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伟凯 《党政论坛》2007,(10):21-22
和谐世界理念作为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理论体系,自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以来,不但使世界的发展在哲学层面上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而且也为人们解决世界范围内存在和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更为完美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合作组织5周年峰会已经结束,与会各国媒体对"上海精神"的赞扬之声仍不绝于耳;胡主席在"亚非峰会"上进一步地阐述了中国"和谐世界"的国际秩序构想,又在亚洲国家之中引起共鸣。可能有人会问,我们的和谐理念得到周边国家的认可已经足够,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得到西方国家认可?原因很简  相似文献   

3.
和谐世界是超越传统意义上"极"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当前国际力量格局的不平衡、国际经济秩序中"南北差距"、世界的"贫富分化"、不同文化间的误解,误读以及国际安全形势趋于复杂,使世界的和平、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当前国际秩序中的不合理因素的调整,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构建和谐世界,是化挑战为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关于和谐世界的科学构想是对人类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构想.与西方的现实主义仅关注大国间的均势和平、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提倡民主和平或制度和平不同,和谐世界关注的是在和谐正义基础上的和平.具体来说,从政治上看和谐正义是各个国家平等相处,各得其所的正义;从经济上看和谐正义是指各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正义;从文化上看和谐正义是指承认差异,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强调不同文明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正义."和谐世界"构想赋予了和平、平等等全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新的内涵,提出了包容、多元、共赢、和谐等新的伦理价值理念,提出了国际正义的新维度,是新的国际政治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共产党人处理“两制关系”的思维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历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再到构建"和谐世界"的历史跨越.特别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主旋律由"对立统一的斗争"哲学到互不干涉的"和平共处",再到多合为一的"系统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创新,也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两制关系"的全球意识和世界胸怀.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胡锦涛主席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和谐世界,已经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主席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重要思想的新概括,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精神实质,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和客观必要性。也就是说,"构建和谐世界"并不是说现在的世界就是和谐世界。诚然,当前世界存在着积极因素,为和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社会的性别关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理论导刊》2007,(12):100-101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自从党的纲领性文献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题以来,社会学、哲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理论见解,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9.
一、和谐的中美关系对构建"和谐世界"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它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28%,占世界军事力量50%左右,科技70%以上,文化信息70%以上。和谐世界不可能绕过美国而实现,只有美国也融入"和谐世界",世界才有望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0.
和谐治理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军 《行政论坛》2009,16(1):52-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出现和积累了各种不和谐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容回避的就是要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不同社会治理模式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当前我国应当选择"和谐治理"这一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社会治理方式.以德治国与和谐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等方面来实现的.和谐治理能否得到落实,起关键作用的是行政人员.只有行政人员以德行政,才能实现和谐治理的目标.和谐治理对行政人员提出了如下基本的道德要求:公正、仁爱、宽容、求实、节制.  相似文献   

11.
和谐教育的提出感召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包罗教育的各个领域.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09,(22)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出发,提出了以"兼爱"为主旨和核心的一系列思想,并全面的阐述了"兼爱"思想的内涵."兼爱"不仅与儒家的"仁爱"相区别,更重要的是与"别相恶"的对立.此外,墨子还将"兼相爱"与"交相利"结合在一起.虽然墨子的"兼爱"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所接纳,但是,这一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世界",推进全球化、现代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均提出构建与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本文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谐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与作用,提出了如何用"和谐法律"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德里专电 “亚非粮食决策者经验交流会”五月五日到十日在新德里召开,接着要到中国继续举行。这是发展中国家交流粮食生产经验的创举。亚非国家在发展生产中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积累了各自的经验。联合国机构世界粮食理事会推荐中国和印度增产粮食的经验并发起召开经验交流会。这无疑是有益于亚非两大洲人民的好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目标,而这个理想社会的现实形式即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从其不同层次来看,有个人和谐、单元和谐、地域和谐和社会和谐,分别展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及要求.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顺乎天理人情和历史规律,同时必须明确"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在我国私营企业中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可能性.这是因为:我国私营经济从"体制外走向体制内"的现实,是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前提;我国私营企业劳资矛盾中,同一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特殊属性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主体逐渐成熟的现实,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中外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的实践,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叶小青 《行政论坛》2009,16(2):77-80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国际政治观.为此,中国与绝大多数国际组织都建立起了良性互动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由于国际组织中存在的大国霸权、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较弱和台湾问题的敏感性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应该充分正视这一事实,采取积极参与的战略而改变其中的消极因素,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中国新的世界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西周 《理论导刊》2006,2(4):12-15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正确判断;是中国提出的新的世界发展观;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学习和坚持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努力构建和谐中国,并为构建和谐世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毕辉 《学理论》2013,(3):76-77
构建和谐医院是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保证,通过创造和谐的思想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和谐的医患关系环境,把这三种"和谐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营造一个和谐医院氛围,这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和谐战略思想是贯穿在"和谐世界"外交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模式,是对全球化提出的新战略要求的回应.是对当代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和谐战略思想以实现和谐世界为目标,以尊重多样性、对话、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手段,体现出多层次性和综合性.它是对以对抗为基础的传统战略思维的一种突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