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群众》2015,(2)
<正>2014年11月25日是巴金诞辰110周年。巴金是位倡导说真话的"人民作家",纪念巴金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的书,因为他的书和他的人一样,都有着讲良心、说真话的精神。近期,又传出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即将开拍。彭德怀元帅也是个敢说真话的人,而今,这部电视剧的开拍,不仅是为了纪念这位开国元勋,更是对说真话的褒扬。说真话,是一个人的根本道德素质。《中庸》认为,"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诚"即真实无妄,也  相似文献   

2.
另类阅读     
<正>前辈读书人施蛰存先生说:"我很怀念我十四五岁至二十多岁这一段读书经验。书读了不少,都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功利观念,所获得的,可以说是纯粹的读书之乐。"这的确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最近有一篇回忆历史学家郑天挺的文章说,郑先生研究明史"不分场合,不管地点,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读史料、做卡片、做研究……他研究明史,并非以发表文章为目的,而是为学术而研究"。评论者感慨地说:"这与时下不写文章不读书,读书是为了发表论文而  相似文献   

3.
2010年初,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作家在病房中读过《论语》之后,写他眼中看到的一个矛盾的孔子。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读《论语》,很多时候就是听一个抱负难展的人在长吁短叹。有诗意的时候……有讨厌的时候……更讨厌他说过这样的混账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读到这里,便想将书抛下了。"这位作家对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厌恶与愤怒跃然纸上。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批林批孔运动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子这句话,认为这句话是几千年愚民政策的理论根据,而孔子就是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15,(2):6
<正>由中央纪委、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近日出版发行。《论述摘编》9个专题,收入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等40多篇重要文献。书中部分内容摘登如下: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  相似文献   

5.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廖建桥日前的一篇随笔《请不要叫我老板》在各大网站论坛、高校BBS上传为热门话题。文章里说: “谁要叫我老板,我将取消他(她)作为我的研究生的资格。”廖教授如此较真,是因为时下研究生给导师打工已从“潜规则”上升为“显规则”,不少研究生流行叫导师为“老板”,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给导师做着与专业没有多大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林立 《人大研究》2002,(3):12-13
卢克俭同志是我省高级领导干部中一位德高望重、高风亮节、政绩卓著、理论著述厚重的人 ,这可以说是全省上下对他的一个共识。他的《思辨集》出版后 ,在社会各界 ,尤其在政界和知识界的高层 ,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共鸣。这里 ,我就《思辨集》的理论价值、社会价值的定位和评价问题讲一点认识。《思辨集》是一部哲学研究的大文集。全书各篇都是对当代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所进行的哲学上的审度、思考和研究 ,是贯穿着作者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成果。它是由研究哲学转变到哲学研究的一个范例。哲学…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理”和“礼”存于人们的实际关系中。有时两者相互冲突,激烈导常;有时却互相交融,配合和谐。一点小事,通过“理”和“礼”的关系处理,看出一个人品质是高尚,还是低劣?行为正派还是“出轨?”记得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讲过这样一件事。1937年,当他新到陕北苏区时,由两个孩子侍候他吃饭。他对一个孩子说:“喂”。拿点冷水来。”孩子毫不理睬他。他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一样。这时交通处长李克农同志扯扯他的衣袖,对他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你不可以叫‘喂’,这里什么人都是  相似文献   

8.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恩格斯1895年3月完成的最后一篇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在这篇著作中,恩格斯思考了马克思和他早年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并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工人运动的新实践,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系统论述了关于无产阶  相似文献   

9.
一2011年8月26日的《人民日报》有一篇题为《今天,怎样讲好真话》的文章,内容耐人寻味。"所谓讲真话就是讲心里话,讲自己对客观现实的真实看法,讲自己愿意讲的话,讲自己认为不得不讲的话。""真话不等于真理,但‘讲真话’却是真理。""列宁讲‘说真话是我们的力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他曾说过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又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特别爱读史书 ,不论是戎马岁月 ,还是和平年代 ,他都是手不释卷。一部《二十四史》 ,他反复阅读了多遍 ,而三百万字的巨著《资治通鉴》 ,他竟看了十七遍。他读史的特点一是联系实际 ,不囿于前人的评说和结论 ,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是每有所感 ,便在书的天头地脚信笔写下他的批语评说。这些批语评说 ,涉及到他对古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其中有一处批语 ,还提到了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  相似文献   

11.
真话不全讲     
正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时,说:"我喜欢看你的文章,讲的都是真心话……"季老则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好理解,这也是做一个诚实人的起码要求,但为什么又要"真话不全讲"呢?既然是真话,为什么有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逝世前一个多月,以超脱的态度写了一篇游戏文章《死》,他说他的怨敌可谓多矣,即令到死,我一个也不宽恕!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找点小事干,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些话,后来竞成了鲁迅的严肃的遗嘱。鲁迅自称是“随便党”,文笔很幽默,然而通篇的精神毫不含糊,是异常认真的。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出版的那本名叫《交锋》的书,对1996年由宋强等五位青年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作了无情的批判、征讨和贬损。《交锋》的作者断言,《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规定:“只要是爱国者,就一定要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说‘不’,倘若你说了‘是’,那就有‘洋奴’之嫌。”于是得出了《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字里行间,全是对美国人的不信任”的论断。《交锋》的作者马立诚、凌志军是缺乏逻辑常识呢,还是不愿遵守逻辑规则呢?  相似文献   

14.
果子 《小康》2012,(8):99
《中国天机》腰封上,有几个粗体大字很是显眼:我要跟你讲政治!7个字,仿佛一拍惊堂木,让人不自觉提起精神,准备聆听。这样的气势,唯王蒙这样经历、背景的作家才有吧。王蒙自然有理由"跟你讲政治"。按他自己话讲,5岁到11岁,他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11岁开始,追求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15岁,他已离开学校,成为一名青年工作干部了;19岁,他开始对文学义无反顾的追求;23岁,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如此这般,我与政治难分难解。是我的幸运还是不那么幸运呢?"  相似文献   

15.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卓有建树的政治家,以励精图治而闻名天下。近读《说苑·臣述》,对其中一篇《晏子逐高缭》短文颇有感触。文章大意是:有一位名叫高缭的人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要辞退他。晏子左右的人为高缭鸣不平,晏子说:“我晏婴  相似文献   

16.
<正>偶然读到邹韬奋先生的一篇文章《无所不专的专家》,他说得真好:"天下无万能的人,……但在我国往往产生许多无所不能的专家。试略想从前的政界,有人今日做司法部长,隔几时可以做教育总长,再隔几时又可以做内务总长……各部的什么长,在名称上似乎各有所专,在别国是要选各得其所的专门人才充任,在我国则凡是做了大官的人就无长不可做,这是无所不专的官僚专家,到现在此种风气还是不免。"他说,"此种风气"到他生活的"现在""还是不免"。那么,在他过世后,又经过了两代人,如果你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这种风气,不仅"不免",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孜孜不倦的阅读赋予他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治国理政的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本书按专题分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每个条目包括"原文""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精讲"部分,多角度解析了毛泽东涉猎哲学、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先秦儒家与浙江人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到清华大学讲演,讲题为《君子》,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虽遇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22)
<正>对时代的判断和机会的把握往往能够成就一个人的事业,所以,我想提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那么,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最近做了两件事,让我决定写这么一篇文章。第一件事,是我在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开始讲第三季度的主题:科技发展史。第二件事,我读了贾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枪炮、病菌和钢铁》。这两件事当然有关系,戴蒙德的书梳理了人类自农业革命之后的发展史,他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欧亚大陆的人得到了现代文明,并将这些文明  相似文献   

20.
大凡著作家,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南阳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分行干部培训中心高级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兼职)、中国科普作家郭靖华亦莫能外。他高中毕业后,恰逢“文革“,被荒废了10年,终于在恢复高考后上了大学。毕业10多年来,他忘我工作,写了《农业信贷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概论》、《商业银行风险论》等15部著作和60多篇金融理论研究文章、200多篇新闻报道、4集金融电视专题片。有的论文被载入金融系统最大的论文集——《中国金融文库》。郭靖华的金融理论研究是从备课开始,通过讲课完成的。农业银行培训中心的教学活动紧随着农业银行的经营步伐而开展。作为一名教师,就不能象学历教育的教师那样每人只讲一门课,而必须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