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30年代话剧创作中的人物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中的人物悲剧,具体包含了英雄型、良善型和过失型3 个主要类型,均在30 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曹禺的《日出》和《原野》是中国30年代话剧创作中人物悲剧的双子星座,代表了这一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正>9月24日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剧作家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值此,本市曹禺故居纪念馆、曹禺剧场于日前正式开馆,并推出了曹禺剧作系列演出、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研讨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纪念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在纪念曹禺老师诞辰之际不能不使我想起他和他的恩师张彭春。  相似文献   

3.
影视是由文字、声音、画面这些所谓影视语言来表现的。影视剧本中的语言也属于影视语言,影视画面中语言的侧重点是研究影视播放时所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音像系统,而影视剧本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是叙述语言,即用来交代剧情,描述人物外貌、动作及其生活环境的语言:另一种则是人物语言,通常有对话、旁白、独自等等。一般情况下,在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故事片后影视剧本语言中的那些叙述语言便消失了,转换为影片或剧片的画面、演员的外形,动作、以及自然景物等等,而人物语言则依旧用声音来表达。本文主要研究影视作品中的画面语言以及它的引人入胜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天津是话剧的发源地。最早的人才出在这里,最早最好的剧本也出在这里。南开大学张彭春,他是中国话剧的先驱。他的剧本《醒》,较之被现代文学所公认的第一部话剧《终身大事》还早了三年。曹禺的《雷雨》和《日出》更是天津历史和文化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康德盛赞“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康德传》)。由于它在认知层面上显示出语言自身的特征,丰富了人们对语言实质的认识,所以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还是从单一文体角度进行的,对不同文体模糊语言的比较研究涉及不多,这对把握模糊语言的规律是不利的。所以,加强对模糊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对不同文体模糊语言异同规律的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一、什么是模糊语言。关于语言的模糊性现象,早在几千年前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古希腊时期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曾明确指出过自然…  相似文献   

6.
曹禺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他的创作激情和思想光芒 ,大都是从女性的不幸遭遇升腾起来的。妇女和两性是曹禺认识社会、透视历史的特殊审美视野。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 ,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 ,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之宗,而且还具有其他词派的某些特点,这就使她的词具有婉约、洁新、刚健、隽永的艺术特色。这些艺术特色主要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李清照词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正诗的语言,在精炼、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方面,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娴熟程度。《醉花阴》、《声声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多半是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含蓄、委婉,语言明白如话,较少粉饰,又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相似文献   

8.
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电视剧《闯关东》(1)取得了很大成功,是近年来在全国影响极大的"鲁剧"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思想鲜明,内涵丰富,人物生动深刻,而匠心独运、引人入胜的情节及结构艺术,更是该剧牢牢抓住观众的制胜法宝。通过人物性格、动作、情境体现出《闯关东》的艺术构思,具有史诗性、戏剧性、传奇性融为一体的叙事结构。《闯关东》的情节设计,除了事件或细节本身独特新奇之外,还善于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设置冲突,强化戏剧性,使情节进展跌宕多姿,曲折起伏,乃至大起大伏,大悲大喜,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凡是民众口头流传的,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内容,情节线索与史实或多或少有联系的,或对自然物(某山、某石、某河)、动植物、人工物(庙、塔、碑等)及社会习俗事象给予历史的解释说明的故事,就是传说.传说内容有特定的历史时代、地理环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四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应对呢?改变教学方法,转换教师角色,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阅读与鉴赏是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的最主要内容,而古诗词的内容相比以前教材又有了大幅的增加,在各类体裁文章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所以古诗词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古诗词的教学:(一)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自主学习;(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个性化诵读,重视诵读韵味;(三)注重合作学习,对于词句的分析,意象的理解,艺术手法欣赏等方面,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四)注重个性化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直译和意译是古今中外翻译界长期争论而至今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过去的翻译家普遍认为语言和思想(意义)是统一体,语言是形式而思想是内容,但是,在翻译中要求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都一致是不可能的,因而产生了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问题,也就是直译与意译的矛盾问题。现代的科学发展证明语言与思想并不是统一体,两者并不构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言只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系统。翻译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同一的思想。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直接进行对等的转换是不可能的。任何翻译都必须经过(1)语言符号还原为思想(理解),(2)思想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表达)这两个步骤。这样,就比较容易地解决翻译中长期存在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问题;直译与意译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动作语言在讯问中的作用、解读和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作语言是用动作、表情、手势和眼神来表达含义的符号或代码系列,它能传达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志,人讲话时不可能没有动作或表情,在讯问中同样如此。准确把握动作语言,解读犯罪嫌疑人自觉、不自觉间动作语言的含义,并自觉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辅以讯问,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讯问笔录亦应对动作语言有准确的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歌剧的音乐创作在第二次发展期(丰收期)中表现出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在歌剧音乐的发展手法方面,表现出以传统戏曲音乐或当地民歌为主题音调,借鉴西洋作曲技法加以改编发展的特点。二是在人物音乐形象的刻画方面更具体,更富个性。三是在音乐的表现力方面,增强了交响乐队在表现戏剧性剧情方面的力度。四是在演唱形式的运用方面,对独唱、重唱及合唱等演唱形式的运用更加成熟。五是在宣叙调的写作方面,开始了集乐队衬托对白插入、诗句配乐乃至全剧演唱于一体的中国式的“宣叙调”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文本的开放性及由此形成的召唤结构是文学作品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不同作品因其文本召唤结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艺术特色。话剧《雷雨》由于在冲突组合、人物设置和语言运作上都强化了召唤力量,从而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本文从文本与读者反应的互动中分析了《雷雨》的召唤结构,由此也从新的角度阐述了剧作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张晶晶 《工会论坛》2009,15(1):152-153
《永远的尹雪艳》是白先勇《台北人》的首篇。其独到的语言和富有宗教色彩的意象为《台北人》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精雕细刻而又简洁到位的叙述语言,性格化、生活化的人物对话,都显示了白先勇非凡的语言功力与魅力;而尹雪艳式的意象,又都隐隐地透着宗教的意味,让人时时处处都能体会到作者的禅思佛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戏剧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曹禺的悲剧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国30年代情节悲剧与人物悲剧历史发展的特殊角度具体分析了《雷雨》、《日出》和《原野》的艺术成就及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曹木易 《工会论坛》2011,17(3):173-17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官场"为题材的小说不断涌现。它们以曝光官场内幕、反映官场权力斗争、描写官人宦海沉浮、揭露官场黑暗腐败为主要内容,是九十年代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在艺术表现力上,该类小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包括:情节单一化,人物简单化,创作模式化;权力至上的思维定势;审美意象的匮乏。  相似文献   

18.
体育产生以来,形体动作体现出身体语言的客观存在。经多年的演变与使用,它确实简化了语言繁琐叙述过程,形象且又直接地表达动作内容,发挥了直观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密欧与朱立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剧作,《雷雨》是曹禺成名之作,两部作品在语言上都充满了诗意,本文通过对这种诗性语言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挖掘内在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交际包括类语言、体语(头部动作、眼部动作、手势语)。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的交流外,还常常伴随着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这些非语言来传达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同时发生的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非语言交际有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