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生育意愿的性别考虑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数量与性别之间也存在着制约的因素,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导致孩子的效用及他(她)的替代品效用发生变化,对子女的性别选择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瑞华 《前沿》2005,20(7):191-194
马克思主义论妇女问题的重要性和女性解放;我国性别平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升女性社会参与能力促进性别平等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州市高校研究生意愿生育性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女研究生存在一定的性别偏好,低龄组、研二、文史类专业、独生子女、未婚群体女研究生的意愿生育性别比相对较低,来自城市的女研究生的意愿生育性别比比较正常,不存在性别偏好,而研三的和独生子女女研究生存在较强的女孩偏好。  相似文献   

4.
高桂贤 《湖湘论坛》2008,21(4):120-121
公民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公民社会里的公民都享有政治国家无权侵犯和剥夺的基本人权。培育公民社会意味着社会运行中的双性参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性别平等的正义理想不主张让女性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简单地追求男性的理想。应以公民资格为基石建构一种性别平等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5.
推动妇女参政的一个潜在假设是,更多的女性参与能推动社会治理的性别平等,能够加快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本文对此基本认识进行论证,认为推动女性进入权力结构仅是第一步,实质政治代表性的获得才是关键。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女性代表能"代表"女性大众吗?结论认为女性精英不一定会代表女性大众,因为政治意愿提倡的机制和在权力层中的影响力严重影响着政治精英的行为逻辑,而政治意愿提倡机制和权力层中的影响力都是当前中国进行制度创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5,(5):7-15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口的一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有着特殊影响。促进男女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7.
正由云南民族大学主办、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承办的"性别平等与高校女性学学科繁荣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5-8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自首届"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本次会议以"性别平等与高校女性学学科繁荣"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妇联、浙江省社科院、湖北省委党校、北京大学等20多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及3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研究范围涉及妇女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8.
霍凤娥 《前沿》2012,(8):112-113
虽然我国公共政策领域的性别平等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公共政策的制定缺乏性别意识、公共政策的执行流于形式、公共政策的监督评价体系缺乏性别指标等。所以,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进性别平等建设,使之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农村地区,平等程度不同的性别态度是影响育龄夫妇选择是否只生一个孩子的根本性因素.对子女相对平等的性别态度是一些夫妇选择生育独生子女的重要原因,而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却让另一些夫妇选择了生育多子女.对于这两类子女来说,这种来自父母的性别态度差异可能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文化娱乐产品,其中蕴含的性别价值观念必将会对网游用户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网络用户仍然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本文以女性主义为研究视角,从游戏题材的性别化、游戏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玩家的性别遭遇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子游戏中存在的严重的性别歧视观念。  相似文献   

11.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当前低生育水平下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计划受到高度重视。本研究采用2012~2016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通过对比生育政策调整前、过程中,以及调整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变化,研究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育龄人群平均理想子女数变化幅度很小,保持在1.94左右。意愿生育水平的城乡差距甚微,年轻队列的生育意愿较低和理想子女生育目标集中在二孩的特征进一步强化。尽管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后,想生二孩的比例明显提高,但计划生育二孩的比例出现下降,明确不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上升,生育意愿转变为实际生育行为风险加大,养育子女的最主要压力是经济压力,经济和教育压力成为抑制生育意愿与阻碍生育计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与性别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资料和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指标构建的必要性和优先问题、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内涵和指标框架、指标构建原则,并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社会指标研究不仅体现在研究主题的确定,而且在指标选择、指标定义、指标合成、指标数据收集和指标数据的展示等方面都存在很强的社会性别问题。只有不断增强研究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才能实现通过指标和数据反映男女两性的区别和相似性,促进性别平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健康方面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康方面的性别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妇女的健康状况和保健质量处于劣势、家庭内部营养品分配的不平等及生育和节育手术的不平等三个方面。健康方面的性别不平等影响了妇女的生计选择;减少了她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机会;因多胎生育增加了孩子的抚养成本;也导致妇女妇科病增多,难以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造成家庭贫困。而贫困进一步加剧了健康方面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4.
陈岱云  武卫华 《求索》2008,(11):58-62
人口的观念取决于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反作用于人的意识观念。人口生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一部分。人口的生育观念正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在变化、提升。从而使人口的生育由自然到理性的控制,使人口的发展由无计划到有计划以至于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人口生育观念在嬗变过程中,是随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自觉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的“诱导性自发转变”内生型的理论;但是有的是在社会、政府施加一定影响力的情况下而理性的克服自己的思想障碍而不情愿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的外生型“政策性转变理论”或“超前型(超经济发展)的诱导转变”。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的嬗变主要的是属于后者,中国的人口转变就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而实现的。所以说,中国的人口转变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新的生育观念的稳固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对策,因此,当今中国人口转变之后要适时研究调整人口政策,适应促进新时期的人口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长期持续低生育、低惯性增长以及过快人口老化形势,加大对青年生育意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低生育水平下的城市青年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从机会成本、边际收益和经济补偿三个角度探讨了城市青年生育意愿的具体体现.研究表明,当前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存在与经济发展相悖的现象,与传统生育政策下的青年生育意愿相比,带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究其原因,生育机会成本的加大以及利益补偿机制的缺失是造成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认为,要增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针对性,保持健康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必须加大对城市青年生育意愿的研究,着重分析青年生育意愿的地域、年龄、收入等差异性因素的影响,这应当成为我国今后人口政策的执行重点.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性别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娅辉 《湖湘论坛》2006,19(6):87-89
从教育资源的配置角度来看,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教育资源的配置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均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男女之间能否公平的享受资源是衡量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也是一种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机会往往决定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当大多数女性不能够公正的拥有教育资源和享受公平的教育政策时,其受教育的程度就会低下,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必然会制约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公平的享受教育资源至关重要。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必须遵循效益原则、均等原则、适度倾斜原则,使每一个男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参与式培训将社会性别纳入中澳合作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并对项目的成功实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资产占有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资产的获得与分配在中国一直是以家庭为单元而表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不同性别在获得资产的具体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状态。家庭内部资产占有的性别差异在家庭内部隐含了不平等的要素。同时,资产占有上的性别不平等与农户贫困产生了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近期,国家明确提出实行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但政策仍属于探索期,政策细节仍需补充完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家庭政策体系、解决晚婚和低生育问题,从而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障。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在人口结构、社会性别分工文化等方面与中国更加相似,日本经验或为我国家庭政策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意义。文章基于日本的结婚和生育调查数据,分析了日本家庭政策对青年群体结婚和生育意愿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日本家庭政策对中产阶层青年结婚、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生育成本较高,日本家庭政策只能提高青年群体的结婚意愿,却无法提高生育意愿。其次,在“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社会性别分工文化的背景下,日本中产阶层女性的结婚意愿更容易受到家庭政策的影响而提高。这证明了中产阶层女性是家庭政策的重点关注人群。本文对我国家庭政策体系建设构建具有一定的应用对策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运》2005,(10):12-18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口的一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有着特殊影响。促进男女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