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涂晓芳 《求实》2003,1(1):50-52
政府利益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要有效地控制政府利益 ,使之处于良性的水平之上 ,就要对政府利益形成的原因作出分析。在我国 ,政府机构利益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传统文化和制度惯性的影响、利益密度不均衡、传统的“单轨政治”在改革以后发生了断裂以及制衡机制的低效等各种因素为政府机构利益的膨胀提供了条件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公共政策与社会公平正义紧密联系,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国家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居于主导地位,政府存在的自身利益或部门利益会对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产生负面影响,了解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保证公共政策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体现,是我国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要求,是我国政府治国从政的新准则,是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新目标.法治政府应当是诚实守信的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政府,是责任明确的政府,是权力有限的政府.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法治与市场中的理论内涵与职能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法治与市场的研究视阈中,深入探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内涵与职能定位已经成为深化政府改革的基本前提.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在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公共服务为主导,推动市场经济的完善,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绩效的全新政府范型.公共服务型政府必然是民主、有限、绩效、责任、正义、法治的政府.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内在需求.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结构应该是以公共服务为主导,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为重心,同时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政府利益是指政府机构中存在的一些非社会公共性的或非国家整体性的利益,文章分析了转型时期政府利益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并对政府利益的边界从市场、企业、社会三个方面进行界定,提出了政府利益还原的制度性框架。  相似文献   

6.
利益协调,是指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对社会或自身所存在的不协调的利益结构或状况给予协调、平衡的行为和过程.利益是一切人们所追逐的终极目的,在合理社会规则范围内,人们经过自身拼搏追逐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7.
陈伟 《理论学刊》2012,(9):92-96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内涵界定与受贿罪的成立具有密切关联,正确的理论界定对司法实践的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收受他人财物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他人并不完全一致,该要件的正确理解以受贿人以外的主体为限,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体。利益包括正当或非正当性利益、实体性利益与程序性利益、实然性利益与预期性利益。但是,未违反职务性要求的行为不应当被纳入到利益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在农民利益表达运行的现实逻辑中,政府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扮演起主导性的角色,这是维护农民公民权、促进社会平等和公正诉求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在农民利益表达权利保障、为农民提供利益表达方式和建立利益表达渠道、程序以及利益协调与利益整合诸方面存在缺位问题。为切实履行责任,政府必须转变理念、建立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的权利保障体系、农民利益表达与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农民利益表达的法律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勇 《唯实》2010,(10):61-64
法治政府应是一种状态,其职权要由法律规定;法治政府还应是一种行为模式,政府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其行为必须合法,非经法律授权,不可具有并行使某项职权。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法治政府具有独特的经济作用,它可以提供有效的经济制度,并有效地执行这些制度;它可以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政府利益是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偏离了公共利益的非常态利益。政府利益是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只要公共政策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利益对公共利益的侵蚀就是一种永远的威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政府利益最直接的原因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机制缺陷,为政府利益的介入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加强政府与非政府利益主体的合作,着力促进自愿型合作的实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利益集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0年来中国有三个新兴利益集团迅速发展,即民间资本、部门垄断资本、国际资本。但弱势群体没有形成利益集团,强势集团之间没有公开的制衡机制。因此中国的社会分化与利益集团问题不能再回避,必须认真研究与解决,包括扶助弱势群体与规范强势利益集团两个方面。这本身就是一个强化中央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过程,对于中国改革有关键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府官员总是处于“利益之网”的包围中,网中的公共利益、政府利益和个人利益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共同构成其行为之基础。公众期望通过政府管理实现公共利益,也就是期望政府官员将公共利益置于第一位,但政府官员的天然利益取向与公众期望的利益取向恰好相反,这就需要对利益取向进行矫正,现代法治主义精神和公共职业伦理精神是在矫正过程中两个必备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创新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启示在于:政府改革创新必须依据本国国情,国家利益为重;必须遵循渐进原则,综合利益平衡;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倡导公利压倒私利;必须高度关注民生,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5.
基层政权研究的学理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关于基层政权性质的讨论有三个问题凸显出来,一是对国家政权建设框架的理解,也就是基层政权的参照系问题;二是对基层政权的有效性的看法,即坐标系问题;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基层政权的权力实践,即非正式治理技术问题。一方面,对基层政权性质和权力行使方式的探讨不能脱离时代任务和战略目标,不管多么现代多么规范的基层政权,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进程去讨论基层政权的性质;另一方面,有效性并不能取代我们对基层政权性质的探讨,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研究基层政权的规则和权力关系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也是当前非常缺乏的,是今后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隆辉 《学习论坛》2006,(11):47-50
公民参与是地方政府实现良好治理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行政民主化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两方面的内在要求。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地方治理理论则为深化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7.
政府会计成本是政府(广义政府)为提供公共商品和服务而在执行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所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能用货币(现实货币或理论货币)测量的价值耗费。通过建立政府财务会计可以使原来未计入成本范围的内容如预算外支出、制度外支出等显性化并加以计量;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对所有应该计量的成本内容在合理的时点进行确认并核算使其最符合成本的本质含义;使用作业成本法能对各项应该计量或已确认的成本内容进行合理的配比、分摊、核算,最后得出政府总成本特别是每一项目、每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精确成本并知晓成本、费用分摊的具体过程,从而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任对政治系统的秩序维持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性的政府应选择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政治互动关系。就政府信任的产生而言,政府信任高低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就政府信任的效果而言,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功效。理性的政府要有意识地使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回忆"起国家的民族精神或对政治制度中的基本原则的崇敬之情,巩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要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亲和力和接近感,实现有机的"社会团结";要尽力以较低行政成本取得较高政治生产力,提升政府政治声誉,提高政府施政绩效。  相似文献   

19.
卡尔·马克思与拉尔夫·达仁道夫都是集团冲突理论研究的重要人物 ,对于他们的集团冲突理论许多学者分别进行了研究探讨 ,但是从两者集团冲突理论相关性角度进行研究的还很鲜见。本文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框架下 ,结合其它学者的相关论述 ,对集团冲突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