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明大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为要求,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其中,"明大事",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想干事",就是在各级干部中倡导凡事首先要想干,只有想干才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会干事",就是激励干部练就真本事、硬功夫,堪当大任、  相似文献   

2.
<正>在许多人看来,"作秀"是假动作,"做实"是真功夫;"作秀"让群众厌恶,"做实"让群众喜欢。事实上,无论是"作秀"还是"做实",干部们都做了事,只是前者没有用心、没做到家,于是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时下,各级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做了不少事,比如开展走访慰问、助农春耕、帮扶弱势群体等,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干部们看来,帮群众做了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群众应该感到满意;但在群众看来,干部们没干多久就走人,根本没起到多大  相似文献   

3.
正一些干部面对难题之所以手脚不灵、碌碌无为,成了工作"困难户",问题就出在思想滑坡、不敢担当上。当干部,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一个"干"字。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如果一事当前,先掰着手指数困难,而不是开动脑筋想法子,那么什么事也干不好、干不成。毛主席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治疗"畏难症",关键在于提振干部的精气神。一方面,要强化能力培训,通过实践锻炼、挂职历练等途径,让干部多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听到反映,少数干部私下坦言:"三年不动就有失落感。"为什么几年不提拔就有"失落感"?失落感从何而来呢?少数干部的失落感,大抵是从个人进退得失的斤斤计较中  相似文献   

5.
正沂南县双堠镇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案例,做到两个"真诚面对面",以案明纪,转换出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由"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与预警的新动能。两个"真诚面对面",一方面是"问题干部"真诚面向全体党员的深刻"自我画像"。在发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专题党组织生活会议上,"问题干部"不遮掩、不回避,见人见事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不断深入,个别干部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有的觉得要求严了,"当官太累",当官没有了"官味",干事也就失去了激情;也有的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当起了"太平官",不贪不占,啥活也不干了,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脸好看了,但事不办了"。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为官要有为,不能乱作为,但要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7.
正从严管理监督干部,重在经常;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贵在较真。要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确保干部想干能干积极干,愿干会干善于干。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落实省委制定的"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必须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上积极探索,狠下功夫,持续发力,确保干部想干能干积极干,愿干会干善于干。坚持实绩公开,解决"不实干"的问题。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公开。福泉市在不断总结干  相似文献   

8.
一、昔日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如今在少数农村产生了裂缝。其主要原因: 一是家族干部的出现。目前,少数农村选拔干部,不考虑“德才兼备”和“四化”标准,而是谁家弟兄多,谁家势力大,谁家当干部。他们说什么“亲不亲一个姓,远不远一个坟”。这样,干部成了少数人的干部,他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只顾少数人的好处,这是干属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二是少数干部以权谋私。有些人一当干部,就把集  相似文献   

9.
要将"断崖式降级"执行标准面向社会公开,让民众知道为什么要降三级或降四级。与此同时,保障官员的申诉权,让他们免于因不公开因素导致的不合理对待。如此,"断崖式降级"就会更具权威性。"断崖式降级"不会是短期行为3月22日,中央纪委网站刊文称,有干部不把违纪当回事;纪检干部"发现违纪就要及时处理,该处分的予以处分,该降级的予以降级,这应成为纪律检查工作的重头,而立案审查、移交司法则应是少数"。  相似文献   

10.
<正>2月3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指出当前武汉市一些单位和一些干部中还存在服务不到位、进取不积极、工作不落实、担当不主动的问题,并犀利地称之为"新衙门作风",要求必须彻底根除。脸热心冷的"新衙门作风"具有隐蔽性,危害不容小觑。在当前的政治新生态下,一些干部怕多做多错就缩起了头,"不贪不占也不干",只  相似文献   

11.
<正>"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李克强总理在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近年来,我党对反腐肃贪工作常抓不懈,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随之"为官不为"现象也开始滋生。有的干部不吃请了,不跑不送了,工作也不干了;有的干部存在"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心理,乐于当"太平官""逍遥官";有的干部虽然工作态度好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借口规章制度,推诿扯皮,慢作为甚至不作为。此种干部已成为  相似文献   

12.
<正>狠刹"四风"起到了正风肃纪、固本清源的效果。然而,一些干部面对"新常态"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或是感叹"为官不易",或是抱怨"官不聊生"。有的甚至以"多干多错"为借口玩起"大撒把",以"束手束脚"为理由赌气"撂挑子",不敢担当、不肯负责、不愿碰硬等"为官不为"现象有所抬头,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亟需治理。一、"为官不为"现象的症状表现"为官不为"是个老问题。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少数干部又给"为官不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3,(18):57
妥善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将多数人的评价与少数人的意见相结合。干部的德怎么样,"大多数人"的评价最为客观。但另一方面,干部德的"庐山真面目",往往只有在长期工作中与其密切接触的少数知情人才真正清楚,这时候就需要考虑"知情度"的不同,听取少数知情人的意见。妥善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将重大时刻表现与平时小的细节相结合。要全面考准干部的德,除了从平时的细节之处着手,还要看其在重大时刻、  相似文献   

14.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如何把人才选准、用好,历来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干部任前公示制"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任前公示"好在任前,贵在公示.它将党管干部原则和走群众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和选人用人中的"暗箱操作",加快了干部工作的公开化、民主化进程;对于那些缺乏群众观点、只知道密切联系领导的干部也是一种教育和提醒.基于此,"公示制"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认可.但不能否认,"任前公示"在有些地方变了味、走了调,成了摆设.一些有问题的人,一些公示期间反映不良的干部,照样能够提拔升迁.这样,不仅损害了"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也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干部记"民情日记"已是很普遍的事儿,群众记"干情日记"却是一件新鲜事.在巴中市巴州区柳林镇,"民情""干情"两本日记一起记,干部群众心连心.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到干部抱怨,"遇到这些‘刁民’,工作真难开展";时常耳闻群众嘲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实,真正的"刁民"是很少见的,很多时候是因为干部对农村生活不熟悉,对百姓"苦楚"不了解,进而对群众产生误解;当然,真正"不作为"的干部也是不多的,很多时候是由于群众对机关制度不了  相似文献   

17.
政坛好声音     
正"对于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来说,应当懂得,鞠躬尽瘁干事业、争着抢着拼奉献、敢闯敢试去开拓是为官者的尊严和价值所在。干部不干事,做官不担当,和做泥菩萨有何区别?"——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怎么这么不小心?"干了半天活,却因为小失误落埋怨、受责备,有人把它归结为"洗碗效应"。当前,"洗碗效应"成为一些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内心的真实写照。对此,《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要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就要坦然面对毁誉得失。  相似文献   

18.
真干与假干     
现在我们强调“真抓实干”,要求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就是要干部务实重干,说真话、真干事、出实绩。但也还有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少数干部存在“假干”现象:遇事“难得糊涂”,把对付和糊弄当成工作要诀,拉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捞政治资本、粉饰太平;热衷于搞小圈子、党同伐异,谋划工作没有长远眼光和可持续性,只求眼下热闹光鲜,哪管以后洪水滔天。  相似文献   

19.
正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乱作为之风大为收敛。在这种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大环境下,党风政风为之焕然一新。但也不能不看到,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为官"怕出错、怕问责、绕道走、耽误事"的庸官懒吏现象却有所抬头,有的地方只注重严管干部,不注重调动积极性,一些干部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有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干部队伍中"关键的少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少数"是关键。只有"关键少数"以身作则,带头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的表率作用,方能形成群情振奋、上下齐动的大气场,产生争先恐后解民忧、扎扎实实干事业的"场效应"。主要领导带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每一项重要工作和活动,都强调主要领导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