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方国根 《当代韩国》2009,(1):99-100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甚至兴起了一股“韩流”,这与中韩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文化认同不无关联。但是,我们要了解当下韩国社会,就必须深入探究韩国的深层文化——儒学。就学术研究而言,从东亚视域来考察和探讨中国儒学或韩国儒学,是当今学界众多学者颇为关注的热点领域和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坛     
论坛编者按:今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韩国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韩国在经济、文化及政治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韩建交近3年来,两国的学术文化交流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突出的是,一大批韩国留学生(从参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就“小官腐败”的程度、危害、主体、领域、原因等问题,对重庆市141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发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普遍认为基层腐败问题凸显,严重破坏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村(社)干部、政务系统最易于产生腐败;非正式制度因素会对“小官”产生负面影响,权力运行不透明导致“小官巨腐”;完善监督...  相似文献   

4.
大众性韩国文化论的生产与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从文化角度自我定义、摸索其整体性可以说在哪个群体里都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韩国自然也不例外。“韩国文化的特征是什么?”“韩国人的共同性格是什么?”“何谓韩国文化,如何对其定位?”等等,诸如此类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来,实际上对此进行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着。这种探索工作主要是运用严格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可以采取以一定专业领域的读者为对象的“专门性”研究形式,也可以采取利用较轻松的分析方法来满足一般读者了解韩国人生活的欲望这种研究形式。 本文中首先把后一种探索工作所产生的言论定义为“大众性的韩国文化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韩国廉洁度排名居世界前列,韩国政府树立的廉洁形象也日益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然而在几十年前,韩国一度是亚洲最腐败的国家之一。韩国廉政建设经历了从运动式反腐到制度式反腐的过程,以预防腐败为着眼点,事前预防和事后惩罚相结合,韩国治理腐败的制度设计呈现出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内部监督、成效突出、惩戒有力、处罚从严的特点。在韩国廉政管理体制的框架下,韩国海关以实践和行动为主轴,大力推进以透明化、文化、制衡与矫治为主要内容的"4C"廉政策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法务部13日披露,为贯彻执行有关金大中总统对中、下级公务员整肃的指示,选定在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环境、税务等16个重点管制领域,指示全国监察实施无限期的管制,直至腐败被彻底清除为止。对此,大监察厅将按不同领域具体拟定腐败类型、管制办法等实施管制计划。当天即下到一线监察,立即着手调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亨廷顿关于新加坡有效治理腐败的原因提出了质疑.亨廷顿认为,李光耀及其政府的政治作为成功地改变了新加坡的文化,在文化已经西化的基础上,新加坡治理腐败取得了成功.但是,笔者以为,新加坡的文化并没有西方化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是表层和生活方式上的,而不是深层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从这种变化的原因来看,也并非主要是李光耀及其政府的政治作为所致,而是各种外在的挑战和内在的主客观条件所致.笔者还对关于文化与政治之间关系的不同流派的主流观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对腐败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琪 《美国研究》2005,19(4):38-55
本文在阅读大量西方,特别是美国学者关于腐败理论研究著述的基础上,对腐败理论在西方的演变,西方学者对腐败的定义、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后果等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文章认为,美国对于政治腐败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美国学术界产生了政治腐败研究的修正主义方法。经过近25年的争论,约瑟夫·奈用现代化过程来解释腐败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文章在最后提出了现代化是否都要经历一个政治腐败的过程、用于解释第三世界国家腐败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等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厘清“微腐败”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在反腐实践中准确认定事实,精准处理腐败问题。由于对“微腐败”的误读,导致实践上反对“微腐败”的行为遮蔽了真正的腐败行为。理解“微腐败”不能离开典型腐败这一重要参照物。不管“微腐败”在表现形式上如何多样化,始终离不开权力滥用这一核心问题。治理“微腐败”不能在不改变权力结构的情况下去强调官员的道德自觉,而应该从制度上压缩腐败的滋生空间。  相似文献   

10.
腐败被世人称为“灰色癌症”,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公敌。腐败不仅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而且诱发政治危机,动摇政权根本。基于此,反腐败成为世界性潮流,亚太地区是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发展最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反腐败的重要舞台。本文拟从亚太角度剖析腐败问题。一、...  相似文献   

11.
从政治层面看印尼民主化改革艰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5月苏哈托政权被推翻后印尼朝向民主政治转型.目前印尼正处在民主改革的阵痛期,民主化改革异常艰难.本文试图从政治层面来分析印尼民主化改革艰难的原因,即从总统和国会的关系、政党政治、旧势力、市民社会和腐败五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美国腐败指数曲线显示,19世纪中后期,美国曾出现三个腐败高发期;20世纪初出现一个低谷期,其后尽管有小幅上扬,但未再出现高发期;近几十年以来,美国腐败指数曲线一直在一个较低值附近小幅波动。从宏观上来看,美国的腐败指数曲线的整体变化表现为从大幅波动到小幅波动,这种波动类似一种钟摆运动且具有多种特征,这一曲线的根本摆动原因是现代化加剧腐败、现代性遏制腐败,具体原因则可归入经济发展程度高低、软政府或强政府状态的存在、民主制度完善程度高低和反腐制度化水平高低这几大层面。根据这一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推导出美国腐败与反腐败情况的演变趋向。  相似文献   

13.
从薪柴到煤气:50年来韩国人衣、食、住文化的大变革金惠善俗话说,时过十年,江山也要变。从光复之初到50年后的今天,韩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像逝去的岁月那样,改变了许多。过去50年,韩国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1962年实施第一...  相似文献   

14.
越南的腐败与其经济高速增长相伴而生,腐败在其经济高速增长中是扮演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润滑剂"作用,还是阻碍经济增长的"沙子"角色,这有待实证的检验。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05年和2009年对越南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OLS和IV方法,研究发现越南腐败阻碍了其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对未卷入腐败活动的企业而言,卷入腐败活动的企业生产率要低11.7%左右。越南腐败主要是通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扭曲企业家稀缺才能的时间和精力配置来降低企业生产率的。作为投资东盟的重要目的地,我国企业在投资越南之前应充分考虑和认识到腐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率的影响,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汉文化对越南人姓名字号的影响陈坚姓名是人类生活中极为广泛的现象之一。由于它与语言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往往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越南曾长期接受中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更为突出地表现在文化...  相似文献   

16.
《神游》     
《新民周刊》2022,(2):127-127
著名学者田晓菲教授的《神游》一书,把南北朝和晚清合在一起写,把不同领域的文本和材料聚在一起探讨,一方面细致深入地处理具体时代和文本,另一方面作出全景式综观与对比。其内在寄托了田晓菲一贯的信念,即通过对时代、文类、文体乃至现代学科的分隔的超越,来探索一个历史时代所共同面对的文化问题、共有的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17.
马天月  翟崑 《当代亚太》2023,(1):100-124+159-160
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持续推进,“印太经济框架”(IPEF)成为其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数字技术革命引发全球秩序深度调整,美、日、澳、韩等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并通过对外援助等方式对东盟进行渗透。数字经济治理是IPEF的重要内容,美国希望以此达到抑制“数字丝绸之路”、拓展“印太”市场、主导数字时代经济治理格局和安全格局等目的。文章从制度嵌入的视角理解IPEF在东盟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部署,并从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础要素分析IPEF对东盟数字规则和治理体系的影响,阐述IPEF成员加深数字领域的合作可能给东盟数字经济治理带来的变化,由此提出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措施建议,以巩固双方数字经济合作成果,从而打破IPEF对中国的围堵。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领域或社会事务实施管制、治理。城镇化是当代中国重大的社会变迁现象,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城镇化的历史阶段。如何使城镇化的实践过程顺利进行,是当代政治家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社会管理创新的智慧来...  相似文献   

19.
朝鲜“三·一”运动之意义朝鲜是数千年东方古老的封建国家,人民的经济生活非常贫乏,而且在腐败的专制政治下,人民的政治思想亦不能发达。但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在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程度皆优越于日本,这样的朝鲜国家,自从在一九一①年被后进的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以...  相似文献   

20.
高层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为何屡次发生?怎样通过制度化建设预防腐败?党的十八大期间,备受关注的反腐倡廉问题再次成为讨论主题。代表们提出,“政治清明”“廉洁政治”写入报告,将会有效堵塞腐败漏洞,提升反腐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