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中江县杰兴镇玉尺村的村民们渴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口袋富,更要脑袋富”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2.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朝阳市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市委书记王明玉要求:认真总结分析村"两委"换届后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深入挖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层次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谱写出农村  相似文献   

3.
6月23日,正值仲夏时节,火辣的阳光催熟着田野里的庄稼,也点燃了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村民的热情——在村党建活动室里,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会正在火热上演,而最受欢迎的是快板节目《家乡变化不一般》,声情并茂地道出了同发村这些年的巨变. 从缺乏优势到后起之秀,从贫穷落后到"领跑"全镇,同发村的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党建兴村、经济强村、文化润村"的发展道路已然铺就,同发村的党员争当"头雁",村民共同奋斗,小村实现了华丽蝶变,村民乐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眉山市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拳头产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着力完善发展机制,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全市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395个,建成"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泡菜之乡"、"中国藤椒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等7个"特色之乡".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了从"一村一品"到"特色之乡"的跨越.乡"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来,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难发挥、村"两委"关系难理顺成为困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难题.为此,海林市围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目标要求.在全市农村探索性地实行了"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定、村委会实施"的村级民主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3550米,这是俄达门巴村的海拔高度,也是俄达门巴村175户830名村民过去发展的"痛点".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地处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垭口,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靠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高寒气候、资源匮乏、人才紧缺,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俄达门巴村党支部创新"村企联姻",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的发展方式,带领全村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村民变市民"的脱贫奔康新路子.2021年俄达门巴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9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2000元.  相似文献   

7.
马雄 《党的建设》2002,(10):4-5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3.59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占73.26%.近年来,为了进一进推进农牧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县委从强化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入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牧区实际出发,在全县农牧村开展了以支部、党员、群众三结合的"致富链"、"产业链"为主的"两个链条"党性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牧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徽县有18个乡镇党委,249个农村党支部,5712名农民党员.近年来,徽县县委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以"五好村"建设为重点的1995-1997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伏家镇、柳林镇被评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以建设"六好"乡镇党委、提高"五好村"水平为中心内容的1998-2000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两年来,实现了"三个百分之八十".即"六好"乡镇党委达到80%,"五好"村党支部达到80%,集体经济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  相似文献   

9.
村党支部书记能否履行好"兴一村经济、富一村百姓"的职责,其综合素质高低十分重要.一个有着良好修养的村支书,其精神气质、思想境界、实际能力,同那些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同那些吃喝享乐的精神颓废者,自有天壤之别.换句话说,村官理当是"文(有文化)官",支书理应多"知书".  相似文献   

10.
正仲夏时节,万物丰茂。走进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山间绿意盎然、产业星罗棋布、民居错落有致、硬化路进村入户,构成一幅美丽宜居的生态画卷。30多年前的海雀村,以"苦甲天下"闻名,曾被联合国专家视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乡亲们的顺口溜也道尽心酸。  相似文献   

11.
陕西是我国最早推广"一村一品"的省份之一.2002年,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随国家领导人曾庆红出访日本时,签署了引入"一村一品"理念到陕西实践的协议.两年后,国际"一村一品"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有力地推动了陕西"一村一品"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陕西已有1000多个村走上了"一村一品"的专业化之路,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优产品和知名品牌,这些村的农民收入有70%来自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超过了4000元,最高的达到8000元,基本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浙江省金村为个案,考察了当下农村的"老板治村"现象.对"老板治村"在现阶段中国农村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应、"老板治村"的内在机制、"老板治村"的现实社会基础等做了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老板治村"是乡村治理的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核桃坝村在仪陇县磨盘乡人的眼中是个"光棍村",这个地处边远县边远乡的贫穷村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本村姑娘千方百计要嫁出去,外村姑娘说什么也不愿嫁进来,几十个大小伙子找不着对象,核桃坝村就落下了"光棍村"的别名.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赤礁村是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村、示范村,赤礁村从20世纪90年代声名狼籍的"走私村"转型为当前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村、示范村,其快速转型的发展历程值得深入研究总结,其发展经验对于更多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以前,大英县卓筒井镇的三兴村是出了名的"烂村"、"上访村".村干部不为老百姓办事、解难,村民经常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村干部的问题,致使干群关系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6.
园艺村地处巴州城东12公里处,辖3个农业合作社,115户,427人,有党员32名,是巴中市第一个小康文明示范村.近两年来,村党支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积极开展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的"三村"建设,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村党支部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支书向明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7.
海雀蝶变     
正"过去我们以种玉米、土豆为主,不敢说产业。近两年来,我们经过探索,终于把苹果种成功了,而且喜获丰收。"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党委书记詹以香在庆祝丰收的篝火晚会上高兴地说。"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雾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这段顺口溜,就是海雀村当年极度贫瘠的真实写照。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建设发展,海雀村从"苦甲天下"到"示范一方",成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8.
打船坝村是西充县金山乡最偏远的村,村穷人也穷,人穷事又多.有点奔头的人都远走高飞了,剩下的老弱病残在家"守摊摊"."干滚龙"、"扯筋客"、"犟拐拐"、惹是生非的好事者在村里大行其道,歪风邪气在村里横行.以前的每届村班子不是被吼下台,就是自己泄气撂摊子.左朝武任村支书时,全村20名党员已有6人担任过村支书.  相似文献   

19.
分水镇归集寺村村主任方弟华拓宽思路找项目,建立了"水果庭园"、"肉牛庭园"、"生猪庭园",大发"庭园经济"财,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20.
今年,石棉县以开展村(社区)党建"磁铁工程"为抓手,以"建立村党史墙、'四联四帮'、微权力评议、党课进校园、典型示范、产业党建"等为载体,提升新形势下村(社区)党组织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感、老年党员荣誉感、普通党员归属感、普通群众向往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