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喀尔专电 艾滋病已蔓延到全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在非洲,受艾滋病危害最大的是撒哈拉以南广大黑非洲国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非洲人口约5.5亿,艾滋病带菌者从1987年的250万猛增到1990年的500万,平均每100人中就有一人是艾滋病血清反应呈阳性者。截至1991年1月的不完全统计,非洲艾滋病患者为82528例(全世界为323378人),约占全世界艾滋病患者的1/4。艾滋病已传播到非洲国家的城市和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的流行不断扩大,对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日益广泛的影响,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以来,全世界已证实有近百万例(98.5万)艾滋病病人,实际上可能已存在400万例病人.艾滋病(AIDS)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而引起,但从病毒感染发展到有一定症状的病人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因此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数远远比上述报告的病人人数为多.专家们预言,到2000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达3000万至4000万.  相似文献   

3.
裴岩 《学理论》2009,(21):94-96
当前,伴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量的上升,艾滋病患者违法犯罪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实践中对艾滋病罪犯和艾滋病吸毒人员进行保外就医的做法影响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严重威胁社会秩序稳定。艾滋病患者原则上不应适用保外就医;对于违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应建立专门监管场所进行集中关押和治疗。在现有条件下,对保外就医的艾滋病患者,应形成监所监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 6月底在联合国总部闭幕。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召开以讨论艾滋病问题为主题的特别会议,显示了联合国对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艾滋病传播的坚强决心。出席会议的包括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艾滋病肆虐的非洲地区,体现了他们希望早日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急迫心情,他们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向国际杜会,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与西方制药公司发出强烈呼吁:希望发展中国家每个艾滋病患者都能够得到价格低廉、疗效明显的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5.
曾毅 《瞭望》2000,(25)
我国艾滋病毒感染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防治工作却明显力度不够:对艾滋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艾滋病将在我国出现大流行的估计不足;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不足等。我们能用于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时间和机遇已经不多了,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 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人后,艾滋病迅速在全球蔓延,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地区流行十分严重。截至1999年底,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接近5000万,其中已死亡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艾滋病蔓延的四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法、美两国科学家在1984年 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艾 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至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记者从刚刚在美国闭幕的泛非艾滋病问题国际会议上了解到,仅在1999年全世界就有54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使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总数达到5000万。 当前艾滋病在世界流行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蔓延速度快,全世界每天有8500多人成为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二是已从城镇蔓延到农村,例如在印度有73%的艾滋病感染者生活在农村,在全球不少地区农村的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城镇。三是…  相似文献   

7.
我们即将迎来第九个“世界艾滋病日”,人类与艾滋病毒(HIV)的搏斗则已整整十五个年头,但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艾滋病离自己似乎还有一段距离。而一些国际组织和专家的最新预言却不得不让我们警醒——下个世纪,即21世纪的亚洲,将成为继美国、非洲之后新的艾滋病传播中心。 专家的估计并非空穴来风,在今天的印度、泰国、柬埔寨,人们已开始用“猖撅”来形容其艾滋病毒的感染情况。据测算,本世纪末亚洲将有1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而无论是人口地域,还是经济的发展程度,我国都是亚洲最不可  相似文献   

8.
经她确诊,21年前我国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患者“我国艾滋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但我们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还很不够。尤其在农村,好多人还羡慕得病的人,认为得了病国家还给补助,化验、吃药都免费。这种无知是更可怕的。我们应该像上世纪50年代防治血吸虫病一样,让防艾知识家喻户晓。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的抗感染性疾病专家、中国第一例艾滋病发现者王爱霞教授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说。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从归因的角度出发 ,研究他人对艾滋病患者的归因及帮助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笔者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学所派遣,同所长何建章同志一起赴苏联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术访问。下面就有关情况作一介绍,供参考。一、发展概况青年研究现在已成为苏联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发展大体上也经历了与社会学相似的曲折道路。早在20—30年代,苏联对青年问题的调查研究就已相当活跃,后来随着社会学的被批判,对青年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将于4月16日至19日访问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日本首相曾四次访问过苏联,而苏联首脑却一次也没有访问日本。戈尔巴乔夫的东京之行,书是苏联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日本的访问。 苏联和日本都非常重视戈尔巴乔夫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为了作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七十年了。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各国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也就程度不同地暴露出一些共同的弊端。近二、三十年来,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旨在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走自己的道路。即使是苏联,现在也开始了这种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本文从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这一角度,就改革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潮流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莫斯科专电 “告别了,代表大会!”“帝国崩溃了,联盟万岁?”——这是苏联中央报纸报道9月5日闭幕的苏联第5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时所使用的标题。这些标题反映了苏联已经发生的重大变化:1989年5月建立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已告解散,将代之以新的权力机关;旧的苏维埃联盟已不复存在,原有各加盟共和国关系的形式有待重新确定。 苏联第5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今年3月17日在苏联全境举行了全民公决,结果是76%苏联公民主张维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苏联犹太人移居以色列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已成为国际社会中引人瞩目的现象。苏联犹太人为什么要迁居以色列? 本世纪20年代,苏联曾有犹太人500多万,其中200余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遭希特勒杀戮。今天苏联大约有180万犹太人。这个数字在世界上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580万)和以色列(360万)。最近几年,苏联当局随着社会的变化放松了对居民外迁的限制。于是犹  相似文献   

15.
常士訚 《理论探讨》2012,(3):113-116
苏联是苏共领导下的多民族国家.苏联建立后,苏联共产党在国家建构与族际政治整合上采取了一 系列的方针和政策.然而,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对族际的政治整合也告终结.本文采取结构分析方法,对苏联共产党族际政治整合上的教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多民族国家治党和治国是两种不同的治道,二者都要坚持,但同时要二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拿起笑蜀所著的<苏联遗传学劫难纪实>,我本不在意,自以为对"米丘林生物学的旗手"、苏联科学界的政治打手李森科倚仗两代强权蹂躏苏联遗传学界三十年的情形已有所了解,打算翻一翻算了,可是一开卷就放不下了.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世界上发生了四件牵动全局的大事,一是尔欧剧变,二是德国统一,三是海湾战争,四是苏联剧变。这四件国际大事中,苏联剧变对世界全局的影响最大,它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苏联的变化并非今年始,但今年8月后出现的变化尤其剧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彻底瓦解,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不仅丧失了政权,而且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联邦德国和苏联两国领导人利用各种场合,强调要改善关系,揭开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他们认为这不仅对欧洲,而且对整个东西方关系都具有特殊意义。种种迹象表明,两国几年来冷淡的关系开始转暖。 2月16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会见苏联驻波恩大使克维钦斯基时说,联邦德国十分重视改善同苏联的关系。他称苏联是联邦德国推行东方政策的最重要的伙伴。克维钦斯基则强调,联邦德国是苏联“在欧洲最重要的伙伴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风险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立足于商业性行为的嵌入性,识别出对理解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风险具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网络——"核心应酬网",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验证了该网络与艾滋病风险及保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以两种方式测量的核心应酬网的行为规范均与男性流动人口的商业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显著相关;社会网络模型相对于个体模型显著提升了拟合优度。因而,今后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研究和干预活动有必要推进"网络转向"。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世界各地的五场战争,都直接或间接同苏联这个超级大国有关。由于利害关系不同,所以莫斯科对这五场战争的态度也有差别。但是总的来看,这五场战争并没有给苏联带来什么好处。 苏联出兵阿富汗已经整整三年了,战争、屠杀和破坏,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和灾难。迄今为止,苏联不顾联大决议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