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5年3月22日上午 9:30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准时开庭审理原黑龙江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涉嫌卖官受贿案这起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牵涉到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等正省(部)级高官和绥化市一大批官员。  相似文献   

2.
人物     
马德、韩桂芝:黑龙江腐败之链从田凤山,到马德、王慎义,再到韩桂芝,这是黑龙江省一条令人震惊的腐败链条。黑龙江省的“官场”形象大受影响。继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出身于黑龙江省的田凤山因贪污503万元而被审理之后,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把其执掌的市委大院变成了一个“乌纱帽批发部”,制造了震动中国的“卖官”大案。2005年3月2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马德卖官一案。检察机关对马德提起的17项受贿指控中,12次受贿与“卖官”、“保官”有关,卖官价款达到603万元。其实,最初审查的人数还要多,牵涉到包括王慎义在内的大…  相似文献   

3.
王福 《检察风云》2006,(7):18-20
2005年12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韩桂芝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1993年至2003年期间,被告人韩桂芝利用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人提出“谁来监督组织部长”这个问题。问题提出的起因,是最近连续揭露了几起“卖官大户”的典型案件,竟然多是组织部长。人们不禁想到:组织部长作为“管官”的官,权力很大,大到随便就可以封你个什么官;因此说,这个问题,很严肃,也很严重。“管官”的官,权力非同一般。一些人把“管官权”当成“私有财产”,才干出了“卖官”一类丑事,导致“管官”的官烂掉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严厉惩处。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中组部此次印发的《意见》,直指"带病提拔"、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腐败之风,旨在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纯洁选人用人风气,把选拔干部的权力率先关进严密的制度笼子。一段时间以来,"带病提拔"、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  相似文献   

6.
宾语 《检察风云》2004,(9):9-11
2月15日,中组部对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辽宁省宽甸县原县委书记商殿举、安徽省蒙城县原县委书记孙孔文、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长马招德等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件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李铁成、商殿举、孙孔文、马招德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本应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带头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但他们却滥用职权,大肆“卖官”敛财,严重玷污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完全是咎由自取。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用人行为的监督,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本期选取李铁成、孙孔文两个卖官者卖官受贿的犯罪事实进行剖析,期望给那些在位者以警示。  相似文献   

7.
2月15日,中组部对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辽宁省宽甸县原县委书记商殿举、安徽省蒙城县原县委书记孙孔文、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长马招德等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件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李铁成、商殿举、孙孔文、马招德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本应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带头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但他们却滥用职权,大肆“卖官”敛财,严重玷污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完全是咎由自取。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用人行为的监督,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本期选取李铁成、孙孔文两个卖官者卖官受贿的犯罪事实进行剖析,期望给那些在位者以警示。  相似文献   

8.
周军 《检察风云》2006,(5):18-20
2006年1月24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受贿一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徐国健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记者多方调查显示,徐案与此前“反贪标兵”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韩建林被立案审查及江苏省交通厅原厅长章俊元案有直接关联。多方信息表明,数位厅局级以上高官落马后,中纪委及省纪委的清查仍在进行,江苏正掀起该省建国以来最大一轮反腐风暴。一2004年6月中旬,一条一句话新闻在“中国城市论坛”等网页上流传:中共江苏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12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韩桂芝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开庭审理查明,1993年至2003年期间,韩桂芝利用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等职务便利,为马德等人在职务晋升、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款物共计人民币702万余元,已构成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严重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  相似文献   

10.
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15日下午,江苏省委根据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会,通报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徐国健,原宿迁市委常委、市开发区工委书记曾鸿翔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并作深刻剖析。徐国健在担任盐城市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常委期间,先后收受贿赂460万元人民币、8000美元,接受礼金10万元。2004年11月,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徐国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以及其他涉嫌犯罪线索一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曾鸿翔在1992年至2004年春节前,先后利用担任泗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和宿迁市委常委、市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等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50万余元,收受他人礼金44万元。2004年9月,曾鸿翔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江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领导同志以及省直各单位负责同志和他们的配偶在南京主会场,全省13个省辖市、个县市106区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他们的配偶在各市、县(市、区)的分会场出席了大会。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会上作了《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的重要讲话,现刊发他的讲话要点,供广大读者参阅学习。  相似文献   

11.
石人 《法治与社会》2004,(11):20-22
交通窝案 江苏高官连环"双规" 2004年2月3日,中纪委办案人员突然来到江苏省交通厅对正准备召开会议的厅长章俊元实行了"双规".同一日,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锦被"双规".2月13日,江苏省某大型国有公司董事长李双成被"双规".5月14日,中纪委对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副局长韩建林实行"双规".6月4日,中纪委对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徐国健实行"双规".6月11日,江苏省另一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王某被"双规",王也涉嫌向徐巨额行贿.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5,(2):50-50
继黑龙江原省长田凤山和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案之后,不久前。黑龙江省又有5位副省级和一批地市、厅局级干部纷纷落马。引发黑龙江省“政坛地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从查处的一起起买官卖官案件来看,问题大多数都 出在动议环节。干部人选的推荐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 要环节,也是一个薄弱环节,长期缺乏具体制度加以规范。一般 情况下,党政一把手或领导班子中的其他重要成员首次提名的 人选,没有特殊理由和原因,在以后的程序中很难否决。少数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下,现在有的领导将提拔干部视为对干部的恩赐。奇怪的是,似乎被提拔者也很认同这种"恩赐",所以被提拔的干部必"有所表示"而心安。正是受"提拔是领导恩赐"这种错误思想误导,才酿成许多"买官卖官"的典型案件,让不少领导干部在干部升迁中迷失自我,在"恩赐"与被"恩赐"中行贿受贿,最终身陷囹圄。马德案、韩桂芝案、张改萍案、龙国华案,皆可为证。最近查处的广东省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系列腐败案,更是有力的佐证。恩赐,原指帝王给予大臣的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当前,之所以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误把提拔当恩赐。关键是某  相似文献   

15.
行贿受贿,都叫腐 败,但阅读贪官"事迹", 人们会发现,这二者是 一对孪生兄弟。贪官中, 没有一个是只行贿的, 也没有一个是只受贿 的,一般都是双管齐下, 二贿并举,哪只手也不让闲着,就是那 些只说了一个方面的,也必然存在另一 方面。比如黑龙江省绥化原市委书记马 德,受贿人民币520万元,却向原省政 协主席韩桂芝一次就行贿80万元,"作 为"之大,真称得上是"腐坛骄子"呢!  相似文献   

16.
法制信息     
警惕官场"圈子病"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的贪污受贿丑闻东窗事发后,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深感意外的是,一向低调谨慎的人怎么也会"出事"呢?徐国健案件所牵涉到的人比较少,仅是几个人的小圈子而已,既没有同一单位的同事,更没有省里的其他高官。一些社会学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腐败现象在减弱,而是腐败现象的异动:这些贪官是"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官场中的这种"圈子病"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值得人们警惕。在公共场合,甚至亲近的工作人员身边  相似文献   

17.
韩桂芝,一位昔日红极一时、风光无限的省部级女干部,因涉嫌受贿800万元,2005年5月中旬被移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  相似文献   

18.
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大的卖官案”——马德卖官索贿案近日在北京开庭,当庭审定原绥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德卖官收贿600多万元,加上其他方面以权谋私总计2000多万元。引人深思的是马德在庭审时的惊人之语:“现行用人机制不变,谁来当书记都会有同样结果”,并提议“从纪检系统派出一名干部到绥化当书记,让他放手干一年,只会比自己收得更多。”这便是马德的所谓“破坏性试验”。马德的“破坏性试验”之说固然有其欲减罪责的企图,不能成立,但从反面也印证了地方官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缺乏监督的弊端。近些年来,相当一部分市、县机械套用…  相似文献   

19.
卖官与卖身     
“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开审了。闻听此讯,令人拍手称快。提起卖官,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妓女卖身。因为,二者都以卖为手段,以获取利益为目的,都为后世所诟病。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卖官不叫卖官,而是鬻爵。卖官始于汉武帝时代,其时卖官鬻爵才合二为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卖官鬻爵就变了味,成为搜刮民膏的一种手段。卖官鬻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我国的历朝历代,使政治风气腐败,世风日下。史书上关于妓女比较早的记载是春秋时齐国的管仲“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  相似文献   

20.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日益规范,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在少数单位时有发生,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兆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陈兆丰1988年开始担任安徽省定远县委常委,之后又相继担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直至2003年。从1990年起,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存在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