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是各民族广泛的民间传承文化事象。它内涵很广,包括物质、精神等方面。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对于认识这个民族的上古文化和现代文化至关重要,如将现今一个或者几个民族当今民俗与考古或史书记载的民俗进行比较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上古人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与至今的发展变化的相互关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族。我们从刀丰富多采的民俗事象中,可以追溯到她那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上古文化。认识她在上古居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等。下面试将苗族当今的习俗与汉文献记载的史迹或考古发掘等进行比较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民俗,即历世相沿的风尚习俗。由于长期的历史传承和积淀,它形成了自己的功能特点。作为一种强大的传统力量,千百年来规范着民众的道德行为及对事物的认知概念等方面,由此而积淀成了具有强大力量和根深蒂固的民族民俗心理。我们进行民俗工程的改革,必须了解民俗的功能特点,进行民族民俗的审美教育才能行之有效,所以,研究民俗的功能特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 民俗的向心和排外功能。 历世相沿,群居相染而形成的习俗,无疑具有巨大的向心作用和排外力。任何事物一旦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之后,便具有巨大的传统力量。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看亦如此。任何事物从其产生发展到一定程度,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民俗的形成是长期的,“历世相沿谓之风,群居相染谓之俗”,可见,长久积淀(民俗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禁忌。民族禁忌,是民族传承极为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从属于心意民俗的范畴。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不论是比较先进的还是比较落后的,也不论其处于何种社会发展形态,似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某些禁忌。这一习俗现象,有的可能来源于宗教的教规,有的可能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相联系,还有的可能出于某种忌讳或认为应该避免的事情。历史证明,我国少数民族的禁忌,大多是与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着直接联系。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任何传统与习俗,不论拥有多长历史,也不论它在一个民族心目中享有多么崇高的地位,都只能在有利于这个民族今天和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这个前提下加以保留和传承。盲目自信、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我行我素的做法最终只会导致自我消亡。  相似文献   

5.
浦家齐 《传承》2011,(3):67-67
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这个说法并不是主张传统的神圣性,而是说我们不能无视传统的存在。毫无疑问,任何民族的传统中都有优秀的成分,也有腐朽的成分。优秀的民族传统是支撑这个民族继续前进的基石,而腐朽的传统则是这个民族前进的包袱。  相似文献   

6.
缅甸是一个拥有42个民族的困家.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交织成了风格各异、多姿多采的民俗风情画卷,如赴缅甸旅游、探亲或公务活动,应该了解一些缅甸的民俗民风,尤其是应该知道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的习俗,现将缅族的主要习俗简要介绍如下。衣着:缅甸由于气候炎热,不论男女下身都围着纱笼——亦称筒裙。男式纱笼叫“笼基”或“布索”;女式纱宪叫“特敏”。男女纱笼穿法上虽稍有不同,但色彩一样艳丽多采。男子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头上包着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色的薄纱或丝绸帕,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上衣多为斜襟长袖衫,衣…  相似文献   

7.
浦家齐 《传承》2011,(7):67
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这个说法并不是主张传统的神圣性,而是说我们不能无视传统的存在。毫无疑问,任何民族的传统中都有优秀的成分,也有腐朽的成分。优秀的民族传统是支撑这个民族继续前进的基石,而腐朽的传统则是这个民族前进的包袱。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晋城乡村民俗文化在晋南地区尤为出名,乡村民俗文化振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足以表明中华文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一、乡村民俗文化振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文化积淀厚重、民俗资源丰富的晋城,沁水柳氏清明祭祀习俗、泽州中秋习俗等一系列富有浓郁地  相似文献   

9.
姚同发 《两岸关系》2004,(10):53-55
民俗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丰沛的积淀物,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由这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质。因此,我们通过了解台湾民众的生活习俗、生命礼俗、民风民俗、祭祀风俗,便不难窥知其与中华文化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梅 《今日民族》2004,(4):35-36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不论中外,也不论任何一种民族的任何一种风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生产发展的民族风俗习惯,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一些不利于生产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的陈规陋习,总是会随着社会进步和本民族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步得到改革甚至是被淘汰的。白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其民间习俗独具特色且十分丰富多彩。仅是岁时民族节庆,大理的白族在一年里就月月都有节,有的甚至一月里有多次,而其中又以闻名中外的三月街最具有民族民俗活动的特点:一…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统治的意义上,每个民族存在着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其关系着民族在历史上生存的独特样貌,本文试图说明中国的政治传统是一种文治传统:所谓“文”乃“道之显者”,“文治”乃指帝王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宣称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同时可以聚合人心,并进行自我约束;然而这种自我宣称式的自我制约,归根结底是比较无力的.这种文治传统区别于西方的法治传统,又由于笔者是在“每一民族每一历史时期都有规定自身存在的根本”的意义上进行论述的,所以这种政治传统的论述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根本法问题.这种民族根本法不同于西方的自然法或正义原则,其实质具有社会法色彩的根本规矩,既有客观的强制性,又能用来聚合人心.  相似文献   

12.
姚同发 《黄埔》2009,(1):52-54
民俗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丰沛的积淀物,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由这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质。我们了解一地的民俗文化,便不难窥知其民族历史文化之来龙与去脉。本文正是通过台湾原住民和汉移民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生育文化、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庆年俗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考证,使我们发现了两岸源远流长的俗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伴随着这个民族共同产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同时,这种传统文化又滋润和涵养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一 有6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世界6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相似文献   

14.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在中东欧地区存在了近千年的政治实体,对德国、意大利、中东欧地区,乃至于整个欧洲的历史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在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前,人们对这个帝国褒贬不一。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在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至上的政治背景下,尽管人们对这个帝国也有过不同的争论,但大都以一种否定,甚至是鄙视的态度,将其视为一个“失败的民族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至上的理论遭到批判和放弃,欧洲也逐步开展和加深了其一体化,国际学术界重新兴起研究神圣罗马帝国的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逐渐放弃了对这个帝国的负面评价,神圣罗马帝国的优越性和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一些学者甚至将其“过誉”为古代版的“欧盟”。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作为各个民族,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必须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实力屹立于其中。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日本民族的吃苦耐劳,俄罗斯民族的深沉厚重……世界上有多少个民族,几乎就有多少种民族性格,其民俗传统的重复传承以相对固定和标准的形式,传播于特定的民众类型中,传统的形态和结构使我们得以认识相应民俗的不同外观。每个民族都有着由其民俗风格、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内蕴而形成的民族特色,而每个民族在固守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必须发展自己。不进步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落后的民族势必被世界…  相似文献   

16.
资本逻辑中的“物”渗透着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自我意识,大众消费价值取向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抽象力量的统治.即“物”的符号隐喻表征了“非神圣形象”控制下的价值追寻和欲望释放,它既具有在“面子”消费观影响下为个体价值正名的“拜物教”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在西方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大众消费价值取向的特殊“幻象”.因此,大众消费价值观的社会重构离不开理性精神的自觉和对当代文化生产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又往往与苗族民间文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成为苗族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探讨苗族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苗族的历史、宗教、文学有一定意义。 一、苗族图腾神话与古老习俗 苗族的图腾神话是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初民在远古时期的生活和习俗。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为了生存,每时每刻都在同各种植物、动物打交道,人与  相似文献   

18.
民族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生活方式,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婚、丧、节日、喜庆等方面。如何看待民族习俗,也就是如何看待民族传统文化,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它,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与冲突.也要看到它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顺应与溶合的作用。尊重传统,学习先进,扬长避短,使现代科学文化与民族文化熔于一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论“青庐”之制的源流与演变李晖这里所要论述的“青庐”之制,实际上是一种古代的婚礼仪式,也可以说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婚姻习俗。对于民俗民风的研究者来说,尤其是对婚姻风俗史的研究者来说,是婚俗,就有义务和责任对它进行研究,得告诉人们:这种古老的婚姻习俗,产生...  相似文献   

20.
潘晓 《传承》2011,(20):58-59
抢花炮不是单一的民俗现象,在它趣味盎然的背后,隐藏着极为丰富繁杂的内涵,是民族生活、历史、心理、个性和文化传统的集合体,它是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以广西邕宁孙头坡壮族抢花炮这一民俗为调查对象,概括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以期展示其热闹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