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发起冲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改革,习近平运用创新思维与底线思维全面深化改革。邓小平的改革胆略来自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改革思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三个自信",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改革,运用战略思维深化改革。邓小平胆大心细,推进渐进式改革,习近平运用辩证思维与法治思维统领改革,把改革提升到科学方法论高度。  相似文献   

2.
近期要论     
对照国际共运变化,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的功绩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重申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保证了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对照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有两点是非常伟大的.第一点,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卓越的胆略和远见,对用人问题进行了不懈...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2,(7):15-18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几十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长盛不衰。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  相似文献   

5.
1942年5月,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已历时五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我国步入改革开放新历史阶段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人会上的祝词》(以下简称《祝词》,两位党的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文艺问题的谈话,“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文艺思想、文艺路线、文艺方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独特贡献,将长期对我们的文艺事业发挥指导作用。”①今天我们重温这两篇讲话,感触尤深的是,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紧紧把握改…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飞跃:从“实践哲学”到“生产力哲学”─—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路比较研究之一胡义成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相应地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前...  相似文献   

7.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巧妙结合,是邓小平同志高超领导艺术的一大特色。早在1950年,毛泽东同志曾在莫斯科向斯大林元帅介绍邓小平是个难得的人才时说邓小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曾经两度成为世界非常有影响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被世界舆论界公认为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与他这种独特的领导风格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亚光 《民主》2004,(8):9-11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锤炼出并运用着炉火纯青的政治领导艺术。这种政治领导艺术,在他的晚年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本文选取邓小平同志七十岁以后的四件事情,对他的晚年的高超政治领导艺术作一点探讨和分析。第一件事情是,1974年至1975年初,邓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周恩来同志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毛泽东同志指定的。当时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仍然在全局上处于支配地位;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全面实现农业、工业、  相似文献   

9.
王敏、庞世伟的“大方之家 厚德载物——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品质”认为: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高瞻远瞩,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斗争精神,勇于创新和探索,大胆试验和变革,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表现了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明确的奋斗目标;强烈的自信心;敏锐的洞察力;非凡的革命胆略;顽强的斗争意志。  相似文献   

10.
论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共同特征翟旭红,姚富祥在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七十二年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团,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同时,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团,领导我们完成的革...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学理论》2010,(5):72-73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正是中国法学能够走向何处的历史场景之学,也是中国法学成熟的进路之标识;其前提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要求是要创建能够指导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同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三次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2.
我们现时都还深深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喜悦之中。香港的顺利回归雪洗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耻辱,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毛泽东、周恩来对解决香港问题的许多远见卓识,尤其是邓小平以超人的智慧和胆略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诚如董建华先生所评说:“‘’一国两制’方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代表12记中国人民对当代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历史将越来越证明,“一国两制”不是局部的举措,更不是权宜之计。在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目的是“加强我们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香港回归的卓越贡献金钊香港回归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未圆之梦、未竟之业。作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邓小平在香港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以抓住有利时机“解决香港问题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是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在成功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的非凡胆略和创造精神,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以往下反两方面经验教训,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着眼时代要求,立足新的实际。迸行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一、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充分肯定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对我们民革是巨大的鼓舞。 中山先生毕生“致力国民革命,”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尤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在抗战时期正确运用毛泽东战略思想之贡献黄德润,王影聪,易红兵,李昌明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是党和军队的重要负责人之一。邓小平同志在抗战期间.正确地运用毛泽东战略思想.大胆地实践,为丰富毛泽东思想宝库,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7.
李向清 《学理论》2009,(1):25-29
三十年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胆略,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开始,以整顿为突破口,萌发改革思想,成为我国改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孙铁民,马晓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创立起来的统一战线思想,是指导我们胜利开展统战工作的行动指南、邓小平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提出了一整套...  相似文献   

19.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全国各族人民莫不感到极大的悲痛!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邓小平同志一生功勋卓著,举世公认c特别是在新时期中,他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作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O一个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初探赵丽娟培养和选拔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历来为我们党和领袖所重视,毛泽东同志作了开创性的工作,而真正在理论上完善、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当推邓小平同志。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对指导当前改革开放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