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时代潮》2004,(13)
反腐专家创建“反腐秘籍” 6月15日《广州日报》报道,国家社科规划“新世纪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对策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经过了长达5年的研究.为中国现阶段的反腐败工作提出了一个据说“跳出了反腐常规思路”的  相似文献   

2.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反腐败的国际合作”议题中方主席、北京大学法学院储槐植教授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有望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在中国构建一个国际反腐的合作网络。"目前,腐败呈现出有组织、跨国化的新趋势。因此,提高反腐成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决不能过高地估计国际合作的作用。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也不能过于盲目乐观。首先贪官外逃已经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被动,等贪官出逃后再抓回来,又无形中加大了反腐败的成本。由于国际通行的“死刑不引渡”原则和“双重归罪”原则等,都给引渡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引渡…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9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回顾反腐败的历史,党在反腐倡廉方面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运动式反腐→办案式反腐→制度式反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侧重,或兼而有之。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对推进当前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反腐是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主体对反腐败工作的参与,能够弥补国家反腐自身的局限与不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非常重视社会力量对反腐败的参与,要求缔约国采取具体措施保障反腐败的社会参与。尽管中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反腐制度,但仍有改进之处。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中国社会反腐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5.
嘉宾简介王明高,男,反腐败问题研究专家,国家社科规划《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组长,先后主持过多项反腐败重大课题。主要成果有《科学制度反腐论》等著作,其著作和有关反腐  相似文献   

6.
在倡廉反腐的新闻中,常可看到“跑官”的事。“跑官”者,即奔竞于权贵之门,用财物结交之而谋官也。有关这类人物“跑官”的种种神态,描摹最为形象生动的莫过于明代宗臣的《报刘一丈书》了。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频频出重拳,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之火燎原,效能之高前所未见。岁末年初,回看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成就:先后落马的副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就有22位,现形的“苍蝇”更是数以万计。数字背后彰显出党中央反腐败的雷霆之势。全国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8.
杜斌 《半月谈》2003,(12):46-47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进一步深入,反腐工作重点在抓“大案要案”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一些似乎并不起眼的“小人物”职务犯罪现象。记者在调研中,不少专家指出,反腐工作绝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区分,“小人物”的腐败造成的大危害不可忽视,大小腐败都要反。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反腐与监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永仁 《中国人大》2014,(15):54-55
英国反腐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70年代,当时颁布的首个威斯敏斯特法令,明文禁止郡守和其他王室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国王允许之外的报酬。 1889年,英国颁布了首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反腐行为法》。其后,分别于1906年和1915年两次颁布《反腐败法》。  相似文献   

10.
沈轩 《人大建设》2005,(6):44-46
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经当过市长、省工商局局长:他因创作《碑魂》、《梦魇》等多部长篇反腐小说而享誉文坛和政界,被人们尊称为“反腐作家”、“市长作家”。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闻名一时的“反腐作家”,竟然最终栽倒在腐败上。2005年3月底,四川省高级法院以滥用职权罪终审判处“反腐作家”李太银有期徒刑5年。  相似文献   

11.
试述建立反腐保廉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丘海一、“运动式”的反腐败斗争已不能扭转腐败现象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这一趋势,建立有效的反廉保廉监督机制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所必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指导思想、斗争手法、工作布局上...  相似文献   

12.
议题十反腐败难题:最优选择在哪怎样才能有效反腐是中国学者和普通百姓热议最多的话题之一。综合各种讨论,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反腐对策: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虽然当前反腐败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腐败形势仍然严峻,这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怎样的反腐才是最优选择?反腐败斗争是邓小平始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曾指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重温邓小平关于反腐败谈话,对反腐倡廉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破除反腐败的迷思——“透明国际”对中国反腐的建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对反腐提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建议和分析,造成了种种混淆和迷思。“透明国际”是权威的国际反腐败组织,不妨听听他们对中国反腐的建言。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是历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话题,2012年是中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收官之年。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共十八大将召开的背景下,网络反腐将在监督换届选举、官员生活作风、“三公”消费,曝光官员贪污受贿等方面继续“给力”中国反腐进程,与此同时,网络反腐也亟须补齐制度建设的短板。  相似文献   

15.
舒颖  于越 《中国人大》2023,(15):23-24
<正>“这半年,打了24只虎,查处超340名厅局级干部。”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反腐半年记”,亮出今年上半年“反腐”成绩单。古人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们党一手高举利剑、一手扎紧笼子,围绕反腐败国家立法,修改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制定了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成效之著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2,(9):94-94
郑春勇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腐败,已经成为我国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中介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行贿或帮助行贿、在重大资产处置中造假、在招投标中出卖情报和参与非法洗钱四种。中介组织与行政权力存在依附关系,长期未被纳入反腐视线,监管存在漏洞,是“中介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治理“中介腐败”,应该阻断中介组织与行政机构的依附关系,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其自律水平,同时,还要明确划分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形成多部门合力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于浩 《中国人大》2010,(8):14-14
今年“两会”召开前,在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新华网推出的《2010年“两会”热点调查》中,“反腐”这一话题均在数万网友投票中排名三甲之内,成为民众对2010年“两会”的期待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不少“问题”公职人员被曝光,在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权色交易的情况并不少见。“官员艳照门”、“情妇反腐”等一些涉及官员“性贿赂”的事件也成为了热词。然而,在对这些官员的处理过程中,“权色交易”问题却始终难以成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引发了公众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冯鹤 《现代领导》2010,(10):20-20
2009年10月15日,新华网在《中共积极探索网络反腐迫使官员检点言行》一文中,率先将《党的建设辞典》收录“网络反腐”词条一事称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此举凸显高层日益看重网络在民意采集和政情下达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开始重视网络舆情,各地党政机关加大了舆论引导和应对的学习研究.客观分析政府在历次突发事件中采取的宣传策略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20.
袁浩 《群众》2014,(12):87-87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老虎”、“苍蝇”一起打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与此同时,一些与反腐败相关的奇谈怪论也随风而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当前的反腐“搞过了头”,影响经济发展、阻碍深化改革,而适度的腐败是发展经济的润滑剂。这种错误论调,是变相地否定反腐倡廉的价值,值得警惕和正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