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物品一般分为二部类: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和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由于公共物品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并且公共物品的提供需要大量资金,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政府)来生产能实现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对有效性。而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体制的存在,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处于一种缺位状态,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医疗保障也是如此。因此,本文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对我国目前农村的医疗保障体制进行了分析,剖析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中政府责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政府角色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必然要求治理的社会化,即将社会力量引入国家治理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走向"国家—社会"双轨制正是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对治理社会化的积极回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传统构建思路注重"大而全",关注的问题也往往停留在人员保障、资金保障、站点建立等方面。但实现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双轨制走向精细化、进行实质性革新,对政府与社会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和地位进行正确定位,各司其职。此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双轨制推进中存在的权力寻租、加剧非均等化等风险也应当正视、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治理理论及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意义以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合作型供给模式及社会化主体主导型供给模式,并提出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应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供给模式,从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真实文化需求,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公正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提供者,处于主导地位,但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和瓶颈。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提高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农民的需求表达;加大服务供给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使用效益等方面探讨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能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资源配置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服务供给,日益成为各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重要供给方式。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配置效应日益显现,但配置效率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各省配置效率与人口和劳动力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为此,应加强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投入,优化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投入效率,增进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跨区域合作交流,大力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接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不断推动提升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配置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6.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属于行政行为,对其规制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保障公共服务质量。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从购买范围、主体资格、购买程序和政府责任方面进行系统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企业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均等化的内在要求。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是应对"政府失灵"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体现。文章以北大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为个案研究,分析了其"合作化供给"模式的内在机制,并在社会交换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团体与我国的社会建设——以学会和协会组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社会团体(社团组织)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团体的成长,一方面可以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拓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从根本上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渐“外移”,社会团体承接政府剥离的社会职能会越来越多,从而推动着了社会团体也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9.
余仲华 《人事天地》2017,(10):16-19
正公共服务是对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或服务行为的总称。人才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公共产品,必然以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和政府的系列人才基本政策为导向,以满足人才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人才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和均等化的公益性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人才公共服务是我国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各级人才工作部门及其人才公共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深刻矛盾。其中,公民权利的实现与政府公权力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政府提供有限性的矛盾尤为显著。这两对矛盾,影响和制约着当代中国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化解或缓和这两对矛盾,关键在于加大政府自身的改革,包括职能的转变和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的多发性和破坏性对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1·22青岛市中石化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在引发社会公众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对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的思考。结合该事件的处理过程,对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的承担状况进行评价,探讨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宫是校外教育机构,向青少年提供的是校外教育服务.从公共产品理论看,青少年宫教育服务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和广泛的公益性,同时也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是公共性较高的准公共产品.青少年宫教育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各级政府,也需要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3.
公共组织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要机构,不仅包括政府公共组织,也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各种问题与矛盾汇聚,多元性、群体性社会冲突不断增多,这无疑对公共组织的冲突化解能力形成严峻挑战,通过将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进行对比,发现其在化解冲突的过程中各自存在哪些问题,以便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协作性公共管理: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变迁和政府面临问题的日益复杂性对政府的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造成的国家碎片化和跨边界复杂问题的解决,新世纪以来,国外公共行政学者提出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本文对国外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的缘起、概念、表现形式、模式、过程和应用领域,并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法治原则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法治思想萌芽于古代社会,在近代社会之后,作为一项政治原则才最终确立.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建设法治政府,鉴于任性政府的消极作用和影响,法治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府构建的目标模式.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其实质是强调政府的公共权力要受到法律规制.从政府公共权力的来源来看,公共权力的有限制度、公共权力的程序制度、公共权力的责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从公共权力行使的有效性来看,应建立公共权力的分立制度;从对公共权力预防来看,还必须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法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供给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社会力量扶持体系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依然存在着诸多限制。在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社会力量的扶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和完善考核制度等。政府和社会力量多方发力,互相支持,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制度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既能使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又能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广泛参与公共事务,提高公众满意度。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制度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制度化,确保购买服务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可预期性。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存在着缺乏购买服务的整体平台、一意见三目录不完整、定价方式的单一性与不合理性、评估机构专业性弱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建构统一的购买平台、制定一条例五目录、完善定价机制、建立和健全第三方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建设,促进政府体制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与公众满意度,增强购买服务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8.
公共精神是指引政府公共行政的价值导向,是保障政府公共性的道德规范。它要求政府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公心的原则为公众利益服务。近年来,公共精神备受关注,不仅体现在人们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关注,更多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所应该享有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高低的关注。基于此,注重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把公共精神作为公务员的价值追求,对规范政府管理行为,提升社会的公共品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目的指向是提高公共绩效,这是解除公共悖论的最新尝试,是摆脱财政困境的现实选择和面向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公共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归结于社会和公民在服务主体、服务数量、居住环境、资源支配等问题上缺乏选择的权利。通过服务取向、社会取向和市场取向,加强对政府行为的制约是提高公共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目的指向是提高公共绩效,这是解除公共悖论的最新尝试,是摆脱财政困境的现实选择和面向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公共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归结于社会和公民在服务主体、服务数量、居住环境、资源支配等问题上缺乏选择的权利.通过服务取向、社会取向和市场取向,加强对政府行为的制约是提高公共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