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传承草原文化 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 ,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 ;打破条块分割 ,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 ;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 ,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 ;培育完善文化市场 ,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打破条块分割,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培育完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5,(9)
<正>核心观点:草原丝绸之路是在整个"丝绸之路"体系中形成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久、路程最远的人文通道,草原文化则是草原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绵亘万里的草原丝绸之路,作为欧亚草原人类迁徙流动的大通道和连接东西方的大陆桥,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它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之形成一个个性鲜明、形态多样、范围巨大的区系文化,并为其不断注入新的异质文化元素,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和活跃,将整个草原文化推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推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缩小了文化差异,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使草原文化走  相似文献   

4.
宝力格  盛明光  黄金 《实践》2005,(4):44-45
草原文化是游牧民族创造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广义上讲,草原文化是民族性、动态性、时代性、世界性的一种文化。在内蒙古这一特定的地区内, 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崇拜自然、生态型特征、包容性、传承性和开放性。今天,在我区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新的实践中,深入研究草原文化的主要特征,发扬民族文化的光荣传统,服务于我国和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7)
<正>一、草原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然的生态型文化"崇尚自然"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中居于统领地位。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其核心理念是该文化得以传承繁荣发展的核心灵魂,是一种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以草原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共同创造出了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草原文化。它包括草原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10)
<正>核心观点:"草原丝绸之路"是最早开启"中华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华丝绸之路"形成过程中占据着开拓者的角色。本文从草原文化的独特性展开分析,阐述了草原文化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形成与延伸,以及对"中华丝绸之路"形成和世界文化的突出贡献:前卫性的草原文化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独特的草原文化空间为最早向西开启"草原丝绸之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8,(12)
正改革开放40年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草原文化资源在开发和传播中的保护力度不足;伴随城镇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三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草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用于草原文化发展和保护的政府财政投入有限,而社会资本吸纳能力不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含量和艺术附加值不高;草原文化人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民族电影发展、草原文化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李莹  李娜 《实践》2015,(4):52-53
<正>城市不仅是集聚生产的最大场所,也是人类生活和消费的场所;不仅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内蒙古既是资源能源生产大区,也是消费大区,单位GDP碳排放偏高,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的碳排放也持续增长。因此,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低碳城市十分必要。草原文化是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0.
蔡欣欣 《实践》2014,(5):47-49
<正>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是由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各个民族经过不断的开拓、创造、积蓄、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核心理念的地域性文化,其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丰厚的文化积淀贯穿于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草原文化在草原儿女的血脉中发展传承,不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精神指引和前进动力,并成为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驱动。  相似文献   

11.
董道焱 《实践》2015,(3):51-53
<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研究草原文化,将进一步拓宽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也将草原文化在全局性、深刻性方面的研究更推进一步,为草原文化的研究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一、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草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包含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民族物质  相似文献   

12.
张冷习 《实践》2010,(10):52-52
<正>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北方草原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北方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他们随着气候、人口等的变化而迁移,也带动了草原文化及游牧文化的转移以及与农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草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一旦形成了文化,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人文概念,经济概念等的重合。在对草原文化的挖掘与梳理上,应该从大视角出发,从多重角度对草原文化进行解读,从而为草原文化的繁荣与当代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强区策略的推动下,我区连续十年举办了“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对草原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及探索草原文化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实效运用,都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下旬,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以“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为主题,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乌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她在充分肯定草原文化研究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在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指出: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需要和草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在草原文化创新发展中必须正确把握创新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着眼于文化前沿和时代发展,不能离开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空谈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搭建草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8)
<正>丰富的草原文化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北方草原是亚洲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代,北方草原先民就已经开始与西方交往;4000多年前,横跨欧亚大陆的北部草原地带还形成了绵延万里的细石器文化带……纵观历史,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独特的草原文化空间为最早向西开启草原丝绸之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汉武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8)
<正>草原文化的自信来自于草原游牧民族的独特实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草原民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北方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积极吸收了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得以形成、丰富和发展。其中独具特色的游牧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军事战略、规章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思想理论等就是草原文化的具体表现。草原文化的自信来自于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草原地区的各民族在保持游牧、狩猎文化  相似文献   

16.
李博 《实践》2014,(10):33-33
<正>随着《璀璨星空——新创草原歌曲演唱会》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为期一周的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落下帷幕。本届草原文化节从内容设置到具体筹措,更加突出草原文化全景展示,更加注重传递正能量传播草原声音,更加注重民族与地域文化的诠释,更加突出惠及全区各族群众,是一次文艺精品展示的文化盛会,一次扩大草原文化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一次践行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的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17.
李红梅 《实践》2015,(2):48-49
<正>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产业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至强区战略以来,内蒙古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草原文化为底蕴和特色的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此间,内蒙古广播要适应自治区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挥作用。一、坚定不移地以草原文化为根,全力打造中国的"草原之声"  相似文献   

18.
王志诚 《实践》2009,(8):47-49
内蒙古是一个民族文化大区."民族文化大区"之大,除了普通意义所指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特色突出"之外,还包括以下儿方面内容:一是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由众多世居民族共同创造;二是民族文化广泛的群众性、博大的包容性、全面的开发性和不断的进取性;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12)
<正>2015年6月,以"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蒙医药协会、内蒙古新闻广电局、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承办。内蒙古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蒙古"草原文化研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8)
<正>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弘扬草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节庆活动,自2004年开办以来,已举办了12届,走过了11年的历程。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秉承"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以"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在价值、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为使命,坚持精品展示与文化惠民并举的方针,为各族群众呈上了赏心悦目的草原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