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媛 《党政论坛》2010,(14):42-43
因为瘦,174厘米的个头看上去并不高。但一头乌发,走路轻快,你实在看不出他是一个74岁的“老人”。 “钟南山”,这三个字成名于“非典”,在流行性疾病汹涌来袭时,他敢于向权威提出学术争论:面对错误疫情报告时,他又首当其冲揭开真相。  相似文献   

2.
于天宇 《理论探讨》2023,(1):140-14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部分将资本家比喻成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主动轮”,并指出,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因此,资本家的私人消费也就成为对他资本积累的掠夺。这使得资本家必须履行其“主动轮”身份的义务,在资本主义“竞赛社会”中不断轮转,并带动作为“从动轮”的劳动者。马克思“主动轮”的比喻揭露了资本主义“竞赛社会”中主体的“齿轮”本质,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机制下,资本实现了全方位的自由,而主体则被迫陷入自由陷阱,失去自由。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的主体空场,即人的主体地位沦陷,全体人成为维持资本机器运转的齿轮。在此意义上,资本权力已然取代了全体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资本权力的控场。  相似文献   

3.
高深 《党政论坛》2009,(4):50-50
我国有句俗话:“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解放前,这几乎是社会常态,大多数人见怪不怪。因为生活中确是如此,有钱有权有势者,“朋友”多,“亲戚”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会拐弯抹角地套上关系,认个什么亲。而贫穷人家,寒酸穷苦,躲之不及,哪里还有人来认亲?  相似文献   

4.
一、“用其独到之处”意为用其“得长”——用得恰到其处 要想人尽其才,就必须扬长避短,充分照顾人才在某一方面的专长、特长,如果领导者能够捕捉到人才身上的这一闪光点,用其在最能发挥其专长、特长之处,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三国时刘备用张飞用的不是其智谋,而是其勇猛,勇猛是其“长”;而刘备用诸葛亮用的不是其勇猛,却是其智谋。正因为刘备会用人,用人用得好、用得妙,换句话说,就是正因为他懂得用人用其独到之处,最终才能成其大业。  相似文献   

5.
"忧郁"的经济学和"不道德"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郁”的经济学是指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忧虑。对于这种忧虑经济学家舒尔茨基本上是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其途径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实用知识的进步 ,来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和不足 ,而对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却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这明显是带有“不道德”经济学的色彩 ,并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这里讲的“好人”,有特定的含义,即大家都说他“好”的人。有句俗语形容这种人,叫“好好先生”,也是毛主席曾批评过的那种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好好人,不乏存在。在领导看来,缺点不明显;在群众眼里,印象也不坏,所以这些人做起官来,大多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相似文献   

7.
卢昊 《党政论坛》2014,(4):50-51
在日本,别具特色的食文化是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的的第一道窗口.而日本的“小”和精致也在日本的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个漂亮的,雕着花纹的小瓷盘子,盘子里码着更小的菜,这就是日本菜给很多外国人共通的感觉,这种“小”甚至让人感到有些敬畏,不敢放开手脚大快朵颐.戈尔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在日本居酒屋里吃饭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唐燕能 《各界》2014,(11):8-10
1948年春,蒋月泉曾参加过国民党领导的上海“戡乱建国”宣传总队,这个问题在1953年民主改革、1955年肃反中都作过书面交代,结论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与蒋月泉情况完全相同的唐耿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的入党。“文革”中,蒋月泉按照造反派的要求,把这一历史问题重新作了书面交代。蒋月泉承认,他在1949年春节曾接到评弹研究会通知,要他到上海电台参加义务播音,募捐慰劳“国军”。他去唱了一段开篇。这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相似文献   

9.
柯庆施在人们的心目中,似是一个盖棺而未论定的重要人物。有人说他德高望重,律己清廉,虽没有什么十分重大的贡献,但勤勤恳恳奉献了一生;另有人说,不,他搞极“左”,专门整人,还勾结“四人帮”,如果不早病逝,肯定会是“五人帮”了。对人的评价,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历史中的人物,他是客观存在,不是任由评者可以随意抹红或抹黑的。  相似文献   

10.
规则的智慧     
德国人相信规划,生活中,充满了规划。 德国的门把手,一律“一”横。在中国则五花八门,菱形的、球形的……因为“扭”力比“一”横的柄大,  相似文献   

11.
罗马专电 1995年9月26日这一天.对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所有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个极平常的日子,而对于素有意大利“民主权力象征”之称、曾7度出任政府总理的朱利奥·安德烈奥蒂而言,它却是个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对于他来说,时间似乎显得格外长,过得特别缓慢,倍觉沉重难熬,甚似度日如年.这一天,不仅是他政治生涯中、而且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为正是这一天,他由一名昔日意大利政坛上名声显赫的座上宾“质”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阶下囚.26日清晨,在西西里巴勒莫市法院绰号为“绿色字宙飞船”的大厅外,已黑压压地挤满了一大群人.他们当中有的是新闻记者,有的是普通百姓,有的是警察和宪兵,还有的是便衣;尽管他们中的多数人是当地的,但确有为数不少的人却是从百里、千里之外赶来的,有的甚至是从遥远的国外闻讯而来的.他们都是为了“安德烈奥蒂受审”这件事  相似文献   

12.
报载:两个农民工,原来都姓“农”,名字都叫“工”,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本是同根生”。可是,一个是英雄,一个成了“狗熊”,一个因为英勇救人而被杀,一个因为抢劫不成而杀人。二者之间怎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分野?不用说,是各人自身的素质不同。农民工受歧视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是事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才大声疾呼“公平对待,一视同仁”。《意见》指出:要“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谁都知道,受歧视的味道是很难受的。那么,怎样才能不被人歧视呢?道理很简单,多做些让人瞧得起的事情,少做些让人…  相似文献   

13.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6):11-11
常有人问:“佛陀会不会骂人?”答案是“会!”只是,佛陀“骂人”很有艺术,例如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举出五种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也就是“不像人”。为什么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呢?因为:1.应笑而不笑:经常可见,在大众的场合里,大家在谈天说笑,气氛很融洽、很欢喜,偏偏有人就是紧绷着一张脸,不肯笑,让人觉得很煞风景。这种人往往性格古怪,不随众,甚至个性偏激,行为举止总是跟人不一样,所以在大众里就没有人缘;因为应该笑的时候偏不笑,不能合群处众,因此说他不像个人。  相似文献   

14.
李诗博 《理论导刊》2023,(11):99-106
乔纳森·克拉里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中将批判的靶子指向了资本主义技术加速带来的时间结构畸变,推出了资本主义“无眠”体制(24/7体制)的标识性概念。24/7体制的实质是一种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永不停歇、持续运转的社会形式,其危害在于使人的存在方式陷入危机:生命坠入“静态冗余”状态、人的自主性遭受规训、人体的知觉经验受到侵掠、个体成为游离于数字界面的虚体。据此,克拉里提供了构建“等待”共同体和珍视睡眠经验的两条路径,以摆脱24/7体制引发的人类生存困境。尽管克拉里对24/7体制的批判性分析和解决方案颇具启发性,但是他并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及找到“自由—真正共同体”的主体力量,故而未能擘画出人类社会向好的未来蓝图。  相似文献   

15.
阮籍在竹林七贤中要算长者了,比山涛大五岁,比嵇康大十三岁。他同曹家、司马家都不沾亲带故,但他父亲阮瑀却是曹操身边的大笔杆子,建安七子之一,许多军国书檄都出自他的手笔,也算是曹魏已故大臣。 因着毛泽东在“文革”初期的一封信里,引用了阮籍的一句话来比况自己——“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知名度曾一度提高。但时过境迁,连“文革”都淡化得快要忘却了,何况毛泽东的信,更何况那信中曾引用过的一句话以及说这句话的人。 在知道竹林七贤、知道阮籍的人中,大抵也都只注意到他的狂放。许多画家画过竹林七贤,几乎无例外的都把他们画成一群世外高人,悠闲自得。诚然,他们的狂放载诸史籍,即以阮籍论,都说他“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倜傥放荡,行己  相似文献   

16.
朽木 《民主》2006,(8):45-45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一句话、一件事,只要有多个人有意识地传来传去,就会在人群中形成印象,产生导向,左右社会舆论和集体意志。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最典型的便“是文革”。而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在策划呀“、炒作”呀再也不是羞答答的事情的今天“,三人成虎”更具市场。而这“人”,如果是官员呀、专家呀、媒体工作者呀等等,就更具“杀伤力”了;再进一层,这“三人”,如果是官员呀、专家呀、媒体工作者呀联起手来,那恐怕就是所向披靡了!以下便是活生生的例证。“种上半亩仙人掌,此地有金三百两”。这曾是一句属于“海南…  相似文献   

17.
翻阅杂书,读到几则国外的著名效应,联想我们的工会工作,感悟良多。笔者以为,这些效应对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颇具借鉴意义,特记录下来,以期抛砖引玉之用。马太效应《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有一段话:“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世人把这种对富有的还要再给,对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8.
嵇康要是活在今天,报刊上的介绍文字不知要送他多少顶“大师”、“泰斗”的头衔。古人毕竟淳厚,落笔老实,不过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的好友山涛也只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看来,嵇康这个人个头不矮,皮肤白皙,孤傲倔强,风度翩翩,不说非常性感,至少是很有魅力的。 不仅如此,嵇康还多才多艺。论学问,他的著作名重一时;论才艺,他的诗赋琴艺均属顶尖高手;论体魄,打起铁来也能“扬槌不辍”。  相似文献   

19.
诸珣 《民主》2004,(10):40-41
2004年7月10日,吉林市“2·15”特大火灾案一审宣判,以7人被提起公诉,6人被判刑而告终。这起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的特大火灾处理,历时5个月,终于落下了帷幕。但火灾刻在人们心中的印记,留给社会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对肇事者于红新而言,一个烟头,换来7年牢狱,让他悔恨莫及,这是罪有应得。即使这样,也无法换回54条生命,特别是对那些失去亲人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与一位基层干部聊天,他反映,现在基层工作比较难做,各项任务推得紧,压得重,许多工作都“一票否决”,让人感到很有压力;还有家庭负担也重,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但他仍然不忘说句,我还“扛得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