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内观矫正法是指将内观心理治疗方法进行适当改造后运用于罪犯改造的一种矫正方法。内观矫正法与循证矫正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但就目前监狱适用情况看,内观矫正法距离实质意义上的循证矫正还有一定差距。监狱干警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制度操作层面都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以循证矫正为视角剖析内观矫正在矫正改造罪犯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反思其不足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循证矫正是循证实践理念在罪犯矫正领域的应用.美国在探索循证矫正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坚持循证实践原则、实现矫正机构变革、加强合作等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构了循证矫正运行的综合模式.循证矫正具有科学、高效、民主等鲜明特征.我们需要深化罪犯改造质量的评估研究、加强国外循证矫正的借鉴研究、创建功能齐全的协作网络,为我国监狱等刑罚执行机构推行循证矫正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循证矫正,本意是"基于证据的矫正",其核心是遵循研究证据进行矫正实践,强调罪犯改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把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与矫正工作者的矫正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矫正效果的最大化。循证矫正是现代科学精神对矫正实践领域的渗透,为罪犯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场方法论革命①。2012年9月,张苏军副部长在"循证实践与循证矫正国际研讨班"上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国外循证矫正的有益做法,结合我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实际加以创造性地运用,经‘本土化’处理,最终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循证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4.
实现监狱的科学发展是推进监狱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国的监狱体制改革必须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其社会定位,统筹各项工作,科学创新,以此保证监狱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循证矫正在中国的引入与本土化是适合中国监狱矫正的举措。但是当前中国循证矫正面临专业力量发挥不足、实质内涵欠缺、实践模式不成熟等诸多发展困境。循证必须处理好矫正行政管理与矫正研究、循证矫正理论研究与矫正实践以及循证矫正中多方主体的关系。中国循证矫正的推进要树立科学、人本、服务理念;注重评估,遵循证据,确保矫正过程科学化;加强国外循证矫正先进经验的借鉴;多方联动,为循证矫正的推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矫正技术视野下的监狱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建筑是监狱的基本设施之一,是监狱存在的物质形态,是罪犯劳动、生活、矫正的主场地。监狱所有行刑和矫正活动都必须借助于监狱建筑才能正常开展。“监狱的物质形态是监管矫正的天然屏障和基本物质设施,罪犯矫正中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甚至与矫正手段和技术的运用密不可分,成为了矫正技术不可分割的一个内容。”在新的历史阶段,全国监狱建设和布局凋整正在加快进行,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监狱体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监狱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进展,成绩卓著。但基于各种原因,我国监狱体制存在的问题依然显而易见。为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将监狱的各项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狱监管改造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认真分析、准确掌握好这些影响监管改造工作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措施,就能有效地确保监狱工作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
1981年,有两位学者在《法学研究》撰文,呼吁建立劳改学学科①。30多年过去了,监狱学(原为劳动改造学)、矫正教育学(又名教育改造学、罪犯教育学等)已经被批准为司法部部级重点学科,监狱学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本科专业目录,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科专业建设为中国的司法行政工作尤其是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服务。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监狱学、矫正教育学学科发展中逐渐显露出许多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构建符合我国罪犯改造的循证矫正模式与体系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司法部推进循证矫正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规范循证矫正工作,确保循证矫正科学高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内涵的循证矫正模式与体系,这是循证矫正中国化的本质所在。一、我国监狱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思路与定位西方循证矫正的研究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理念与样态,尤其是矫正实践严格按照专业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推进,保证了循证效果的取得。但是,我们在引入循证矫正的理念、方法和体系时,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需要从我国监狱押犯的具体现状与特定  相似文献   

11.
正循证矫正(Evidence-base Correction)是近年来在中国监狱、戒毒和社区矫正系统兴起的热点课题。作为舶来品,循证矫正尽管引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在有关实务界、理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纷纷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①。从这些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以及基层同志的反映来看,目前关于循证矫正的本质、特征、价值、范畴和类型、开展和实施等若干问题尚无一致的认识,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究和分析,以进一步厘清认识,促进对循证矫正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170-170
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国司法改革对监狱工作改革发展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刊对监狱学研究发展的期盼,本刊2006年将继续对监狱工作与监狱学理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进行相对集中的讨论与争鸣;努力拓展监狱学的研究领域,促进监狱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术理论与监狱工作实践的结合与全面发展;积极致力于监狱学相邻学科的深入研究。诚望本刊作者与读者提供支持并提出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13.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51-151
安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李小群副研究员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上撰文《论中国监狱的基本价值》指出,监狱最基本的价值,监狱学的元概念是惩罚改造罪犯和罪犯人权保障。监狱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惩罚改造罪犯和罪犯人权保障的关系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监狱法、刑法关于我国监狱宗旨、目的的表述,然后指出,这些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刑事法律存在着严重的片面和缺陷。在这些总纲性的条款中,只注重保护社会,而缺乏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尽管我国的刑事法律中有一些人权保障的务款,但那都是“目”,而不是“纲”。  相似文献   

14.
阎胜文 《中国司法》2014,(10):59-63
正矫正社会化是指为了避免和克服监禁刑存在的某些弊端,使刑罚执行服务于罪犯再社会化的目标,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通过弱化行刑机构的封闭性,拓展罪犯、行刑机关与社会的互动联系,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和人格,促使其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最终促成罪犯顺利回归社会,而采取的确保罪犯与社会生活相接近的行刑措施。矫正社会化既是一种理念、原则,也是一种行刑方式,它主要体现为对  相似文献   

15.
周勇 《中国司法》2014,(1):75-80
循证矫正(Evidence-base Correction)是近年来在中国监狱、戒毒和社区矫正系统兴起的热点课题。作为舶来品,循证矫正尽管引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在有关实务界、理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纷纷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①。从这些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以及基层同志的反映来看,目前关于循证矫正的本质、特征、价值、范畴和类型、开展和实施等若干问题尚无一致的认识,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究和分析,以进一步厘清认识,促进对循证矫正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考察参观美国监狱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国新 《中国司法》2002,(12):61-61
2002年8月11~19日,我随团,赴美国出席了美国矫正教育协会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召开的第57届年会。其间,考察参观了俄勒冈州、马里兰州和纽约联邦5所监狱(少管所)以及马里兰州1个社区警察矫正机构,并就监狱安全防范、罪犯矫正、私人监狱等制度与措施问题,与对方进行了探讨交流,很有收益。引发思考,重在改革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等等,监狱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通过对美国监狱制度的轮廓性的了解,对思考我们正在或将要探索的监狱管理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改革,不无…  相似文献   

17.
18.
2003年7月,北京市作为首批试点的六省市之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同年6月,经北京市社区矫正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第一批31名监狱干警被抽调到密云、东城、房山3个区县协助开展工作。截至2007年9月,北京市共抽调了4批410名监狱劳教干警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全市18个区县313个司法所每所一警,个别服刑罪犯多的司法所达到了一所多警。目前,已经轮岗回原单位工作的干警54名,现有干警356名,其中干警领队18各,每区县1名,为副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和中国监狱学会联合在京召开“纪念《监狱法》施行十周年座谈会”。会议信息:全国监狱系统罪犯现已有170多万人获得文化毕业证书,400万人获结业证书,2000多人获高级职称,6万多人获初级职称。罪犯改好率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罪犯改造成了遵纪守法的公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