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今年35岁了,我满意于自己有一种韵味。女人不一定要完美,但一定要有韵味,我非常懂得这一点,并在长期小心翼翼的自我调教下,在一抬手一投足的日常生活里处处凸显自己独特的女性魅力。我和丈夫那非都是自由职业者。在来北京的创业阶段,我们事无贵贱,无所不干。每每手里有了几个余钱,我们却比一般人有更乐观洒脱的心态让自己变成一个享乐主义者,像西方人一样去泡酒吧、看画展、听音乐会,尽可能地享受所谓精神上的“不平尽生活“。因此我和托马斯注定会有一场闲暇的邂逅,在一个浮糙的画展开幕式上。那是在艺苑假日酒店的画廊上,场面热闹非凡,却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对画作表示足够的关注。我漫不经心地从一张张画前走过,却总会遭遇一双目光,尾随左右,紧追不舍。那双灰蓝色的眼睛,在皮肤干净极了、肤色健康极了的脸庞上显得异常有诱惑力。我对那个西方男子的第一眼强烈感觉是:真干净!浑身上下,洋溢着文明国家里教养良好的气质,高贵富有而绝不张扬。他走过来,说他叫托马斯·瓦  相似文献   

2.
闲话闲说     
《工友》2011,(4):58-58
中午食堂吃饭,打了一份回锅肉,我一看里面都是土豆片子,我就问给我打菜的人:"肉呢?"他还没说话呢,我后面的人就接着说:"回锅里去了。"——食堂里面永远都有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盆景时代     
最近接到外市一个亲戚的电话,让我放假时去他家的露天阳台看新添的盆景,他说你看了后做梦都会想的。我去过很多朋友家,他们不是有树盆景,就是有花盆景,少数的甚至有昂贵的山水盆景。盆景的流行反映了城里人对美丽的大自然的无比渴望和依恋。因为身边有了自然的参与,我们的生活多了几分温馨,我们的心灵多了几缕牵挂。然而,最美的自然永远在大自然中,盆景总是做作的,它只是人的审美观念的一种产物。盆里的花再艳,有天山夏季的花好看吗?盆里的树再苍劲,有黄山迎客松那种磅礴的气势吗?盆里的假山再精巧,有张家界、桂林、九寨沟那…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尊佛     
我曾经是一名税官,业余时间喜欢读书,一次看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尊佛”。当时,我感到这话说得太玄乎。作为税官的我,接触的纳税人可是太多了:有街头卖小吃的店主,有蹲在地上擦皮鞋的下岗女工,有坐在副食店里打瞌睡的太婆,有做蜂窝煤的黑脸大哥……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能称得上是佛么?去年三月的一天,我真的看到了佛光闪耀。那是上午11点钟的时候,新世界商厦门口停着中心血站的一辆大客车,“无偿献血”的大红横幅招揽着许多过往行人,我一看,还真的有几个人在那里献血。顺着献血者一顺溜看过去,我发现了一个人,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青年人,他就是我分管辖区里的一个炸油条卖豆浆的个体经营户,人们都喊他“小伍”。他手上还粘有面团,头上还留着油  相似文献   

5.
沈阳比我小几岁,毕业于工艺美院,人很聪明,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广告公司总经理,属于那种有车有房有事业的成功男人。他长得很帅,有一张很讨女孩子喜欢的瘦削的性感小白脸,动作也风流倜傥,出来进去开着一辆车型很大、显得非常霸道的奔驰500。他先后有过几个女朋友,但30出头还是独身。我们戏称他是“花花公子。““五一“节后的一天,他突然把我叫去。我原以为是找自己帮着做一些广告文案之类的事。谁知,他竟然找我帮忙出主意。他想结婚,却不知道在几个女朋友之间选择哪一个?坐在宽敞的客厅里,他倚靠在沙发上向我倾诉着自己的情感困惑——  相似文献   

6.
李燕 《工友》2014,(1):64-64
正下班前,胡三和小刘又撺掇大家出去喝酒。我老婆在外地,自然没说的,可老罗依旧是支支吾吾,他老婆娥子最讨厌我们的酒局了。也难怪他惧内,娥子可是老少通杀的大美人,能不怕吗?架不住哥几个软硬兼施,老罗还是跟我们去了烤肉店。几轮酒下来都有了醉意,老罗的电话响了。看大家伙儿大眼瞪小眼盯着他,老罗的胆气破天荒壮了起来,接通电话吼了一嗓子:"我就跟哥们喝酒去  相似文献   

7.
让座     
柒建华 《工友》2007,(4):62-62
我们公司的管理很严格,每天早上八点上班,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迟到一次要扣一百元的奖金。可是,办公室有几个人还偏偏常迟到,但他们总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唉,我的车今天又在路上出了点故障。看我这胃病,刚门就差点晕倒。老吴爱以自己身体不舒服来为自己开脱。李姐的理由十次有八次是她女儿病了。我刚把女儿送到医院就赶来上班了!有一天早上,气温骤降,办公室时钟已经指到八点,只有我和主任两人准时到了。过了五分钟,小陈才来。他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感到十分无奈。今天真倒霉,我那辆车一大早硬是发动不起来,费了我好大劲才弄好,您看还是迟到了五…  相似文献   

8.
爱情不要脸?     
那天看贾平凹的新书,终于看到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句子,我认为这是贾平凹所写过的最精彩的一句话,他说,恋爱时谁还要脸? 我喜欢。想起大学者沈从文,一生都是温文尔雅的学者形象,让我们陶醉在湘西小城的风情里,但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女子,那个女子是他的学生,于是这个近乎腼腆的人上演了非常精彩的一幕,在别人看来已经足够不要脸了,最后托出了胡适,终于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相似文献   

9.
方作余 《工友》2008,(5):40-40
环卫工作是件苦差事,当大多数人在被窝里熟睡的时候,我们的工人就已经在干活了;夜幕降临,人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着看电视、话家常的时候,我们的工人还在外面清扫。辛苦不说,他们每个月就拿那么清汤寡水的几百块钱,你说说,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做这个事情呢!人是"走马灯"似的换,我们心里急着呢!  相似文献   

10.
快乐墓地     
在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布基的一生都过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好在,布基在临死前一段时间里,终于认识到,其实自己的一生,并不比旁人少多少,甚至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时他才醒悟道,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但他的认识已经太晚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从大夫那里得知了自己大概的死期。布基不知道自己在临死前还能做些什么。他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要像他。他想啊想,最后终于想好要为后人写下一些字。他的墓碑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个本应该快乐的人,虽然我的一生也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我相信,这一切都并不严重。我却因为这些并不严重的原因而一生不愉快。我是多么傻啊!我希望活着的人们不要像我。不要总是让自己处于烦恼的不快乐之中,自寻烦恼大概是人生最大的自我冤枉。你何必要冤枉自己呢,不要这样。  相似文献   

11.
空旷的滋味     
生活中有些时候,一不经意就会踩着空旷的边缘的。一个会议,我跟哈尔滨的一位朋友去了,我们两个住在一套条件较好的套房里。时值8月中旬,天已有了些许的凉意,不过晌午的时候却热得逼人。就把所有的空调都开了,没事的时候两人就偎在沙发里看电视,闲扯。旅馆建在高坡之上,窗外是一片渐次低矮下去的丛林,叶子垂头丧气地挂着,没了蝉的鸣噪,四围便显得愈加地寂静、旷远。海在丛林底下,临窗即见,一望无际,与蓝天白天交融一起。从旅馆出来,几分钟就到了,去的次数一多,也就觉得寡然无趣,而周围却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好去的,除了山就…  相似文献   

12.
2002年5月31日一天天逼近过来, 可是我和李辉合租的房间里却没有电视机。5月31日的到来,标志着4年才能有一次的球迷节日的到来,对于球迷来说,这是万万不能错过的。在我为了看世界杯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同样作为球迷的李辉却显得一点也不着急,好像这球迷的节日根本就与他没有关系似的。我对李辉这种不温不火的表现很是气愤,问他:“往常甲A比赛都让你猴急得很,这回世界杯就要来了, 你怎么就不急?”“世界杯不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爱情没有了却会让人痛苦万分!”看着我,李辉有气无力地说。我听出了李辉的话中之意,这小子不知爱上了哪家的闺女。作为朋友的我决定帮他一把。李辉告诉我,他爱的人就是我们租的房间隔壁的那个女孩。那个女孩我看见过,长得极有气质,很让人心动。偶尔和她在过道里遇见的时候,我也有那么一些心动的感觉,但是想想自己推销员的身份,我没有敢放纵自己的思绪。  相似文献   

13.
悦读     
《工友》2014,(1):4-4
正为什么每次努力学习的都是官员讲话而不是法律?——任志强其实,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会发现,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你、爱你。——沃伦.巴菲特口袋里装着一瓶麝香的人,不会到十字街头去叫嚷让别人都知道,因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说明了一切。——萨迪  相似文献   

14.
死别     
夜里三点来钟,老穆的老伴厌倦了这个世界,忽然离他而去了。老穆没想到老伴会走,昨晚临睡之前他还给她喂了水,两人还说到了看病的事。老穆就是觉得一切都还正常才睡下的,也搭着这几天他被老伴折腾得实在太累, 一睡下去他就没像往常似的警醒。就这么睡到了后半夜, 老穆觉得肩膀上被老伴拍了两下,好像还听见她唤了他一声。起初老穆没怎么在意,等他意识到老伴可能有事, 急忙坐起来朝老伴那边看看,老伴已经走了。  相似文献   

15.
哭泣的白发     
“我愿意和他厮守一生。那时我比他小28岁,我周围的很多人都反对。但是没有比我更了解他的了……”在接受凤凰卫视的记者采访时,著名画家徐悲鸿的遗孀廖静文女士这样说。她已经90岁,脸上密密麻麻的皱纹遮住了当年美丽端庄的容颜。“他走后,我很伤心,一个人默默地度过了无数个寒夜。”廖静文说她曾经发誓为徐悲鸿独守一生,不为某种观念,只是因为爱。她孤寂的心灵世界里已经很难再容下其他的人。可是,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孤单的女人。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英俊的军人曾经走入了她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健雄饿着     
我是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感人画面的: 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今年2月1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逝世前的一段日子,他的大脑陷入了一种迷乱般的呆滞状态。一天,医护人员为他喂食,他推开她的手,喃喃但很清晰地说了一句:“我不饿,健雄饿着。”身边的医护人员听了,都愣住了,但旋即都默默地含泪走了出去:他说的这个叫“健雄”的人是他的妻子,已于六年前就离开了人世。她在他的身边陪伴了整整六十载。电视还为我们播放了一些别的画面:妻子离开他的这些年里,在纽约的家里,袁先生始终保持着妻子摆放的家具不动;在江苏太仓,他和妻子亲手种植了一棵“姊妹树”,如今已是根深叶茂。他每年总要回去几次,每次,他都是久久地站立在  相似文献   

17.
王丽芳 《工友》2012,(7):54-54
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心态颇佳的人,我想这也许来源于我对人生的态度。人,能在这个世界健康地成长,呼吸阳光和空气,就应该无限感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有意义呢?石头缝里的一粒种子,  相似文献   

18.
心扉:我有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想告诉你,急切需要你的帮助。我和丈夫结婚已8年,唯一的女儿去年已经上小学。我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当初爱上他是因为他在学校是出名的才子。我们结婚后一直相安无事。他的上进心很强,在单位工作也努力。夫妻生活怎么说呢,我自认为是一个欲望不多的人,有了孩子后我一心都扑在孩子身上,我对生活和家庭没有太多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看见佟大为的时候他很纯净,穿着一身休闲的衣服,健康,闪光,又有一点几沉稳,淡淡的面容、随意的笑,漫不经心的举手投足,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纯粹的大孩子,会世界都是耍酷的男孩儿,他们或者一副冷冷的面孔放作深沉,或者穿着肥得像灯笼的裤子,在大人们不解的目光中悠然而过,佟大为显然不是这一类人,他纯净自然的眼神里透着孩童般的天真烂漫。  相似文献   

20.
戒备     
我在横穿亚洲大陆的几个月里,曾经受到许多当地人的纠缠——妓女,赌徒,以及装作友好硬拉我进他们商店买东西的商人。比如,在曼谷飞机场,一个微笑着的男人,自称是“官方导游”。他给我看一张漂亮的年轻女人的照片,说:“她是乔伊小姐。她能带你去曼谷的每个角落。只要十美元——一流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