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银行商业化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促进并适应这一转化,必须强化以下几个观念: 1.资金观念。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就是要把政策性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企业。首先必须树立大存款、大资金、大循环的资金意识,大力组织存款,增加资金来源。其次,在资金的运作上要盘活资金存量,最大限度地活化资金的运用。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资金匡  相似文献   

2.
试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转化刘佐夫,于成果现阶段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现存的专业银行的改造,实现向商业银行的平稳过渡,使其由依赖型变成独立自主型。而如何转变传统的经营意识、管理方式、方法及手段,改善内外部的经营环境,使专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资金工作的新战略苑学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组织资金工作成为维系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一项基本决策和主体业务。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后,由于市场经济的牵制,资金组织工作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要求很高。它迫使各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制时就要...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现有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金融业正在逐步推向市场,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提高经营效益,是事关专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本文仅就农业银行如何提高经营效益的问题谈几点认识和思路。 (一) 提高经营效益的一个途径是更新观念,健全和完善资金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5.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银行发展的根本方向。今年七月,我们到阜阳地区进行社会经济考察,走访和调查了部分县(市)专业银行,我们发现,基层专业银行在转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其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商业性银行,现有专业银行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那么,这一重大变革的原因是什么?专业银行如何向商业化转变?记者就此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刘文林副行长。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郜署,国家专业银行已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客观上还存在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什么?对此,有不少同志认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从事货币资金经营的商业银行,只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才合乎银行这一特殊企业性质的内在要求。有些同志还以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准则,以及近年来我国交通银行、地方发展银行等作为这方面的例证。从表面上看,似乎无可辨驳,其实,这种观点忽视了国情,不利于正确地引导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1、从理论上讲,银行不是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8.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纪检工作张太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这是中国金融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从根本上改革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银行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  相似文献   

9.
发展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化中逐步明确的一条改革思路。但是国家专业银行转为国有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必须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对此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正进一步地不断得到深化,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变型的步伐也不断地得到加快。银行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在这种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证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证银行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并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入要适应这个社会,有…  相似文献   

11.
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李士泉从专业银行实现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考虑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一、外部环境问题。专业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不能单项推进,必须与国家政治体制、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2.
办好农业发展银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程俊山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原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同时,政策性银行应运而生。1994年12月29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正式成立,这对于我省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和保护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研究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低下的成因和对策,对于深化金融改革有重大意义。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低下的原因1、市场意识淡薄,效益观念不强。在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换中传统观念没有转变,市场意识淡薄,效益观念不强,仍然在追求低效或无效的规模扩张,粗放式经营,信贷管理偏松,重放轻收,重贷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2、管理体制何化,经营机制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商业化经营的要求。比如:专业银行的政策职能问题、产权不明问题、权责不清问题、银行独…  相似文献   

14.
王蓓 《世纪桥》2008,(5):67-68
中国政府决心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一系列大胆的股份制改革计划。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改革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一、专业银行商业化面临的障碍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我国现有的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此,就得通过资金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将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作为最重要的经营原则。安全性主要指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建设银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设银行必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一方面要使自己的各项工作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支持和促进各方面的改革开放搞好配套服务;另一方面,建设银行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长期投资信用银行的功能,拓宽筹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搞好融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为国民经济扎扎实实、讲求效益、更好更快地发展增加后劲。把建设银行办成经营长期投资信用业务的商业银行是建设银行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建设银行就必须实现经营企业化、资金商品化、服务集团化、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支持经济建设?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一、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练好内功,积聚后劲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专业银行长期粗放式经营,盲目铺摊子,业务上未能自主经营,政策性贷款项目多,行政干预贷款多,银行只注重贷款,不注重经营效益和贷款风险。因而,历年来遗留下的包袱很大,主要是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专业银行向国  相似文献   

18.
适应新形势深化基层政法工作改革李强一、政法工作改革势在必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加重大,政法战线要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好务,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决心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一系列大胆的股份制改革计划。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改革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明确方向稳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刘雨平今年,是我国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第一年。工商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需要,是金融体制改革刻不容缓的现实选择,也是工商银行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所谓商业银行,就是以经营存放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