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共管理学源自西方,从最初单纯追求效率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经过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新公共行政理论发展阶段后,逐步演变为注重市场规律、追求效率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并在21世纪出现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础上,最终发展为新公共治理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管理学的中国化呈现三个特点,即对西方理论有益部分的引入、转化契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成分、结合本土治理情境的中国式创新。未来,中国公共管理学应着眼于聚焦治理实践、探索前沿问题、强化基础理论和鼓励创新融合等方面,从公共问题出发,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才成长的时代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发挥文科专业学生优势,培养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拔尖人才的培养,应该建立"五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实现意识觉醒、导师引领、团队培育、社会孵化、反馈课堂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超越新公共管理(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发展中国家的新公共管理:尚需突破 如果说改革在非新公共管理腹地国家的实施鲜有成功的例子,那么在发展中国家则更为罕见.  相似文献   

4.
郑远见 《学理论》2014,(8):199-200
20世纪末期,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其萌芽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内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的需要、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紧迫、国家发展目标等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成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在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阶段,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起较为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以实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融合,发挥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课程是搭建课程体系的基础,创业课程的建设始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其建设与发展必将对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行政文化的概念入手,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新公共管理的要求,指出了传统行政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行政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公共空间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扩展源自公共管理职能的改变,而公共空间的变化也反过来促使公共管理范式变迁.浙江近三十年来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导致原来单一的公共权力空间转变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多元公共空间,而公共管理方式的转变,促使公共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空间的深度得到极大延伸.因此,从公共空间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公共管理的未来,其关键方向在于进一步拓展公共空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制度创新搭建各种利益主体沟通交流的平台,平衡利益冲突和矛盾,体现公平和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志  龚健 《学理论》2013,(18):243-245
公共经济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成效如何,对培养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及提高其解决现实公共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将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课程特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学科建设和特色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末期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质上是一场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革催生了新的公共事务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科。形成和建构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学科需要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培养专业人才,给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要求与可能。作为全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基本依托的教材建设,是契合当代世界公共管理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公共管理实践,能深入浅出的公共管理教材建设,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教学活动开展是高等学校各学院的工作重点,它们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所侧重的方向各不相同。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将管理和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必能使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有效拉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成才率。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美国公共管理系统朝着更加适应公共服务和经济复兴的轨道发生转变,其发展方向显示着紧贴服务民生和注重现代科技创新的特点。由于廉政治理对于公共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行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这种发展方向和创新内容同时要求政府的透明度建设和廉政治理更加顺应美国公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求。正是由于美国廉政治理的同步发展和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美国庞大的市场经济才得以在法治的轨道上寻求复苏。  相似文献   

12.
公共管理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体现为:增生社会和谐因子的“孵化器”,为和谐社会的有机生命体增生和谐基因;推进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加速器”,将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到新境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调节阀”,调控社会发展的节点和关键部位;注入社会活力之源的“给水池”,活化公共管理的供给功能,使其输出功能符合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必将深刻影响着经济结构、人类生活、教育方式的变革。作为传播知识重要基地的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在面对由经济结构与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所引发的教育、教学种类结构的不断转变,这就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和机制上进行根本的转变,强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超越新公共管理(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改革者常常发现,从概念到实践、从理念到行动困难重重.意图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模糊,难以理出头绪.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治理研究者只专注于概念性问题,而根本不考虑这些概念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或者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管理经济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它的授课对象与教学目标都不同于其作为专业必修课的授课对象与教学目标,这决定了<管理经济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时,其课程教学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法.探讨了作为公共选修课的<管理经济学>教学法中宏观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及微观上教学方法的设置与安排.  相似文献   

16.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洋 《行政论坛》2002,4(3):14-18
公共管理研究需要阐述一些基本概念,这既是一门科学必须解决的起点,也是公共管理实际发展的现实要求,因为从这些基本概念中也可以看到现代社会建立公共管理的历史过程。事实上,公共管理正是因为公共利益的出现导致了公共社会不得不对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辉勇 《行政论坛》2003,3(4):15-17
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不是公共问题,而应该是公共利益。因为公共问题只是公共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而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价值源,公共利益蕴含了公共管理的全部必要性,公共利益的存在形式决定公共管理活动的展开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创新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网络治理为时代背景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寻找和创造公共价值,它在理念创新、职能优化和路径拓展等方面实现了政府职能的创新,有效回应了治理范式转型所引致的价值、制度、系统与过程调适性变革的挑战。借鉴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创新思想,结合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需要创新政府理念,将政府职能拓展为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优化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公共价值创造能力;需要拓展服务路径,构建协商网络和服务递送网络,以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职业技能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职业技能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由于缺乏具有权威性的、有影响的理论,故此我们只能开展以探索为主的研究。以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进行研究设计。在严格的数据获取、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概括,最后形成了8项公共管理职业的基本能力因素,这一研究结果对我国的公共管理领域的人员培训,特别是政府公务员的选拔、任用,以及中国的MPA项目的发展均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网络治理为时代背景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寻找和创造公共价值,它在理念创新、职能优化和路径拓展等方面实现了政府职能的创新,有效回应了治理范式转型所引致的价值、制度、系统与过程调适性变革的挑战。借鉴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创新思想,结合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需要创新政府理念,将政府职能拓展为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优化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公共价值创造能力;需要拓展服务路径,构建协商网络和服务递送网络,以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