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目前信用缺失的现状已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危害。今年“两会”期间,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就此问题提出议案。一些专家学者、地方、行业等也呼吁加强立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体制。“诚信”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关注的大多是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企业信用和如何建立个人诚信系统,而较少关注政府诚信建设。事实上,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不同于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信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应把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一、信用缺失已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危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信用问题越来越显现其重要。信用的匮乏,不仅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影响了生产者的声誉,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破坏了国家的投资环境和公信力,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整肃信用秩序,发展信用关系,建设信用社会,打造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迟桂峰 《发展论坛》2002,(12):39-4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同发达国家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一样,我国经济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需求不足的严重问题。我国地大物博,市场潜力巨大,为什么会出现需求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的症结又在于信用不足,投资环境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需要。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已经日益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理论界的广泛重视。青岛是我国改革开放较早的城市之一,面对新的形势,应当如何构筑信…  相似文献   

4.
滥用政府信用的表现、危害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勇  杨成 《探索》2003,(1):59-61
信用是由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等组成 ,在我国银行信用和企业信用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 ,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但由滥用政府信用所造成的危害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种情况倘若继续扩大 ,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本文拟对滥用政府信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雷高岭 《奋斗》2004,(8):26-27
市场经济与信用道德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越频繁,对信用的要求越高;而社会的道德信用程度越高,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就越低。可见,信用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也是一种社会道德资源。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信用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蕾  陈静春 《探索》2001,(3):100-102
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力量之一,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又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入手,探讨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剖析了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市场交易信用危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  郑百灵 《求实》2001,(4):58-59
我国市场交易信用危机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 ,从分析经济现象入手 ,揭露潜藏在其后的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制建设滞后 ;二是法律权威削弱 ;三是法制发展不协调。把克服市场交易信用危机与解决法制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提出三条法律建设意见 :一是建立严格的财产责任机制 ;二是坚持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同步的方针 ;三是建立现代化产权信息制度。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信用缺失问题--从合约经济学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琳 《求实》2004,(11):47-49
中国的社会信用缺失问题 ,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的信用缺失问题并不是由某个原因单独造成 ,而是由众多因素共同导致的 ;从根本上说 ,是一个制度性问题。因此 ,要改变我国的信用现状 ,重建社会信用体系 ,就必须对监督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法律机制、惩罚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进行合理的合约安排 ,改变相关当事人的成本—效益函数 ,使遵守信用成为人们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惟一途径 ,从而从经济上确保社会的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词义     
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中科院院士、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阐述了他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看法当人们向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时候,必须会推动经济的真正发展。因此,应该引导人们向市场要就业机会。———清华大学教授魏杰指出,在就业问题上,我们应该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也要促使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对一些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信用缺失的重灾区,既要“换脑筋”,也要换领导。———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认为,当前必须以政府信用建设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以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为突破口,提升政府信用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新旧制度之间的胶着与复杂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信用的缺失,而信用的缺失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转型的总成本,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机制是引入贝克尔最优惩罚理论,并以之为原理构建广泛的信用评级、信用披露与共享、信用保险体制,将已丧失的信用逐渐恢复起来,从而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的顺利演进。  相似文献   

11.
信用文化建设的价值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支配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各经济单元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规范体系。社会转型时期的信用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它既是文化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信用文化是维持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社会稳定的价值根源,是调整社会心态的重要保障,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本途径,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失信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表现得愈来愈严重 ,甚至引起信用危机。在已经加入WTO的今天 ,加快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7,(8):52-53
省民盟部分委员反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消费环境、市场环境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省正处在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构筑以诚信为基础的投资环境,建立规范的吉林信用体系,对我省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属于信用经济,而我国在经济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市场上却出现了大量的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快信用立法,建立征信法律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制定我国信用法律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重点解决信用权及侵权责任界定,信用信息中对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的界定,规范信用征信法律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偏差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生活中的信用缺失 ,表现为信用危机 ,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 ,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大量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匮乏的双重困境。政府信用的缺失是阻碍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明晰民间资本投资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市场准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与定位等措施来提升政府信用,对于激活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也有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侠义性的信用、功利性的信用、本原性的信用。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非公有经济的信用缺失容易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造成非公有经济的总体信用不高、部分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仅靠独善其身是难以奏效的。非公有经济的信用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加强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信用法律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多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倡导信用准则,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近年来信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尤为引人瞩目。一些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形成“三角债”等债务链;商品市场上“泔水油”、“毒大米”、“雕白块和砷化米粉”等制假售假现象屡见不鲜;商品房“短斤两”、售房合同不规范甚至给消费者设置陷阱等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越权自立收费项目,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等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在现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中产生了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分析和探讨政府信用问题,对加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岳振 《当代贵州》2014,(32):26-2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法治和制度维系的健全的信用体系,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规范市场秩序、减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贵州省首部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下称《信用规划》)于8月底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