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绥阳县旺草镇茅家铺村党支部及时研究脱贫攻坚问题,2018年3月以来,在轮战第一书记等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实地调研了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包括豪猪养殖项目、李子种植财政扶贫项目、食用菌种植财政扶贫项目、肉牛养殖财政扶贫项目,其中豪猪养殖、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已初见成效。同时,还走访了茅家铺村贫困户131户446人。茅家铺村目前建有绥阳县河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村公路组组通中仅剩的黄腊池、熊家岭  相似文献   

2.
正大方县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探索出"一社两业"巩固摘帽后脱贫攻坚新做法、新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良好态势。"一社"即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两业"即纵深推进产业革命和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实现群众稳定脱贫。聚焦合作社带强,提升发展原动力。统筹推进七权同确,量化股份20万户7.08亿元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贫资金项目95个4909万元,培养打造了凤山乡银川村、兴隆乡菱角村等一批示范点。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10)
正今年46岁的郭利文是凉城县六苏木镇厂圪洞村土生土长的人,20多年前,他只身一人到外乡创业,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干出了一番事业,成为家乡人羡慕的致富能人。富裕起来的他一直惦记着家乡的发展,回到了厂圪洞村,尽自己所能帮助村民排忧解难。2013年,他被推选为厂圪洞村党支部书记。厂圪洞村是地理位置偏远的革命老区,有村民274户581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  相似文献   

4.
正水城县通过"志智双扶",强化农民培训,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服务,激发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和脱贫志气。"不要钱、不要物,只要学到好技术。"这是水城县玉舍镇俄脚村种植养殖大户周训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周训军不仅自己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发展起了产业,还经常这样鼓励村里其他贫困户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农技培训。作为农业产业发展大县的水城,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组织大量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到乡村第  相似文献   

5.
自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以来,海安县委把加强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条“组织保障、产业引导、典型带动、发展惠民”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教育党员更有效,服务群众更直接,推动发展更有力的目标。坚持因社制宜,优化组织设置,构筑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台账,根据不同专业合作组织的党建类型和特点,通过单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建率。整合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形成的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党组织,在“一村一品”形成的产业链合作组织建立党组织,对人员分散、不易管理的合作组织,采取村党支部下设特色种、养殖党小组的形式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建立大公镇山羊协会、雅周镇草绳协会、周垛村朗德鹅业合作社党支部等40多个党组织。党组织依托专业合作组织这一平台,有效发挥了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党员和群众的作用,探索了一条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牢牢夯实了党在农业产业发展链上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正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杨林村位于宽甸县东部山区,近年来,杨林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63户19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实现整村摘帽,村党支部被授予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集体产业带民富。杨林村以"支部十基地十贫困户十企业"模式组建村集体发展蓝莓、养牛等6个脱贫产业合作社,建成以蓝莓为主的4个产业基地。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在基地打工的方式,在获得稳定的保底收益的同时,还能通过劳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在过惯了穷日子的偏远小村甘南县甘南镇欢喜村,村党支部书记高强带领党员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牢牢抓紧“党建+产业”这个抓手,筑巢引凤。  相似文献   

8.
<正>张北县按照"农村要脱贫,集体经济要破零"的工作思路,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紧紧抓住光伏扶贫的政策机遇,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发挥"火车头"作用作为重要抓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张北荒山荒坡较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理想基地。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张北县抢抓国家光伏扶贫机遇,结合贫困村的特点,选用村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以来,锦屏县加快发展中药材、果蔬、畜禽、水产养殖等多项富民产业,从单一农耕生产逐步向产业多元化、特色化、现代化转变,结出富民强县的累累硕果。为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锦屏县以"人有业、户有社、村有品"为目标,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重点发展中药材、油茶、果蔬、畜禽和水产5大产业,从根本上实现扶贫造血。如今的锦屏,产业发展正以昂首阔步之姿扛起脱贫攻坚大旗,跑出富民强县加速度。  相似文献   

10.
刘明 《先锋队》2013,(34):34-37
一个人均耕地仅1.7亩的农业村,一个农民年收入2000余元的贫困村,一个垃圾包围的"上访村",一个永济市排名末尾的落后村,一个运城市帮建升级的重点村,在新一届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产业突出、巷道整齐、环境优美、村风文明、人居和谐的永济市新农村建设明星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山西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村党支部坚持服务群众、服务产业、服务发展,使全村农民  相似文献   

11.
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车新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坐落在美丽的关山脚下。全村有443户、1583口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有党员53名。几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为主的脱贫致富之路。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实现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彻底"摘帽"。  相似文献   

12.
读编互动     
<正>我们在上一期的栏目中登载了“推动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后引起了化隆县民众的热烈反响。在拉面产业发展的驱动下,化隆县甘都镇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子,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因村因地制宜推进阿河滩、东三、东风、幸福、水车等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建设,着力将特色养殖产业打造成为助推甘都镇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8)
正赤峰市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科学编制扶贫开发规划,创新脱贫机制和工作模式,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统筹推进精准脱贫工作,脱贫责任、脱贫措施和脱贫资金落实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更加精准。全市确定了肉驴、肉牛、肉羊、生猪养殖,设施农业等14个扶贫主导产业。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确定扶贫项目。如翁旗、宁城县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各列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产业扶贫。完成692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民增收存在的信息不畅、技术缺乏、资金不足、项目难找的现状,彭州市委开展了"百村党支部助民致富"示范行动,引领农民增收致富,搭建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平台,逐步建立起了"村党支部服好务引上路,农民群众抓增收得实惠"的长效机制."百村党支部助民致富"示范行动在彭州大地引起强烈反响,被农民群众称为"亮点工程"和"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笔者作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8位第二轮省派第一书记工作组成员,被分配在莘县张鲁回族镇菜园村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在局党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托工作组党支部和各方支持,与村"两委"干部携手并肩,按期完成了驻村帮扶任务。菜园村实施的"抓实事定民心、抓项目带班子、抓产业谋脱贫"三步扶贫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6.
<正>在"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中,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积极探索推广"党支部+"发展模式,全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四位一体扶贫体系,初步形成了"支部推动、合作社联动、龙头带动、产业驱动、农户互动、结对共赢"的党建与脱贫互促双赢格局,进一步加快了"脱贫摘帽、全面小康"进程。解流转难题,千亩农田栽上"摇钱树"西顺井村属浅山丘陵区,传统农业效益低,160户村民在山里过着拮据的日子。村党支部认识到,西  相似文献   

17.
正施秉县持续深化产业革命,优化产业结构,抓实利益联结,努力增加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收入。"一分钱不用投就能享受分红当‘股东’,这么好的事我马上签。"8月10日,施秉县马溪乡的贫困户吴永富在《马溪乡2018年产业发展扶贫项目贫困户利益联结告知书》上,郑重签下名字。据悉,马溪乡已确定将2018年发展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产业的294.5万元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注入村集体公司或合作社,全年预计分红23.56万元以上,覆盖420户贫困户。7月24日,贵州全面发起2018年脱贫攻坚"夏秋  相似文献   

18.
正在脱贫攻坚中,全省各地村支"两委"通过合作社、村级公司等形式,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群众入股参与分红。同时,党员干部积极从产业选择、产业发展、产品销售等方面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努力提升产业发展效益,让产业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党员石刚勇就是其中一员。走进增冲村,一幢幢侗家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一个个鱼塘点缀其中,波光粼粼。"这是我们合作社开发的生态农业园项目,一共72亩,主要发展辣  相似文献   

19.
正为构建全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织体系,唐县探索出一条脱贫路子——将党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行业协会等产业链上,各党支部因地制宜下设多个党小组,引领产业发展。如今,全县525个党小组3000多名党员奋战在扶贫一线,带领村民早日脱贫。在唐县全胜庄村,党小组组长朱新忠、刘玉国、李红坤分别负责景区建设、餐饮住宿和种植养殖。依托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盘县在全县234个村组建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活力。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由挂帮联系的党员副县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党员主要领导、乡镇(街道)包村的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包村工作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下派到村的党员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党员村主任、党员合作社理事长或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