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领导人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后,制定了"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方针,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实践过程中的失误,原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指导思想却走上了"多"与"快"的极端。本文就此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仇和现象"为理论分析对象,从传统行政伦理和现代公共行政伦理及公共行政伦理中的人治与法制视角来深度解剖"仇和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本文认为"仇和现象"反映出了当前我国政府改革正步入深水区,它对未来我国政府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并且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政策执行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进行政策执行分析,也要考虑到政策制定的相关要因素的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执行是政策过程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又是极为复杂的,都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中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相关的作用要素进行分析是对于我们认识公共决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崇拜明星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屡见不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即人类崇拜神到崇拜人的一种转变。也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创造了"明星",成为自给自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第二部分是分析此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的原因是"生产者"即商家抓住人们心理不断产出"受欢迎"的"商品"即明星不断满足人类追求以及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校学生干部中普遍出现的"告退现象"入手,从个性特点、角色特点、组织结构特点、组织过程特点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此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所谓"政权扩张的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无法转化为更高形态的现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权内卷化往往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陷阱".本文认为,从"文化权力网络"的逻辑出发,关键在于给予民众民主权刺,通过民主,至少是部分的民主自治来解决地方政权经纪化的问题.但对于绝大部分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在完成国家民主化转型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往往要作出艰难的权衡,如何迈出这一步,不仅对学者是一种考验,同样也考验着执政者.  相似文献   

7.
"加强内部监督,规范执法办案行为"是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多年来抓队伍建设一贯奉行的准则,尤其对自侦部门的监督更是该院多年来工作的重点.十余年来,该院办理自侦案件百余起.从未出现人员违规、违法现象,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正当理由涉检上访事例.关键因素何在?回顾以往,可归结为该院始终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为宗旨,摸清不同时期在办理不同案件过程中,易诱发触及舞弊问题的症结,坚持以"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搭建公正执法和阳光办案工作平台,建立健全依法行权和用权问责长效机制,堵源截流消除执法办案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相似文献   

8.
现在社会发展中造成的环境问题,破坏了大气环境层中的成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带来的全球变暧现象,近年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主题.年初,英国泰晤士河上一尊进退两难的"北极熊"雕塑,独具匠心地唤醒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省思.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法律或国家政策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有着严格的限制,但随着市场和社会的发展,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的现象越来越多见,暴露出制度本身及其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漏洞与矛盾、宅基地使用权的构成不明确、小产权房现象凸显、误将"宅基地置换"视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学理上的争议、市场机制对城乡二元体制的冲击、宅基地使用权的本质属性与过多的行政管制发生冲突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跑官"     
时下新词很多,隔不久便冒出一个"系列"。 "跑官"一词属于一个小的"系列"。相应的就有了"亮话儿"与"潜颂"二词。又"跑官"一词,指的是一种现象。 "跑官"也就是四处托朋友,找关系,探后门儿,傍权势,为自己当官走捷径的勾当。不知它是老百姓对此现象的形容,还是某些人自身的经验总结?总之已成了人们都懂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11.
网络影视中的"滑稽模仿"行为,又被称为"恶搞".我国研究"恶搞"与著作权侵权的关系,源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案纠纷.<馒头>所代表的"滑稽模仿"现象时下已愈来愈烈,甚至于"无所不能搞",但我国目前仍然没有相关法律明确涵盖此现象,对于其是否侵犯著作权,观点不一.从实践角度看,"滑稽模仿"和"恶搞"二者长期被混合使用,已为同一含义.从侵权行为法角度并结合著作权理论,对"滑稽模仿"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和认定侵权行为标准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不道"罪是"十恶"之一,在中国传统法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道"罪的流变过程分为发展期(时间段处于隋朝之前)和成熟期(时间段在隋朝之后)两个阶段.在发展期之中,以汉代作为分界线,首先通过对比汉律和唐律的"不道"罪之内容,说明"不道"罪从汉代至隋唐代是沿着由繁到简的路线发展的;其次通过考察"不道"与"道"之关系,说明"不道"罪的起源与宗教现象有密切联系,并且,说明汉代之前的"不道"罪涵盖着广泛的内容,其发展规律也是从整体向局部过渡的.  相似文献   

13.
犯罪化原则与我国的"严打"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伟  谢锡美 《法律科学》2003,1(1):38-43
由于"严打"政策本身蕴含着强烈的犯罪化观念及其行动,因此,在"严打"政策法治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犯罪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的关系.尤其要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合理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原则和刑法最后手段性原则,以免"严打"活动脱离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在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实践中,非政府组织以法庭之友的身份向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提供书面陈述的现象屡见不鲜,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其态度经历了逐步开放的过程。结合实践,笔者以非政府组织为例阐述了"法庭之友"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合理依据和实践支持,进而分析法庭之友的应有定位。  相似文献   

15.
"民工荒"现象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特别需要在法学视野下对"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利益为理论基点,在对"民工荒"现象有所诠释的基础上剖析了"民工荒"现象出现的成因,并构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厌讼"现象的产生,是乡土社会的本质所引起的,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代法律移植下"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文中认为国家可以在立法上吸收民间法思想并保留民间法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治空间。  相似文献   

17.
"灋"字的形成代表了先人对文字形成时期有关法现象的朴素认识,探究"灋"字的起源与古老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法文化有意义的一个切入点.古文字在战国至西汉中期在形体上发生演变,而古"灋"字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演变成"法",在目前出土可见到的实物材料中所见法字,可以为我们大致展示出这个演变的过程.从"灋"到"法"的变化,一方面是古文字演变大趋势使然;另一方面又是因为同时期与法律相关的社会基础情况与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使法字所表示的字义相应变化,从而成为推动在日常使用范围中今"法"到逐渐取代古"灋"的强大内因.所以,古"灋"到今"法"之变化,是继考察"灋"字字源后,研究中国传统法文化在秦汉之际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潜规则"这一社会现象,并就"潜规则"对法律所带来的挑战和启示以及如何去完善法律从而科学合理的规制"潜规则"现象做了相关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民事领域所注重的意思表达是否也体现于在刑事案件中,通过从当事人之间到社会大环境下,从微观视角到宏观的考量,不难发现在刑事案件中也有类似于民事领域的"合意"现象,或者说"协商"精神。纵然学者对"协商"褒贬不一,但这更体现出了我国司法在改革中的进步和尝试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人肉搜索"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引擎是互联网兴起的以搜索人为主的方式,它体现民众追求社会公正和道德的正义力量,但搜索过程中的侵权行为与群体暴力也破坏着社会生活。本文力求通过对人肉搜索传播模式、特点的解读,探讨引导和规制其过激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