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有装机630MW的乌江渡发电厂和510MW的东风发电厂 ,洪家渡水电站国家已批准立项正式开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公司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共同拼搏 ,企业发展迅速。我们走访了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撇成。他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特点 ,就是围绕乌江公司的发展做文章 ,这也是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华。调研 理清发展思路“早在七十年前 ,伟人毛泽东就告诫世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深入…  相似文献   

2.
在海南务工多年的思南人杨正坤回到家乡思南县后不禁感慨:“变化真大!高速公路通了,城市变美了,乡村也漂亮了,百姓蜜成了现实.” “多年来,我们围绕加快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建成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目标,勇于打好深化改革这场硬仗,打胜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突破乌江峡谷自然障碍,正在奋力迈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新蓝海.”思南县委书记刘云成说.  相似文献   

3.
千里乌江,如一条绿色巨龙穿行在贵州高原. 沿河,就在这曲折盘桓间. 沿河,因乌江而生,因乌江而兴,用乌江打造出了城市,用乌江铸造了城徽.山城的历史像它的山脉一样绵长.于是,沿河之名,浸染着岁月的风华,承载起一部厚重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底,全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圆满收官,创下多个贵州历史之最: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建成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全省港口泊位新增数量居历史新高;建成的高等级航道里程最长,航电一体化取得零的突破。1月5日,思林水电站,一艘500吨级货船通过升船机提升67.3米后,顺利翻越大坝驶向上游航道。断航13年后,乌江航道终于实现全线复航。今后,船只从乌江渡出发,经过乌江航道,可直接北上进入长江。“盼了十来年,终于盼来了复航!”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副总经  相似文献   

5.
向远道 《当代贵州》2011,(27):23-23
黔渝两地,山同脉,水同源,人同俗。这次民族运动会,我们带来了一瓶水和一杯土。水取自乌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既是乌江水,也是长江水。土,一半取自歌乐山的红土,一半取自两江新区的寸滩港。水和土既见证了黔渝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近、情感相融的深厚兄弟情谊,更象征着贵州、重庆将在“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指引下,携手并进,谱写黔渝交流合作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古渡乌江     
常常想起乌江,因为那是故乡。古渡乌江位于遵义县境内,处于遵义与贵阳的交界地,北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50公里,南距省府贵阳100公里,为川黔通道必经之地。发源于乌蒙山区的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是我省第一大河,由西向东横贯黔东北后注入长江,全长一千多公里。在乌江渡上游五公里的两河口,奔流而来的息烽河、六广河、偏岩河在此汇合,劈山开道,滚滚东流,始称乌江。旧时的乌江,《水经注》称为“延江水”。《元史·文宗记》始称“乌江”。“乌”是指清澈,是美称。乌江渡就横定在这“渊澄清澈,可鉴毛发”的乌江上。乌江的源乌江渡所处的遵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农历腊月三十,乌江河畔鞭炮阵阵,整个沿河山城沉浸在过年的吉庆、祥和气氛中。而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乡中寨村养殖大户雷秀珍家里,一家老少吃完年饭,坐在装修一新的客厅里看电视。房间里温暖如春,一盆盆兰花静吐芬芳,雷秀珍心里更是暖洋洋的。她对记者说:"没有高仕文局长,我们一家人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8.
田景武 《当代贵州》2004,(11):62-63
乌江渡发电厂扩机工程(2×250MW)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是在2003年底进行的,这标志着贵州第一个百万级水电站在黔北高原诞生!乌江渡发电厂这个在80年代曾为贵州经济做出过突出贡献、而在90年代逐步没落的老电力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再一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在横跨千里的乌江盐油古道上,有一片人杰地灵的土地总是让人心驰神往,那就是被誉为"黔之首郡,乌江之心"的思南。如果你不想错过一段与奇山异水亲密接触的大自然"艳遇",就请与我一起走进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0.
正"拆除网箱后我的养鱼事业不仅没受冲击,还提升了产量和产值。"望着净水中活蹦乱跳的鲜鱼,曾在乌江做了20年网箱养鱼的赵敏感慨地说,现在不用每天对着密密麻麻的鱼群投放饲料,不用呼吸着有鱼腥味的空气,不用看着黑黢黢的河水,感觉真的很好!2018年以前,赵敏已在乌江河畔使用网箱养鱼20年之久。她在网箱鱼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上,都有着成熟  相似文献   

11.
强渡乌江     
正红军突破乌江,粉碎了国民党借乌江天险堵截消灭红军的美梦,一扫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分三路向乌江进发。右路红一军团在回龙场、左路红三军团在茶山关、中路军委纵队在江界河等地强渡乌江。而防守乌江的则是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他为防止红军"赤化黔北",调派3个旅1个团沿遵义老君关到思南塘头的乌江各渡口构筑工事,并沿江烧毁民房、销毁船只,以阻止红军渡过乌江。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由西  相似文献   

12.
乌江是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全长1037公里,规划在干流 开发10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5万千瓦。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和管理 工作。该公司1992年成立。1999年改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产权关 系,创造了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西电东 送"工程建设,乌江公司凭借过去扎实的准备工作,"开发乌江、西 电东送"翻开了乌江水电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程成 《党史文苑》2012,(13):31-33
长征路上,红军爬山涉水,渡了无数的河也架了无数的桥。但就架桥来说,最著名的有3次,即于都桥、湘江桥、乌江桥。而他却是这3座桥的架桥人!他就是黄朝天。黄朝天(1915—1987),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工军,先后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留守处参谋、警  相似文献   

14.
轻轻地我将离去,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黔贵的云彩。啊!磅礴乌蒙、澎湃乌江,你是我一生的挂念,浓情贵州,欲走还留!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解决干部职工实际问题的生动实践,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公司)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解决干部职工实际问题的生动实践,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守护乌江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9):32-33
乌江从崇山峻岭一路奔走,浓墨重彩地把狂野、娇媚等诸多特质抛撒在不足百里的乌江思南段.思南,乌江驮来的城市.得益于舟楫之利,思南曾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之一,千船竞发的盛况,让思南成为乌江下游的经济文化中心.乌江带给了思南繁荣与昌盛,然而曾经的思南回赠乌江的却是无尽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乌江公司提出“抓住三个机遇,三个发展并举”的发展思路,对开发乌江水电和加快公司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使乌江水电获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公司制订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继续加快乌江水电开  相似文献   

18.
冯亦同 《世纪风采》2007,(2):23-24,25,26
“远看一条索,近看鸭池河,敌人拼命堵,老子硬要过。要过,要过,这就过!李觉送行蛮不错,你在对面站岗哨,我在这里洗个脚。”——陈靖:《过乌江》 这是1935年2月红军长征路上强渡乌江天险时,一个年仅十七岁的红小鬼创作的一首宣传鼓动诗。该诗曾经传遍军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诗里提到的“鸭池河”系乌江上游的别称,为红军“送行”的李觉是国民党军纵队司令。豪迈的诗句生动地表现了长征英雄们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辛辣地嘲笑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失败。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播放的纪录片《长征文学风采录》中,还介绍过这个不朽的经典之作和它的创作者——已故著名军旅诗人、小说和电影《金沙江畔》的作者,解放后曾任华北特种兵部队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炮兵政委的陈靖将军。  相似文献   

19.
强渡乌江     
杨成武 《共产党人》2006,(21):46-48
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的第一道大川,由西南向东北斜向贵州,把贵州分成南北两部。遵义、桐梓之间的娄山关,有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进”的威名。欲下遵、桐、必先渡此江,并过此关。军委命令一军团第一、第二两师,分别在龙溪、江界、黄平一带准备渡江。我们二师四团在攻克老黄平后,一面继续向乌江前进,一面侦察,同时向部队进行政治动员。经过半天的急行军,我们到达了乌江南边一百多里的猴场。这里的群众听说我们是打王家烈、候之担的部队,高兴极了,自动站在两边,喜笑颜开,夹道欢迎我们。这时传来消息:我一师一团已占领余庆,那里的敌人——一个…  相似文献   

20.
贵州的雨多是出了名的,又下雨了。细如发丝的小雨飘飘洒洒,深情地浸润着黔北的山山岭岭。远山近水都笼罩上了漫漫袅袅的雾霭,山中一片静谧。渐渐地,一种激越的声音越来越近,它奔腾着、咆哮着,好似从天而降。我们知道,是乌江来了。站在260多米高的江界河大桥上,俯瞰乌江在脚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