后,某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其劳动教养二年。当地检察机关得知此情,遂依法行使立案监督职权,通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立案,提请并获批准逮捕。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犯罪嫌疑人袁...  相似文献   

4.
立案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三项职责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监督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未立案侦查的案件;二是监督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案件。司法实践中,侦查监督部门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未立案侦查的案件监督力度较大,而办理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较少,  相似文献   

5.
一、职务犯罪立案监督存在的问题(一)监督力度不平衡刑事立案标志着刑事诉讼各项工作的正式启动,是刑事诉讼监督的起点和基础,正因为如此,检察机关一向十分重视立案监督工作。但在司法实践中,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与对检察机关内部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立案监督却存在着不平衡状态,即侧重于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而疏于对本机关内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立案监督。(二)绩效考核机制的偏颇职务犯罪查处成果和法律监督效果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中的重要方面。对公安机关立案  相似文献   

6.
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实施法律监督,是修订后的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近几年来,我院的立案监督工作,主要是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已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监督程序和监督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对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案件的监督,则因缺乏操作规程,形成了立案监督中的盲区。而公安机关盲目立案和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应当逐步建立及时发现和有效监督的操作规程,以全面履行立案监督职责。一、当前公安机关存在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问题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1997年,我币两级检察机关批捕部门共受理立案监督线索60件69人。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37件37人,通知公安机关立案37件37人,公安机关已全部立案。通知立案的案件包括抢劫、强奸、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投毒、绑架儿童、拐卖妇女、贩毒、重大盗窃等。除正在缉拿的外,已批准逮捕16人,提起公诉19人,判刑12人。开展立案监督,促进了公安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案。合江县公安局专门组织所属9个派出所,清理出近年来应立案而未立案的刑事案件11件厂人,立案侦查并提请检察机关批捕。叙水县公安局提出:今后哪个派出所再有该立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因案件管辖不同,经常发生相互移送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的情况。公安机关因管辖向检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一般是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案件。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关键要看案件的主罪性质是否符合检察机关的管辖,对于主罪符合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接受并立案侦查,对于主罪不符合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有的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有的需要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才能进入审判程序。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部门管辖和审判管辖的立法设计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应该在明确总体原则的基础上,从降低立案标准、完善案件移送机制、理顺不同起诉方式下受理案件的衔接机制、科学构建审判管辖体系、确立管辖权异议制度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刑事立案监督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实施的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11.
刑事立案监督是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一项独立的检察权,它强化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使检察监督能够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下面,笔者就目前刑事立案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谈谈个人意见:一、刑事立案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问题第一,立案监督的对象。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刑事立案权的主要是公安机关,但同时人民检察院对自侦案件、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也具有刑事立案权。因此,刑事立案监督还应及于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和人民法院。第二,立案监督的内容。刑事立案的过程与结果的全部内容,都应纳入检察…  相似文献   

12.
兰岚 《法制与社会》2014,(5):126-126,142
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立案监督的目的纠正刑事立案主体在立案活动中的违法现象、确保刑事立案活动正确合法进行,保障刑事案件当事人的正当权利,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地实施。但在近年来,因立案监督而引发的涉检信访案件,息诉难的情况较严重,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完善刑事立案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刑事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立案监督权,这对于检察机关扩大监督范围与拓宽监督载体不无益处。实践中立案监督权一般都由审查批捕部门具体行使。笔者认为,立案监督权由法纪检察部门行使更为妥当。 纵观几年来的立案监督情况,不难发现公安机关对该立案的案件而没有立案的主要原因有:一、对鉴定结论或有关法律的理解方面与检察机关存有异议;二、办案压  相似文献   

15.
古城钟声     
两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当地公安机关竟迟迟不立案。 河北检察机关依法实施立案监督,促使案件迅速侦结……  相似文献   

16.
崔永东 《法治研究》2012,(11):38-44
本文从刑事立案监督与刑事侦查监督两个方面考察了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问题,指出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过窄,立案监督中的某些缺陷对保障人权有所妨碍,这就影响到了立案监督目的的实现。为了保证立案活动的准确与合法,使无罪者不被非法追诉,刑事诉讼法仅仅规定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加以监督是不够的,而是应将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情况纳入立案监督的范围。除赋予检察机关立案备案权外,还应赋予检察机关审批权、复查权、销案权、纠错权,以强化检察权的行使。目前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柔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这是监督不力、监督偏软、监督无效的直接原因。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切实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7.
问题之一:案源渠道不畅,立案监督线索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公安机关以罚代刑、该立不立的案件本身不多;二是公安机关以罚代刑、该立不立现象出现后,但由于被害人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制度、措施不到位等,使得检察机关无从发现。 问题之二:对立案监督案件的事实、证据要求过严。其主要表现是:检察机关在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  相似文献   

18.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存在缺乏程序规则、监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程序、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的受理及处理程序、监察机关对检察机关对移送的监督制度,并可以在行政法律中直接规定罪名、罪状、法定刑以及建立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诉讼证据转换,统一证据规则等方面完善行政执行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黄德辉 《法制与经济》2009,(15):78-78,81
2005年至2008年5月,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立案监督案件30件,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说明书》28件,公安机关在时限内向检察机关书面说明了不立案理由,经审查逮捕部门审查后,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6件,向公安机关下达《立案通知书》6件,公安机关全部予以立案。  相似文献   

20.
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理由或者通知其应当立案侦查的诉讼活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6条和第87条规定,在刑事案件立案阶段,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