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1992,(17)
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否正从“苏联模式”改向“西方模式”?现行中国的经济能否被认为是“混合经济”?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取消“大锅饭”有无具体时间表?在改革中,是否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撰写的医疗卫生工作追踪采访记——《怎样走活这局棋》,已于上期刊出。文中提到,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矛盾,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办医形式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势头。本期继续发表的这三篇文章,介绍了沈阳市的医疗协作联合体,河北保定的脑血管医院和北京一家民办瘫痪康复医院的做法。读者从中可以看到,趋于“僵化”的医疗“棋局”,通过改革,大有走活的希望。当然,医疗体制的改革,还涉及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需要打开思路、大胆探索,锐意革新。本刊今后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办法。  相似文献   

3.
赵英 《瞭望》2006,(Z1)
教育医疗改革之弊,也许在于过度的“市场化”而非产业化。如果不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将棒子打在“产业化”上,其结果有可能贻害相关领域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4.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下半年开始,武汉市在初步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为推进和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的改革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基本医疗保险及其配套制度的改革,并遵循“以大额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为补充,以社会基本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原则,加强了多层次医疗保  相似文献   

5.
笔者借鉴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对我国目前的医疗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进入调整深化的关键时期后,总结“十五”改革,展望“十一五”,成为中国前行之必须走过27年,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如何深化的关键时期。在此基础上,如何看待“十五”期间的改革?其大体脉络及阶段性特点为何? 下一步改革又将如何推进等,成为“十一五”开局之年各方瞩目的焦点。就此,《 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包括政府决策机构、研究机构、社会学者及中央党校的多位资深人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十五”改革的阶段性评析。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当今社会主义世界会发生普遍的危机?”“什么原因促使中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改革给世界其它地方带来了哪些教益?”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墨西哥至上报记者托夫勒夫妇于去年访华后发表文章,从未来学角度阐述了他们的见解。现摘要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酝酿全面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力 《瞭望》1998,(41)
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五项改革”之一———职工医疗制度改革正在酝酿全面启动。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将于近期内召开,有关会议筹备与改革新方案出台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此前,新组建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已正式运行。据悉,根据党中央...  相似文献   

9.
本着“帕累托改进”而非“推倒从来”设想,我们从制度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和公共财政学的三个视角考察了上海市嘉定区医疗系统的改革历程,认为市场化并非“中国医疗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人们忽略了医疗系统本身和医疗系统外的两个重要因素:权利主体多元化和公共财政的缺席。权利主体多元化导致改革迟缓,改革成本扩大,与此同时公共财政的缺席使得医疗系统整体上朝着完全盈利性迈进,从而造成“看病难,吃药贵”普遍后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领会和区分市场化和营利性两者的深刻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同时也要坚持非营利性。走市场化非营利性之路也许是中国医疗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尹武 《瞭望》1992,(31)
“不是说改革能带来实惠吗?可为啥我连‘饭碗’都捧不住?”一位因企业破产而拿70%工资的老工人瞪着一双迷惘的眼睛在发问。 “唉!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两袖清风。你说,凭啥要撤我的职?”一位在改革中因政绩平平途中“落马”的官员在诉苦。 上述所举,道出了不同层次人们在改革中的心态。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疑惑,我以为,其根源在于人们对改革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因而在不少人心目中,滋生了在改革中只能“得”不能“失”的脆弱心理。因此,在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化改革之时,需要向人们讲明白,强化人们对待改革的“代价意识”。因为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  相似文献   

11.
近来,如何对待和解决“改革难”的问题,成了人们的重要话题。前不久,记者在武汉请了一些厂长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改革难”的确存在。如自主权不落实,改革不配套等等。但是作为企业领导首先要看看自己应该做的事做了没有?自己在“改革难”面前意志顽不顽强?上面既要“松绑”,厂长更要自强。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革推向前进。 如何做到自强?这些厂长特别强调了三点: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二是要有宽广的胸怀;三是要有巧妙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最近,读到《瞭望》周刊2000年21期刊发的“从一名患者的经历着医疗服务”一文。该文认为医疗费的高昂主要是药费太高造成的,并认为,“医药不分在制度上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给药品‘回扣’留下了大多的空间。”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一直关心现在正在进行的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目前,药品回扣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深化医疗改革的一个重点。但是,我认为,仅仅在形式上杜绝回扣,降低虚高的药费,并不能对正在进行的“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全程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改革有本质上的促进。因为…  相似文献   

13.
王仁贵 《瞭望》2011,(1):52-53
“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各项指标占半壁江山;展望“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这一富民经济在开局之年,将完成怎样一个由复苏到改革,由改革到协作,再到平衡,达到最大发展之路?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转型之年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改“板块模式”见效本刊记者卜云彤海南经济特区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起步于1992年,历经6年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共济帐户和个人帐户分别运作的办法,构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有效机制。海南医疗保险改革办法被形象地称为“板块模式”。这种“板块模...  相似文献   

15.
政府机构人员膨胀与分流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英 《理论探索》2001,2(1):56-57
人员分流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承载着解决政府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矛盾的重负,事关机构改革的前途。如何使机构改革走出以往“精简—膨胀”的怪圈,关键要解开三个难点:分流人员不服从怎么办 ?分流不公平怎么办 ?分流之后再倒流怎么办 ?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7,(20)
从1997年起,主管部门开始关注和研究“医药分业”的改革,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7年至2002年。1997年,为了重新规划我国医疗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医药分业”的设想:“调整医疗机构收入结构,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个税改革如何兼顾公平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税改革应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原则,将“公平分配”目标放在首位。个人所得税改革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目前已有的三种个税征缴模式中,我国应采用哪种模式?如何实现公平课税?又有哪些措施可以保证效率目标的实现等,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海关工作的总任务是什么?近年来海关工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海关总署署长戴杰答本刊记者问说,我国海关的总任务可以概括为“把关、服务”四个字。改革将始终围绕“把关、服务”这一中心开展,加快海关法制建设、海关干部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海关管理全面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市医疗卫生行业前些年 存在着“两难”现象:一是众多 的中小医院业务量逐年减少,造成经营难;二是市民就近看病难。如今这“两难”变成了医院有了新发展,居民就医更方便的“双赢”。这是石家庄市改革医疗体制,探索“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服务出现的新变化。 石家庄市区人口 150多万人,有各类国办医院71所,另有职工医院和街道办事处医院近百家,社会办医更是不计其数,加上十几所部队医院,使得石家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居民们看病选医院并不平衡,或是求“保险”去大医…  相似文献   

20.
再有两个月,随着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启动、实施,以城镇职工为对象、支撑了40多年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将正式完成历史使命而“寿终正寝”c从1986年推出“疾病住院保险”以来,几经周折,多方探索,终于确立了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基本模式的新医疗保险制度,从政府的角度看,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成果,因为它为配套推进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建起了一个重要基础。而对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保险”有着很深依赖的城镇职工,其感受却显然没有这么好。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